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许昌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许昌市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和“五个强市”、努力实现“三个高”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加快建设许昌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又是建设现代化强市、应对变革与挑战的重大战略抉择。依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许昌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规划精神,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许昌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优生态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质效双升、长期向好、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一、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许昌工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经过连续多年的平稳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在国民经济分类的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许昌拥有36个。全市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5家(鑫金汇、首山化工、许继集团、平煤隆基、许昌卷烟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500家,上市工业企业8家(许继电气、黄河旋风、瑞贝卡、森源电气、远东传动、开普检测、同心传动、硅烷科技),新三板挂牌工业企业17家。2021年,生产总值达到3655.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经济体标准,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3%,全市填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企业47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0%。在《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2021年河南省辖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等报告中,许昌市均位居全省第3位,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工业竞争力居全省第3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院发布《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中,许昌市居全国90位、河南省第4位。
二、创新发展势头迅猛
“十三五”时期,许昌市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创业孵化能力、公共科技服务能力等不断增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64家增加到300家,是“十二五”末的4.68倍;拥有5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6家企业入选省级“瞪羚”企业。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58家,1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云企业达到6106家。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20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预计突破400家;新组建中原学者工作站3家。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禹州市产业集聚区入选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智能制造走在全省前列;襄城县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纳入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许昌英才计划”成效显著,培育中原学者、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高端创新人才18人;引进74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788名高层次人才。出台了《许昌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政策文件,形成了科技创新“1+N”政策体系,优化了产业创新生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1亿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
三、链式集群优势突出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传感器、高端装备制造、硅碳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电力装备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形成装备制造1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再生金属及制品、食品及冷链2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发制品、硅碳新材料、超硬材料及制品、纺织服装、医药、钧陶瓷6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全国产业链最完整的硅碳新材料产业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医疗用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和发制品生产基地。
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5.4∶51.7∶42.9,对比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7.4∶58.1∶34.5,三产比重提升8.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二产拉动转向二三产业协同驱动。始终坚持“工业兴市、制造业强市”,加快构建“633”梯度型现代工业体系。坚持开放融合的发展方向,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黄河鲲鹏、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硅烷科技高纯硅材料、平煤隆基高效单晶硅生产基地等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落户许昌,已成为全省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
五、开放活力蓄势迸发
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34.4万户、民营企业10.6万家,贡献了75%以上的税收收入、80%以上的GDP、9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90%以上的就业。境内外主板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7家,均位居全省第4位。金汇不锈钢、黄河实业、瑞贝卡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隐形冠军”培育入库企业达到101家。先后与德国、东盟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地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许郑欧”公铁联运国际班列开行,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六、开发区改革引领集聚发展
全市开发区经济体量和规模不断壮大,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开发区加快布局,规上工业增加值对许昌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现有各类企业总数突破2600家,其中,规上企业近700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约2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50个,从业人员近30万人。培育形成了千亿级开发区1个(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500亿级2个(禹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是许昌市综合实力大幅攀升的五年,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的五年,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的五年,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五年,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许昌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了新征程,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和“五个强市”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第二节 发展环境当前,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发展机遇。世界经济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环境的改善,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带来发展提出新问题、带来新挑战,也迎来新机遇、指明新方向。