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体电解质材料”相关结果271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6-28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高倍率钾离子电池合理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为题在线发表于《纳米能源》。近年来,碳负极材料因价格低廉且具高的电子电导率等优点,成为了钾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二氧化硅和氧化镁纳米颗粒的均匀分布,形成了厚度为2—4 纳米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这种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不仅可以保护电解质免于连续分解,而且还可以防止电子渗透,并同时实现钾离子顺畅的嵌入/脱出。

      来源:微锂电2020-06-10

      “电池级的材料是粉末,通过afm(原子力显微镜)使其表面的动态过程可视化,特别是在液体环境下,是具有挑战性的,”skoltech的科学家sergey luchkin说。...(来源:公众号“微锂电”id:v-lidian 作者:微锂电)科学家在莫斯科的skoltech能源科学技术中心开发了一种方法来仔细看看这样一个过程——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研究者描述为一个“薄层电解液减少产品表面形成的锂离子电池阳极在最初的几个周期

      来源:电池中国2020-06-09

      从技术上讲,全固态电池必须先攻克两大难题:固体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偏低;和固体电解质/电极间

      来源:盖世汽车2020-06-01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生产全硅阳极与固体电解质,以解决与锂离子电池有关的安全问题以及有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不稳定有关的挑战。...选择合适的偶联剂,就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以及机械耐久性。此外,该混合材料中的psi微粒由大麦壳灰制成,可将阳极材料的碳足迹实现最小化,支持阳极材料的可持续性。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2020-05-29

      固态电池是一种不用有机电解液与塑料隔膜,采用固体电极与固体电解质的锂电池。...各个国家对于固态电池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也日渐明晰:美国能源部的部署着重于电池正负极材料的革新、电芯优化和降低成本或者解脱电池对重要材料如钴的依赖,以及回收利用动力电池材料;中国着力于固态电解质的研发,2020

      来源:盖世汽车2020-05-29

      首先,全固态电池还有一些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如固体电解质材料电导率偏低,与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小,造成内阻较大影响充电速度等。其次,如何在规模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其量产路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来源:cnBeta2020-05-22

      质地类似于 "冰箱里的黄油",这种物质被涂抹在金属锂阳极的表面,在它和固体电解质之间形成一个过渡层。它由电解质材料的纳米颗粒--一种称为lagp的陶瓷--与离子液体组成。...“同样重要的是,在电池中的锂金属阳极上涂抹软质材料非常容易--就像在三明治上涂抹黄油一样。”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最近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杂志上。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0-05-18

      据了解,三星全新固态电池的秘密在于它的电解质,与传统电动汽车电池采用的液体电解质不同,三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出固体电解质技术,其密度远远高于液体电解质。...日前,恩捷股份与中科院就成立“中科恩捷柔性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达成合作意向,双方重点研讨了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准固态纳基双离子电池技术、dlc电池修饰技术等前言技术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策略,争取在质量及成本等批量化生产方面得到切实应用

      来源:盖世汽车2020-05-11

      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为西北大学最近领导的一项研究做出了贡献,该研究旨在了解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晶界。...盖世汽车讯 固体电解质材料由几十万个具有不同取向的小晶区(称为晶粒)构成。在燃料电池和电池中,这种材料可以将离子或带电原子从一个电极运送至另一个电极。

      来源:DT新能源材料2020-03-19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dt新能源材料 id:dtnewenergymaterials“licgc”系列无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是ohara于1995年开发的,该电解质不仅具有高离子传导率,还在大气、水和有机溶剂中具有稳定性和不燃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2-26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全固态电池还有一些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如固体电解质材料电导率偏低,与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小,造成内阻较大,影响充电速度等。...顾名思义,固态电池就是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专家表示,固态电解质具有不可燃、不腐蚀、不挥发、不漏液等优势,安全性能大大提升。

      来源:DeepTech深科技2020-02-24

      在尝试克服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过往研究者更多地聚焦在设计对锂金属绝对稳定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上,但事实证明这非常困难。与之前的研究不同,李巨的研究团队另辟蹊径,采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设计方式。...这种金属尺寸的反复变化类似于人呼吸时的胸腔变化,会让固体难以保持长期稳定的接触,并加大了固体电解质破裂或分离的可能。

      来源:电池联盟2020-02-13

      02固态锂电池是基于锂电池开发的,相比传统的锂电池,主要是不再用液态或是胶质作为正负极之间的传导材料,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耐高温能力能。...氧化物晶态固体电解质化学稳定性高,可以在大气环境下稳定存在,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研究热点在于提高室温离子电导率及其与电极的相容性两方面。

      来源:能见Eknower2020-01-03

      固态电池的根本原理和液态锂电池相似,但选用固体电解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了隔膜和电解液。这个差别会带来怎样的差异?首先是能量密度的提升。...液态电解液与正负极材料可以全方位、包裹式接触,接触面积越大电阻值越小。由于接触面不如液体,固态电池为了获得较低的电阻,就需要更多的电解质。

      来源:粉体网2019-12-18

      本文来源:粉体网 微信公众号 id:cnpowder 南策文院士固态电解质最看好llzo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是决定固态电池可否实现产业化的根本因素。...目前研究最多的固体电解质包括石榴石型氧化物(llzo)、nasicon型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四种,南策文院士最看好llzo,他认为llzo的综合性能最为优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llzo

      陈立泉院士:中国固态电池有望在2020年实现产业化

      来源:先进电池与材料联盟2019-12-13

      所以,1976年我就已经进入到固态电池领域了,在1978年回国后,我立即向科学院以及科技部提交报告,请求国家关注、重视固体电解质材料领域。后来,科学院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里,固态电池都作为一个重点课题。

      来源:cnBeta2019-12-10

      第五项突破是有助于改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新技术,上个月的时候,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所提出了一套新方案,并演示了一种新型电池。...该电池使用了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算是业内明确使用无液体高效锂离子运输方案的首个实例。通过避开易燃、易挥发的液体电解质,这种固态电池不仅更加安全,还有望搭配锂金属阳极来使用,让锂电池密度轻松翻番。

      来源:EnergyTrend储能2019-12-03

      固体电解质材料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存在漏液问题,也有望克服当前困扰整个锂电池行业的锂枝晶问题。同时,固态电解质的绝缘性使得其可以把电池正极与负极阻隔,从而做到有效避免正负极接触发生短路的隐患。

      固态电池市场前景可期 中美日韩企业角逐激烈!

      来源:前沿材料2019-11-13

      固态锂电池即电解质采用固体材料的二次电池,核心材料主要有正极、负极、固体电解质、集流体、极柱等材料。...固态电池根据电解质的形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固态电池,即完全采用固体电解质而不使用任何液体,所有的材料都以固体形式存在;另一种是固液混合电解质电池,电池中同时含有固体电解质与增塑剂。

      来源:盖世汽车2019-10-25

      硫和硒被视为取代锂离子电池中商业金属氧化物正极的重要侯选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具有高容量,锂化为li2s时为1670 mah/g,锂化为li2se时为675 mah/g。...这两种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能量密度有望超过500wh /kg和1000 wh /l,具备低的能量成本和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有望应用于规模化储能等领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