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量”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8-05

      制定低碳引领行动方案,组织开展碳排放量统计,进一步研究完善节能降碳政策制度。开展绿色低碳试点,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和管理模式。二是绿色改造引领行动。...规划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首次提出碳排放约束性量化指标,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1134万吨以内;以2020年能源、水资源消费以及碳排放为基数,2025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人均综合能耗下降

      来源:中新网2021-08-05

      “本月用电碳排放量274kg,相当于15棵树一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爬1257层楼或骑行81小时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8月2日,家住南宁市青秀区的徐女士通过“爱广西”app中“电亮八桂”平台,接收到一张

      来源:中研顾问2021-08-05

      基于前期碳排放量的现状和预测数据,结合当地产业基础和发展重点,对各工业、消费等行业进行数据比较,找准重点行业,选择试点企业,制定行业试点减排方案。二是在电力行业,大幅提高非石化发电量占比。...一是科学评估和预测碳排放现状。评估区域能源供需和消费现状,各分部门能耗发展和碳排放特点;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预测年度碳排放总量和各部门分解量,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氢燃料电池汽车跟电动车 哪个更能碳减排?

      来源:香橙会研究院2021-08-05

      从表中可以看到,依据氢气制取方式不同,碳排放量从低到高为:1.可再生能源制氢;2.天然气制氢;3.焦炉煤气副产氢;4.煤制氢;5.混合电制氢。...表1.不同路径的等效碳排放量2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综合比较目前,中汽研关于乘用车碳排放分析比较的车型只包括了汽油车、柴油车、常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但没有包括燃料电池汽车,而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是寄予厚望的减排主力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5

      1760万吨,16个行业中有14个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截至目前,北京试点碳市场覆盖发电、石化、水泥、热力、其他工业、交通、服务业以及航空等八大行业,共有碳排放量超过5000吨/年以上的859家重点碳排放单位纳入。

      来源:中国日报2021-08-05

      截至8月2日,鄱阳湖换流站已安全稳定运行38天,累计输送29.87亿千瓦时清洁水电至赣鄱大地,替代原煤13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1万吨,助推江西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5

      刘科还称,提高能效能够显著降低工业流程排放,是目前成本最低、最应优先推广的减碳手段,但实际效果却受到制约。“过去20年,我国整体能效明显提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不降反升。这是为何?...刘科表示,我国每年约排放103亿吨二氧化碳,人均排放7.4吨。以一个三口之家来算,年均排放量约22亿吨。“现有减排手段或多或少有所贡献,但面对海量排放,单一手段均存在一定局限。”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2021-08-05

      巢清尘分析,如果实现2℃温升目标,2030年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10年减少约25%,2070年左右全球达到近零排放。...2015年,《巴黎协定》将“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作为其目标之一,并提出了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并尽早实现碳达峰目标

      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 加油站何去何从

      来源:能链研究院2021-08-05

      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数据显示,从碳排放来源看,中国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领域(包括能源供给及能源消耗),2020年,能源领域的碳排放量占中国排放总量77%;工业过程碳排放量占14%;农业及废弃物碳排放占比合计不到

      中国焦点面对面:全球最大碳市场诞生 中国能再做国际“卖碳翁”吗?

      来源:中新社2021-08-05

      在中国,碳排放主要来自两个行业,电力和工业。未来碳市场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展到如:钢铁、建材、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行业,最终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会超过70亿吨,占到全国碳排放量的70%以上。

      来源: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2021-08-04

      本项目装机容量为0.56兆瓦,在遵循技术创新、经济环保、安全高效、科学实用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下,采用固定倾角,在3栋建筑物屋顶上共安装1040块单晶硅光伏组件,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86

      来源:新华社2021-08-04

      林郑月娥表示,通过大幅减少燃煤发电,香港的碳排放量已在2014年达峰,而2019年的碳强度已较2005基准年下降了约35%。“我们对在2030年达到原来的目标充满信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3日表示,对香港达到2030年削减碳排放目标充满信心。特区政府今年年底前将公布新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定下更进取的减碳策略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来源:新华网2021-08-04

      林郑月娥表示,通过大幅减少燃煤发电,香港的碳排放量已在2014年达峰,而2019年的碳强度已较2005基准年下降了约35%。“我们对在2030年达到原来的目标充满信心。”...新华社香港8月3日电(记者查文晔)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3日表示,对香港达到2030年削减碳排放目标充满信心。

      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2021-08-04

      5、低碳供热和制冷供热和制冷占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40%,住宅、商业和工业环境中的低碳供热和制冷技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部署进展缓慢。...数字技术部门的用电量和碳足迹,包括隐含排放量,应与其收益成正比。在数据标准、质量和监管方面加强全球协调将能够实现可靠地收集、共享和使用相关数据,从而更好地量化温室气体排放,并支持减少排放的应用。

      来源:新华社2021-08-04

      林郑月娥表示,通过大幅减少燃煤发电,香港的碳排放量已在2014年达峰,而2019年的碳强度已较2005基准年下降了约35%。“我们对在2030年达到原来的目标充满信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3日表示,对香港达到2030年削减碳排放目标充满信心。特区政府今年年底前将公布新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定下更进取的减碳策略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8-04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将面临碳排放量大、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碳达峰到碳中和缓冲时间短等诸多挑战。...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达102亿吨,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其中煤炭贡献的占比达70%以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制造端是主要排放源根据伍德麦肯兹发布的数据,在风电场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主要来自于上游制造端,钢、铝和铜等金属原材料的开采,风机制造环节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占风电碳排放量的86%左右。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中国碳中和重点行业分析(交通运输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8-04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达到11.4亿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9%。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来源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四部分,其中公路运输碳排放占比77%,是排放量最高的运输方式。

      来源:FX1682021-08-04

      新规定主要侧重于利用碳捕获和去除来解决工业排放,而不是电力部门的排放。拜登政府特别鼓励对水泥和钢铁等行业进行碳捕捉,这些行业很难通电和脱碳。(仅水泥一项就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短期内湖北完成减排任务主要还得靠试点碳市场,湖北目前纳入试点碳市场的行业有16个,涵盖了国家的8个行业,企业总数接近400家,覆盖了全省45%—50%的碳排放量。...而碳市场政策的实施,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脱钩,同时使得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有效地推动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