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四大领域创新最密集、市场潜力最大,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着力抓创新、强主体、育集群、促融合、拓开放、优生态、提能级,高位嫁接4大优势主导产业,抢滩占先5大高成长产业,前瞻布局6大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十四五”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平台实施的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许昌被列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许昌市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为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政策红利。二是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承载机遇,比如郑许一体化、郑州航空港扩区、郑州都市圈产业和技术创新的辐射带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合作等的机遇。区域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有利于许昌市在要素集聚和功能承载增强上持续发力,形成郑许一体化发展向心力,跑出高质量加速度,闯过转型升级关口,提升开放水平,在新发展格局中打造枢纽经济高地。三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变革的机遇。这将有利于许昌市推进深度工业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的战略性布局,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是自身发展积累带来的机遇。发挥中原之中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许昌市人才、技术、产业基础更加优良,区位交通,城乡面貌,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许昌市在新一轮产业、科技、区域竞争中实现“并跑”,甚至“领跑”。
面临挑战。全球化新变局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价值链跃升的难得机遇,也是新挑战。许昌市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和突出矛盾有:一是产业竞争力不足的挑战。现有产业结构与中高端水平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产业链条短、集聚度低,尚未形成引领区域高端制造、高端服务的核心产业。二是创新能力支撑不足的挑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科研体制机制亟待突破。三是城市能级偏弱的挑战。城市承载就业能力偏弱,在要素集聚上郑州存在显著的“虹吸效应”。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城带乡能力不强。许昌市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只有在破解结构性矛盾上聚焦发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未来产业,才能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整体看来,“十四五”时期是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集中资源要素加快推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成为许昌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会议部署,落实许昌市第八次党代会要求,总结成绩、分析形势、谋划未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郑许一体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两个确保”,落细落实“十大战略”,聚焦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和“五个强市”建设,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633”梯度型工业发展体系,加速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系,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整体跃升,推动许昌市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发展原则
一、坚持绿色生态、环保节能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深化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修复。严格控制“两高一危”项目,坚决把好准入关。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锚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氢能、储能、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项目。
二、坚持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以现代创新体系引领现代产业体系,以高效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以“低碳、智造、升级、赋能”为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相结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三、坚持五链融合、问题导向
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围绕全省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0个重点产业链,重点培育打造具有许昌特色的6群15链产业格局,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努力引进和培育上下游、左右链配套企业,实现从关键部件向成套设备转变、从供应商向集成商转变。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简称“五链融合”)相互融合的创新生态。
四、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加强统筹,科学谋划,以布局集中、主业突出、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为导向,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空间布局、功能布局的有序形成,依法规划推进可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市域一体化,着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实现互融互促、共富共美。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战略目标:全面推动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未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具有自主技术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和未来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许昌市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引领、要素富集、空间集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总体目标:
——产业能级规模。聚焦提质增效,以创新激活产业发展动力,以制造业挺起发展脊梁,以服务业积蓄发展势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支撑,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经济增加值,2025年达到1500亿元,2035年达到3500亿元,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0%左右;未来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一批支柱产业,成为拉动许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自主创新取得突破。力争研发投入平均增速达到21%左右,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2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600家左右,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左右,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力争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件。力争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突破300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达到40家,集中攻克一批关键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产业链整体效能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跻身国内前列。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县域省级高新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链式集群基本形成。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原则,围绕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千亿级、500亿级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和15个现代化产业链,先导布局3个未来产业链,形成3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培育引进10个引领型企业,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5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力争培育更多世界知名科技企业和一大批掌握关键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
