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产业研究”相关结果约11000+
      上海徐汇:新建并网分布式光伏补贴1000元/千瓦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2022-03-08

      第二条(扶持内容)(一)鼓励产业节能减排降碳1.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及产品应用项目,并实现明显的节能减排降碳效果的,按项目实现的年节能量给予每吨标准煤1200元的扶持,或按项目投资额中用于实现节能减排降碳功能部分给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发改规范〔2021〕5号)等文件精神,加大对本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力度,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建筑节能、低碳发展等各项节能减排降碳工作,结合本区实际,研究制定本办法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03-08

      中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的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根据区位和本土资源优势等,各国氢能技术发展因地制宜,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欧盟2003年就开展了“欧洲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平台”研究,对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发展进行重点攻关。其中,德国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无锡为什么要花100亿治太湖?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3-08

      这8条措施指向的是同一个目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锡正从产业、能源、治理、政策、生活“五管齐下”,加快构筑有利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绿色发展体系。...近两年,市委常委会议先后24次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有关生态环境问题36次。“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多了、亲自挂帅多了、亲自过问多了、亲自协调多了、亲自督办多了。”

      来源:中晶环境2022-03-08

      低碳技术、零碳技术和负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减排降碳成效。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减排降碳的作用,但是减排降碳效果最为明显的是负碳技术。...根据技术研发、应用的一般科学规律来推算,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则需要在2030年前完成对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的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程寒飞:对污泥处置实际效果及风险全面评估 防止污染物固气水三相间转移

      来源:中国环境2022-03-08

      3.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污泥资源化利用工作基于环境风险化解、能源与资源利用、碳减排贡献等污泥处理处置项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资和运行费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其生态价值进行相应补贴和有关产业进行税收优惠,...合理研究污泥资源化的有效去向,打破行业壁垒,制定污泥资源化利用国家标准,以标准倒逼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有碍污泥资源化的相关工业废水不得进入),同时也借机以污泥中特征因子开展污染源溯源工作,有效促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高质量运行

      运达股份2021业绩出炉!新增风机订单近13GW 营收160.4亿元!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2-03-08

      一是大容量机组订单助力公司将风电市场重心北移至三北地区,新增订单量行业领先;二是全力推进大基地建设,中标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项目和华能上都百万风电大基地项目,黑龙江哈尔滨、云南楚雄、甘肃酒泉等产业落地也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08

      舒印彪指出,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待加强,尚未形成以标准促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带动标准进步的“共生效应”。对此,他指出,我国碳排放核查核算体系需要加快研究建立,提升碳排放国际标准化话语权。

      来源:中国华电2022-03-08

      强化设备管理,优化完善检修管理模式,研究建立适应新变化、新要求的检修保障机制,满足应急保供需求。...持续增加煤炭有效供给、推进电价政策落实、强化金融财税等政策支持、完善电煤中长期合同机制四个方面共同发力,有助于推动电力、煤炭两个产业协调健康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03-08

      》《关于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国内锂资源保供稳价的提案》及《关于优化大容量锂电池道路运输管理体系 助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多措并举保障锂资源供应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结合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专长提交四份提案,分别为《关于参照抽水蓄能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的提案》《关于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研究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的提案

      来源:中国气象局2022-03-08

      国家能源集团产业分布广泛,希望中国气象局继续在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监测评估以及“煤电化运”产业链安全生产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能源集团将加强沟通对接,持续深化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全面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联合建设国家能源集团气象大数据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气象数据和产品共享服务机制,深化能源气象大数据场景化应用技术研究和国家能源集团气象风险管控研究应用,推动气象与能源的深度融合

      总投资近10亿元 江苏环工太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来源: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22-03-08

      未来,环工太湖公司还将在万石镇投资建设环太湖绿色环保技术研创中心,重点开展太湖重大问题联合研究,突破装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瓶颈,建立关键环保技术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打造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业务链条。...同时,他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能对宜兴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给予更多指导,为产业发展牵线搭桥、引荐项目、深化创新、献智出力,与宜兴共同抢占产业制高点、打开合作新局面。

      来源:储能与电力市场2022-03-08

      此外,用地标准不明确、部分地区新能源电站开发与产业投资尚未解绑、光伏电价如何与煤电电价解绑等与项目实施和运行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也被代表委员提及。...在储能配置规模和需求方面,代表们建议开展地方性的储能需求研究,进行容量配置和功率配置分析、经济性分析,因地制宜确定新型储能的合理配置规模和时间节点;根据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按年度发布储能容量需求信息,为储能项目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07

      电池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具有关键作用,一些国家纷纷将电池纳入战略规划,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法规。...此外,还要研究适用于我国电池产业发展和产品需求的绿证管理制度,并通过区块链、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为其确权。在锂电池国际化竞争中,运输配套服务是重要环节。

      来源:中核集团2022-03-07

      顾军、罗琦共同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动核能清洁供暖产业化发展,从选址、设计、审批、监管等方面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在税收、贷款利率、财政补贴等方面出台配套扶持政策,推动核能供暖项目尽快落地,保障核能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罗琦指出,核能在供热技术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已有30多年历史,在全球也早有应用先例。

      广东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全国第一 超亿元企业担大旗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2-03-07

      有关产业研究专家表示,广东环保产业作为全省绿色发展的支撑力量,在助力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给不懈努力奋斗的广东环保产业人记上光荣的一功。

      工信部: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3-07

      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完成100项以上标准的研制,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来源:工信部2022-03-07

      完成100项以上标准的研制,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06

      在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市场监管技术基础方面,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健全碳达峰碳中和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07

      海南提出,研究出台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引进低碳指南。迈向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是必由之路,各地纷纷谋篇布局。...广西提出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贵州提出全力扩大产业投资,聚焦现代能源、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

      来源:人民网2022-03-07

      为应对欧盟cbam,我国应尽快研究开征碳税,在促进企业减排的同时,使得相应碳税税收留在国内,并用于推动国内相关产业企业的低碳发展。为此,建议:一是在环境保护税中设置碳税税目。...五是尽快启动碳税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