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芯技术”相关结果5893
      2017年中国锂电材料市场概况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8-28

      电芯厂商使用上游电芯材料厂商提供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生产出不同规格、不同容量的锂离子电芯产品;模组厂商根据下游客户产品的不同性能、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锂离子电芯、不同的电源管理系统方案、不同的精密结构件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8-27

      技术路线方面,孚能科技的单体电芯能量密度领先世界20%-30%,成组后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高出竞争对手近50%,而公司从2014年底就开始大规模量产220wh/kg的三元动力电池,2017年年底将推出240wh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8-25

      所以我认为安全性是要从设计做起,安全性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电芯设计的安全性,然后是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最后是适用与维护的安全性。...2017国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峰会于8月25日召开,本次峰会将以供需协同与技术升级为主题,围绕技术开发与性能优化、整车配套与选型需求、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三大领域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入探讨

      来源:高工锂电2017-08-25

      由于核心材料技术尚未突破,国内电池未来升级也暂定为ncm811和nca体系;同时,由于预镀镍钢壳材料核心技术被日本企业掌控,在电芯壳体上,国内多数企业只能选用后镀镍壳体材料。

      【干货】动力电池深度报告

      来源:兴业电新2017-08-25

      2.3、政策目标:中国计划2020年电池成本降至1元/wh结合各国颁布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来看,到2020年将实现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与成本大幅下降。...三重途径全面降成本:改进工艺,降低材料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与提升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他:梯次利用与模块化设计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双重途径提升比能量:物理方法:采用大容量电芯&提升pack成组效率化学方法:应用高镍正极材料与硅碳负极回顾过去十年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8-24

      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亿wh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其中70亿wh电芯及30亿wh动力电池系统。宁德时代2017年产能预计达75亿wh,规划到 2020 年产能将达到 500亿wh。...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动力电池蓝皮书》数据显示,孚能科技2016年新能源汽车配套量为2.48亿wh,国轩高科配套量为16.41亿wh,宁德时代配套量为64.83亿wh。

      来源:石墨邦2017-08-24

      电芯层面而言,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一方面受到正极、电解液、负极电极材料搭配体系本征传输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极片工艺和电芯结构设计也对倍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电动自行车,目前充电难、充电时间长等技术性问题仍然是限制其推广和发展的拦路虎,充电设施不能充分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核心问题转战了到快充技术,因而快充便成了很多厂家市场推广的亮点。

      来源:盖世汽车网2017-08-23

      如日本政府提出,2020年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将达到250wh/kg,2030年达到500wh/kg;美国先进电池联合会(usabc)提出将2020年电芯能量密度由原来的220wh/kg提高至350wh

      2016年锂电池生产设备需求已超145亿元  国产占比80%

      来源:锂电商圈2017-08-23

      各类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可统一分为极片制作、电芯组装、电芯激活检测和电池封装四个工序段,日本和韩国的锂电设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对于国内研发起步早,设备精度高、自动化程度较高、性能优越、技术更加成熟,价格也相对价高

      这三家储能公司为什么会被美国电网看中

      来源:能见Eknower2017-08-23

      美国阿利索峡谷著名的天然气大泄露事件,就曾使得人们在能源供给可靠性的隐忧中选择了新的电池储能技术。有三家公司提供了此次招标中的主要储能设施。...(图为特斯拉powerpack产品可提供的储能时间)与用在特斯拉电动汽车上的电池系统相同,所有的电池组件除了电芯部分,其它的都是由特斯拉从头设计。

      锂电行业隔膜企业扩产生存之战 湿法快者为王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8-22

      目前,干法隔膜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自身的技术体系,进口替代基本完成,主流干法电芯厂均采用国产隔膜。但在湿法隔膜领域,国内隔膜企业受限于工艺、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产品水平还较低,生产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8-18

      model3在电池技术上有创新,正如2017年初特斯拉与松下联合宣布的那样:新型21700电芯由两家联合研发并开始量产,是目前可量产的圆柱电芯中能量密度最高且成本最低的产品。

      来源:爱范儿2017-08-16

      不过特斯拉gigafactory短期内对外供货的概率不高、电动汽车、powerwall等自有产品已经有不小的电池需求,所以northvolt当下只要专注自己,把电池性能和生产技术的研发做好,待到新工厂建成之日全力投产

      NCA材料产业化及生产<mark>技术</mark>发展现状

      来源:锂电派2017-08-15

      正极材料是动力锂电的核心关键材料,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高低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息息相关,而且其成本约占锂电池电芯成本的1/3,所以开发出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低成本的正极材料对动力锂电、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商用至关重要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8-15

      首先,从技术路线角度来看,积极推进全固态动力电池的研发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三元锂电池路线仍是未来几年主流乘用车商业化应用的优选,其优势在于极限比能量密度相对高,单体可达350wh/kg,磷酸铁锂、锰酸锂与钛酸锂技术路线均难以达到要求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8-11

      目前,catl在磷酸铁锂上可以做到单体能量密度120wh/kg,电池包达100wh/kg,三元电池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可实现250wh/kg。国轩高科:中国动力电池第一梯队企业,正极材料以磷酸铁锂为主。...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主要应用于储能和大巴,宁德时代2015年开始全面转向三元材料,为宝马、吉利等企业的乘用车提供三元电池组。

      来源:高工锂电2017-08-11

      宁德时代立足于电芯,构建了以电芯为核心的产业链优势。先在电芯技术上建筑深厚壁垒,然后向电芯的上下游渗透,上游延伸至材料和设备,下游延伸至bms和整车。

      来源:forbes2017-08-10

      将近40年后,94岁的德州大学教授约翰obo古迪纳夫大大改进了原设计,开发出第一个全固态电芯。也就是说充电电池可以持续使用更长时间,更方便,不易燃。...电池的能量密度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事实上,这些新电芯的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3倍,最终如果汽车安装新电池,司机可以驾驶汽车开更远的距离。什么时候新电池投放市场?

      来源:高工锂电2017-08-09

      aesc在华建厂计划国产化据了解,日产电池业务贯穿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从电池研发、电芯生产、模组/电池包组装到电池管理系统bms。...业内人士认为,尽管aesc在软包锰酸锂电池上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并不容易,在技术路线,能量密度、制造成本、原材料供应、客户基础等方面与本土电池企业相比都不具备明显优势。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8-08

      4全球锂离子电池铝塑膜企业在软包锂电池中铝塑膜起到关键的作用,一般占到电芯成本的15-20%左右。然而国内由于技术的不足,铝塑膜市场占比非常少,占比不足5%。...为何铝塑膜的制造技术难以突破,总体来说主要是材料、设备、工艺方面存在不足,其技术难度主要在于工艺的控制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