——产业生态逐步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一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初步建立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一流创新生态,成为河南省发展未来产业的先行区,产业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法规、信用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适应新模式、新业态蓬勃涌现的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科普工作统筹协调,厚植科技创新土壤,力争2025年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5%。
第四节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着力抓创新、强主体、育集群、促融合、拓开放、优生态、提能级,加快打造“633”梯度型现代工业体系。扩大优势主导产业,抢滩占先3大高成长产业,前瞻布局3大未来产业,推动五链融合。
目前,许昌市开发区经济体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开发区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为建立相对完善的具有自主技术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和未来产业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呈现“一带两翼八大区”的特点,一带即许昌经济产业开发带;两翼即禹州经济开发区和鄢陵经济开发区。积极对接郑州等对外开放大平台,加强与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引导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先进技术项目在许落地。科学发展合理布局,提高用地集约程度,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顶层设计,形成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21年,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7.8亿元,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3亿元,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2.1亿元。未来重点发展电力装备制造、电梯、工业机器人、生物技术等产业,提高用地集约程度,加大研发力度。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截至2021年,示范区生产总值完成13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6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未来重点发展电力装备产业,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业态,聚焦通讯及雷达设备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领域,加快智能开关产业园、5G创新应用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
——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21年,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9.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20亿元,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07.1亿元,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5.4亿元。未来重点发展超硬材料、电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食品及冷链等产业。
——禹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21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86亿元,工业增加值99亿元。未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产业,提高用地集约程度,推动产业向中高端环节延伸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
——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襄城县总投资343.32亿元,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7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22.41亿元,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6.5亿元,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61.6亿元。未来重点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培育高纯硅材料、碳基新材料、光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硅碳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截至2021年,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3.72亿元,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36亿元,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01亿元。未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产业,提高用地集约程度,提升产业能级。
——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截至2021年,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87亿元,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69亿元,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1亿元。未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依托产业基础加大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布局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建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截至2021年,许昌建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现产值333.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8.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1亿元,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5.5亿元。未来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环保装备及服务、发制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及包装六大产业扩容提质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培育壮大。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壮大产业实力
扎实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智慧信息产业园、生物技术产业园、汽车传动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迭代能力。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构建产业生态,重点发展云计算、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产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终端品牌打造、产业基地建设、商业化应用,建设全国重要的大数据创新中心和计算产业发展高地。持续提升5G产业集聚度和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构筑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区。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云计算产业。支持发展建安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电子信息产业软硬件研发生产基地和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发展“Huanghe”等品牌及高附加值产品,培育服务器、PC机、平板电脑等系列化、规模化生产能力,引进产业链核心元器件、关键材料等配套企业,打造计算设备产业集群。围绕原材料生产、软件研发、中间件制造、终端产品制造、流通和消费等关键环节,依托现有PCB、SMT贴片和机箱结构件生产能力,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形成计算机主板等生产能力,引育一批上下游核心企业,形成产业基础扎实、运行模式先进、上下游联动协同、发展动力强劲的电子信息产业链。选择电力装备、智能制造、智慧政务、智慧城市等典型领域,以端到端的产业生态需求为牵引,着力培养人才,完善人才引进制度,集聚创新要素。打造产业门类健全、结构合理、产业聚集发展程度高、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具有良好自我调节能力和强劲市场竞争力的云计算生态圈。
