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系负极材料”相关结果54

      来源:光大证券2017-08-04

      所以负极材料现在要提价10%以上。5.石墨、硅碳(松下给model3)、钛酸锂(银隆)、固态现在石墨是主流,2020年之后硅和钛酸锂等会开始出现。...3万吨是油系,5万吨是煤系。国产的质量不行,不好用。做石墨电极的接头,接头需要进口,最好是油系的,日本最好。国内针焦,密度低,热膨胀系数低,不如老外。国产的而且质量不稳定。针焦技术壁垒很高。

      来源:高工锂电2017-05-03

      与此同时,超威创元正在积极布局高镍、高电压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研发应用,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积极布局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5-01

      负极方面,研究界认为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可能好于纯硅-碳复合材料,特别是在电池循环性和稳定性方面,这同时也是业界在高能量负极材料方面的另一个研究重点,但也有专家表示,由于日韩企业在氧化亚硅负极复合材料方面起步较早

      来源:船电技术2017-04-19

      如2011年,日本sony公司宣布采用sn系非晶化材料作容量为3.5ah的18650圆柱电池的负极。单质锡的理论比容量为994mah/g,能与其他金属li、si、co等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可改善硅与裂解碳间的接触,从而提高负极材料的循环性、减小不可逆容量损失。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06

      沈龙博士介绍,硅负极材料开发的工艺复杂,硅负极是我们目前首选的用于提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杉杉公司2012年开始量产采用合金的负极材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2-15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只用于低阶电源需求,而硅因其理论比容量是传统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大容量负极材料。然而,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库伦效率低这一难题一直未被攻克。

      来源:腾讯汽车2017-01-16

      另外,关于高能量密度材料的现状,应该这样讲,通过我们十多年的研究开发复合材料,2015年我们的氧化亚硅用在我们的车上已经两年了,用的非常好。我觉得2017年,材料商品化在中国也会开始。

      来源:科学网2017-01-11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只用于低阶电源需求,而硅因其理论比容量是传统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大容量负极材料。然而,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库伦效率低这一难题一直未被攻克。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6-05-11

      在新一代负极材料方面,贝特瑞负极材料在国内外市场推广成效显著,与国际知名锂电企业保持全面合作开发,硅碳、氧化亚硅、软碳产品销售实现大幅增长。

      来源:unima新材网2016-04-27

      积水化学在高性能凝胶型电解质、高容量负极材料和凝胶型电解质的喷涂工艺开发的基础上,新确立了电极喷涂型绝缘材料和喷涂技术。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6-03-31

      坪山新区百泰黄金珠宝生产基地建设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深圳市博纳药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博纳精密给药技术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产业化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来源:烯碳资讯2016-03-11

      前有碳系其它材料,后有硅负极以及其它合金负极的强势崛起,因此个人并不推荐这个方向。...但是在这套技术中,石墨烯是与硅共同配合实现电极材料性能提升的,单纯将其命名为石墨烯电池肯定也不准确。

      来源: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15-09-23

      该项研究成果可以极大地推动铝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硅负极材料一直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重点体系,近年来硅负极材料的性能不断得到突破,以硅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开始准商业化应用。

      来源:电动邦2015-08-18

      近日,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材料系余彦教授课题组与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合作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用芦苇制成锂离子电池三维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打破了此前仅能用复杂的化学步骤合成硅的技术难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