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源网荷储 一体化”相关结果4931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16-09-26

      最近,由中国电力科学技术研究牵头研制的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在线分析系统成果完成,该成果支持一省多地调控数据一体化协调管理,提供了可动态扩展、开放、共享的开发、运行和测试环境,实现了软硬件资源的动态回收复用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16-09-07

      能源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未来5年增长率将维持18.5%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虽然美国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上推行多年,但美国东南部和广大西部地区仍采用发输配售垄断一体化方式运营。从用电量方面看,全美约60%的电量通过市场机制竞争形成,其余40%仍垄断运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8-24

      综合智慧能源是指,以功能区为单元,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单独设计、单独运行的传统模式,提供区域综合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源网荷储用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的生产协同、管廊协同

      来源:中国发电2016-03-11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要从依靠电量提升、电价提高的单极式增长向服务客户、生产服务营销一体化的多极式增长转变。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更加注重传统火电与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协同、客户共享、交叉营销和信息平台建设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客户要求去挖掘、延伸业务和提供服务,实现电源与电网、电网与用户、电源与用户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实现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6-01-05

      能源供给企业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广域电力网络互联技术、多能源融合与储能技术、能源路由器技术等能源互联网技术,通过能源和信息交互平台,实现能源供应、输送、消费一体化协同以及不同类型一次能源之间的协调优化控制...统筹考虑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供应网络的规划、建设、改造和技术升级,实现各类用能网络的无缝对接以及其在运行控制和管理维护上的高度智能化管理,达到各类能源网络整合、能源综合利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实现整个能源利用体系的横向多能互补和纵向源网荷储协调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6-01-05

      能源供给企业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广域电力网络互联技术、多能源融合与储能技术、能源路由器技术等能源互联网技术,通过能源和信息交互平台,实现能源供应、输送、消费一体化协同以及不同类型一次能源之间的协调优化控制...统筹考虑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供应网络的规划、建设、改造和技术升级,实现各类用能网络的无缝对接以及其在运行控制和管理维护上的高度智能化管理,达到各类能源网络整合、能源综合利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实现整个能源利用体系的横向多能互补和纵向源网荷储协调

      来源:深度能源观察2015-08-10

      最后,强调横向多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多元协同控制。无论是新能源电力系统还是能源互联网都强调能源供应、输送、消费一体化协同以及不同类型一次能源之间的协调优化控制。

      来源:深度能源观察2015-08-10

      最后,强调横向多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多元协同控制。无论是新能源电力系统还是能源互联网都强调能源供应、输送、消费一体化协同以及不同类型一次能源之间的协调优化控制。

      来源:财新-无所不能2014-12-29

      我个人认为,要实施综合资源规划模式,要实施源网荷储协调规划和运行的体制机制政策和智能电网技术。总之,对于中国电力而言,要宏观上强化一体化规划,微观上尽可能引入市场机制和有效监管。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4-10-16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区域多能源体理念及源网荷储协调模式与技术,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将电网企业逐步定位成为公用事业型企业,行使电力系统整体规划职能,并且由电网企业实施综合资源规划模式。...第二,区域多能源体是优化我国能源总体布局、促进能源开发利用一体化的突破口。第三,区域多能源体是实现能源供需全国性平衡、能源运输体系有机协调的关键切入点。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9-26

      区域多能源体是指一定区域内由能源供应主体、能源传输主体和能源消费主体构成的,各类能源资源多维协同、多方互动的一体化能源供用实体,是如上所述的电源、电网、负荷整体协调、相互配合的具体实现途径。...我们认为,区域多能源体的理念和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模式与技术是我国由传统电力系统向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型的两个关键。二、区域多能源体理念及其作用1.区域多能源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