——5G产业。以“创新驱动、需求牵引、重点突破、融合发展”为方向,完善5G生态合作产业链,助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统筹5G基站规划布局,将5G基站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完善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打造5G研发创新基地,支持5G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吸引一批5G领域新型研发机构落户许昌。发挥长葛市、魏都区、建安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优势,积极培育以5G+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5G基站配套设备为重点的5G产业,着力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提升5G产业集聚度和产业发展能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5G产业集群。
——大数据。加快构筑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支持云计算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区块链相关产业发展,布局高端前沿性信息产业,推动我市成为省内一流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河南省电气工业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等特色大数据示范中心建设。搭建面向产业应用的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将生产运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行业运行等非涉密数据向社会开放。引进产业大数据应用核心龙头、产品应用和服务企业,推进全市大数据动态项目库建设,推动有物联网基础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创建国家、省大数据示范应用试点,在全国形成比较优势。
——人工智能产业。大力推广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应用。推动提高华为(许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智创中心赋能升级水平。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智能感知、识别、交互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积极孵化和引进一批智能识别装备研发及生产应用企业,推进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以及人机交互等模块的技术跟踪与研发。推动现有传感器生产企业与工业仪器仪表企业加强感知、分析、决策、控制和执行等环节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优势龙头企业建立人工智能研发机构,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联动发展。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需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安保、智能医疗、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以及无人机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造一批“AI赋能场”,形成与我省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局部优势,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区。
——智能传感器。围绕环境监测传感器、智能终端传感器和汽车传感器,重点发展基于MEMS工艺的智能传感器,加快MEMS研发中试平台建设,着力形成“研发设计-材料设备-芯片制造-系统应用-终端产品”的产业链条,推动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联动发展新格局。
二、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与先导,也是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必争领域之一。围绕硅碳新材料、超硬材料、气凝胶材料、氟新材料等领域,坚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加快产业化进程,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和产品水平,形成若干高水平、标志性新材料企业和产品。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着力构筑气凝胶材料、氟新材料产业链条,打造全国重要的硅碳新材料产业基地、全球超硬材料产业基地。
——硅碳新材料。围绕千亿级硅碳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发展原则,充分利用许昌煤化工产业基础优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力点,发展高性能煤化工新材料、碳基材料、硅材料、功能性纳米材料、光伏新能源5大板块,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积极与省内外优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电子级多晶硅及单晶硅、区熔级多晶硅、晶元片、银浆银粉、太阳能拉单晶切片、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锂电池负极材料、碳纤维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以硅、碳材料产业链为主线,产业链上的副产品互为原材料的硅碳材料“产业网”,稳步形成国内产业链条最长、循环经济效果最优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打造特色鲜明的全国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
——超硬材料。充分发挥基础优势和集群效应,坚持“高端化、复合化、制品化”方向,加快原辅材料、超硬材料及制品协同发展和金刚石功能化应用,引进和培育高端制品。巩固人造金刚石优势,大力发展宝石级金刚石、高导热高透光率多晶金刚石等,推动宝石级金刚石在珠宝首饰领域应用,引导产业链向终端消费市场延伸。加快高档金刚石磨具、切削刀具、拉丝磨具、高效精密工具等高端制品的研发制造,推进功能金刚石材料在电子信息、光学、热学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全球超硬材料产业基地。
——发制品。围绕发制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快推动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加强人发、化纤发和发套产品的技术研发,推进新型纤维材料、新型绿色助剂和生产工艺的研发,促进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强化平台服务,充分融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标杆龙头企业、质量技术机构等多方面资源相辅相成,推动产业升级。推进传统营销渠道与跨境电商“两轮驱动”,加快发展中国(许昌)国际发制品交易市场,充分借助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平台、支付平台的力量,做优品牌,做强产品。实施许昌发制品营销全球工程,巩固美国、非洲市场、拓展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占领高端消费市场,开发国内市场,打造发制品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
三、生物医药技术产业依托现代中医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医用卫材产业基础,坚持大力培育本土优势企业,推进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承接医药产业转移,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壮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中医药、生物技术药、化学药品与原料药,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基地。到2025年,培育形成中药生产加工龙头企业3家以上,引进国内知名制药企业20个,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亿元,将许昌打造成中原“现代中药谷”、国内重要的生物技术药研发和生产基地、国家级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储备及进出口基地。
——中医药。提升中药技术研发及生产工艺创新应用,推进现代中药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大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特色中药材原生态种植,加快中药加工现代化、产品品牌化。积极开展名医名方的新药筛选,研制一批治疗重大疾病的创新中成药产品或保健产品。加快发展口服缓释、控释等新型中药制剂,推进中药饮片规范化加工。加快研究对中草药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纯化技术,加强中药研究和中药制剂新技术提升,实现中药产品剂型多元化。建设集种植、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为一体且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技术。大力发展抗肿瘤、抗类风湿等抗体药物,加快治疗性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积极推动抗肿瘤和治疗心衰等重组细胞因子药物的产业化,探索支持核酸药物、干细胞等前沿技术创新,带动许昌生物技术药产业转型发展。支持优势企业积极跟踪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趋势,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同时积极寻求与国内外优势企业合作,拓展现代生物技术药物领域。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构建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搭建生物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检测服务平台,打造一体化医药创新创业服务链条,将我市建成国内重要的生物技术药研发和生产基地。
