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负极锂电池”相关结果129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0

      据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项目总工潘瑞军博士介绍,团队通过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实现全固态电池材料端的技术突破。...目前30ah全固态电芯可实现35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80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超主流的三元锂电池40%,其电芯体系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可以轻松实现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百万公里行驶里程。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25

      其46系列大圆柱电芯采用超高镍正极+高硅负极材料体系,电芯能量密度达306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245wh/kg,整包电量高达170kwh。...据了解,瑞浦兰钧发布158ah、200ah型号的“问顶”电池,可让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达到450wh/l,且该技术同样适用于方形铝壳三元电池。

      华夏储说14丨突破<mark>锂电池</mark>能量瓶颈,硅碳负极材料在艰难突破中应用加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14

      快充技术也是锂电池技术进步的方向,负极材料是实现快充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及全球锂电池发展已走到技术的尽头,现今广泛使用的石墨负极材料,其容量发挥已接近其理论比容量(372 mah/g),限制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更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2-20

      硅基负极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近期,众多头部企业密集申请相关专利。...据电池中国了解,奔驰计划将于2024 年底推出采用负极硅基锂电池的eqg车型。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1-29

      据介绍,该款产品采用高镍+硅负极体系,可实现-20℃~+70℃宽温度范围放电,满足极端环境下电池正常使用需求的同时,经过了充电、过放电、短路、跌落、加热、震动、挤压等严苛的性能测试,具备高安全可靠性,适用于高容量需求的多应用场景

      来源:电池cbu2023-12-06

      今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性能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适用于超高容量的各类锂电池,有望极大地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设计的人工sei膜层不仅能够降低界面阻抗,提高硅负极材料的容量,还能够改善硅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来源:电池中国2023-11-23

      国轩高科亮相了21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采用了高克容量硅负极材料和先进的预锂化技术。...同时就应用来看,动力锂电池在2022年份额大约是9.5%,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大约为104%。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10-18

      (4)公司在新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在持续研发硅负极高比能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满足终端客户的未来多元化需求。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6-01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生产商,囊括了硅氧负极、纳米硅负极等全系列硅基负极业务。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5-31

      碳一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致力于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以及硅负极材料、锂金属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据悉,研一自创立以来,一直聚焦锂电池功能材料领域,总部位于龙华银星科技园,并在龙华设立了补锂添加剂生产工厂。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5-08

      gruenergy于2017年创立于美国硅谷,致力于锂电池硅碳负极、纯硅负极的研发和生产。...5月8日,据五源资本官微消息,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企业gruenergy(格龙新材料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星航资本领投,五源资本、百度风投、毅园资本共同投资。

      河南许昌: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及动力电池等配套产业  提升动力电池产能规模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5-06

      依托长葛市、襄城县突破石墨烯负极、纳米硅负极等电池关键材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氢燃料电池、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2-02

      据公开资料显示,索理德成立于2019年11月,是一家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生产商,囊括了硅氧负极、纳米硅负极等全系列硅基负极业务。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1-16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4日,美国安普瑞斯硅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项目在张家港签约落地。...据悉,安普瑞斯公司是世界领先的新型锂电池材料和锂电池的开发制造商,拥有国际先进的材料和电化学技术,其电池产品在航空、电力运输、无人机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蜂巢能源发布龙鳞甲电池 磷酸铁锂版本续航突破800公里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2-15

      近一两年,磷酸铁锂电池因为成本优势,替代了三元电池,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此外,蜂巢能源公布超高速叠片技术3.0的命名——“飞叠”,发布了高锰铁镍电池和纳米网硅负极,还宣布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开启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1-30

      双氟以及衍生物双氟磺酰亚胺钠还十分适合用于未来电池体系,如锂硫电池、金属锂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硅负极锂电池,符合未来电池电解液的发展趋势。...采用双氟来避免六氟不足,能够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降低电极表面膜阻抗,形成稳定的、导离子性较好的钝化膜,抑制锂电池产生气胀,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耐低温性能、耐高温性能,增加锂电池的循环寿命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1-02

      经营范围包含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相关设备的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等。...资料显示,天目先导成立于2017年5月,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新型高端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世界范围内较早的纳米硅负极核心授权专利,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电动工具、规模储能等领域。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2-05-25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石大胜华3万吨硅负极项目落地 投资11亿元石大胜华5月4日发布公告,拟与员工持股平台东营盈嘉合壹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设立合资子公司胜华新材料科技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5-20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工业网“id:dcgyw2018)据了解,目前石墨负极材料仍旧占据市场主流,但石墨负极材料实际比容量已接近利润比容,改善空间较小,难以支撑市场对锂电池性能的要求。...据悉,在部分电池企业商讨的高比容方案中,硅负极为明确发展方向。在2020年,就陆续有韩国、美国有关硅基阳极电池研发的最新消息传出。2021年,硅负极参与车企明显增加。

      来源:高工锂电2022-05-19

      一方面,来自于电动工具、智能家居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叠加国际电动工具巨头、跨境电商等锂电池供应向国内转移,高容量、高倍率锂电池需求增加带动国内硅基负极需求起量。...其中,特斯拉推出的4680圆柱电池明确搭配硅基负极,今年2月已启动量产下线;包括蔚来、智己和广汽埃安在电池技术上均提及硅负极,并计划今年上市交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