——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加强新工艺、新辅料、新装备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制剂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围绕降压、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抗生素、糖尿病、神经和精神性疾病等社会急需重大疾病的防治需求,大力研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化学药品。加快发展一批品牌通用名药的仿制药,推动手性医药中间体合成和拆分等研发和技术攻关,实现向高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升级,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加快形成全省具有重要影响的化学药生产基地。
——医用卫材。巩固提升医用防护用品优势地位,利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完善的机遇,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医用卫材产业全链条发展,重点围绕防护用品(口罩、医用防护服、隔离衣、医用手套、压缩产品等)的生产、储备、研发和调拨等,打造国家级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储备及进出口基地。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机器人及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智能农机、无人机等重点领域,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高端引领”的发展思路,着力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高质量效益,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服务”转型。形成规模集聚、产业链条完备、区域配套齐全、核心竞争力突显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积极孵化和引进一批智能识别装备研发及生产应用企业,建设两岸(河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许昌核心区。支持许昌高新区依托电力装备主导产业优势,积极申建许昌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巩固提升电力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成套装备等领域优势,加快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培育高端装备产品,推动装备制造业大型化、智能化、成套化、服务化、国际化。
——数控机床。围绕关键基础部件、专用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三大领域,加快突破高性能数控系统装置、伺服驱动装置、高可靠性功能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依托许昌装备制造行业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精密磨床制造装备、高性能数控车铣复合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智能专用装备和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研发增材制造前沿技术和装备。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与本地企业合作密切的外地企业来许投资。——工业机器人。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为核心,关键零部件、整机、智能生产线“三路并进”为抓手,加快本体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研发及产业化,构建我市工业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搬运、堆垛、切割、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围绕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危险程度高的工种或工序,大力发展特种作业机器人,研发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适应功能的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积极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设计制造项目建设,发挥河南省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许昌优势,加快河南省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展,打造省内重要的机器人生产及质量检验检测基地。
——智能农机。以河南省建设千亿级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支持智能化农机装备生产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联合收割机等高性能农机产品,推进秸秆收集、加工青贮、饲养设施机械化,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增强智能农机产业创新能力。
五、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电子、智能网联系统、轻量化材料、充(换)电设备等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业,提高电动车产能和产销率,夯实长葛市、建安区、示范区汽车产业基地,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整车。加快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建设,出台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政策,支持整车设计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使用环节费用,完善市场应用配套条件。加大纯电动车引进力度,积极引进落地知名品牌、传统优势汽车生产企业,打造整车生产新优势。加快推动整车企业优化新能源整车开发流程,突破整车设计、新能源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技术。积极对接新兴汽车企业和国内外汽车研发设计企业,通过车型代工和研发设计合作,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商用车、专用车新车型。
——智能网联汽车。依托“河南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结合5G试验网建设,打造集技术研发、道路测试、示范运行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示范区,不断丰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能力。加快车载视觉系统、激光雷达、多域控制器、惯性导航等感知器件的开发,力争在智能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智能传感与控制、整车通信服务系统、车联网测试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积极拓展关联产品,发展车载摄像头、自动驾驶摄像头、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等汽车电子产品企业。
——充(换)电设备。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换)电设备创新研发能力。加强高效自适应的智能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换)电、高适应性的动力电池快速更换、多源信息互联互通融合运营、无线充电、即插即充等新型充电技术的研发力度,实现产品标准化、模块化。加快研发柔性自动功率分配控制的“一对多”充(换)技术产品,提高充(换)服务能力。努力解决充(换)服务信息共享技术,实现充(换)设施位置、状态、参数及交易信息的跨平台共享,提升充(换)服务质量。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慢充、应急快充相结合的充(换)网络,创新运行模式,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充(换)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动力电池。提升动力电池产能规模,促进与材料、零部件、整车、回收再利用等产业协同发展。依托长葛市、襄城县突破石墨烯负极、纳米硅负极等电池关键材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氢燃料电池、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
六、节能环保产业顺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趋势,强化标准约束,聚焦资源循环利用、高效节能装备、成套环保设备等优势领域,重点发展再生金属、高效节能电器、余能回收利用、超低排放改造、工业污水处理、建筑垃圾再生、生活垃圾处理、压滤机(固液分离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推动产业向“延链、强链、绿色、提质”方向发展。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资源循环利用。按照“原材料+制成品+精密制品”的产业延链思维,强化废旧金属回收及初加工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再生金属制品孵化园,推动再生金属产业链向下游高端领域延伸,提高再生不锈钢、再生铝、再生铜和再生镁等产品附加值,承接东南沿海精深加工企业转移,发展再生金属深加工制品,打造全国知名的再生金属精密制造产业基地。支持本地企业建设建筑垃圾高值化利用生产线,增加建筑垃圾自动分选设施,生产再生集料、骨料、砌块砖、装配式墙体等高值化产品。积极引进固废行业专业企业,为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废弃物管理、回收、再生加工和循环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参与建筑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开发区循环化改造。
——高效节能。以龙头带动、加速配套、硬软互动、同步发展为着力点,加快节能变压器、节能电机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充分发挥本地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研发推广节能环保光伏箱变、智能逆变器、节能电磁电器、高效节能卷铁芯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智能箱式变压器等技术设备和产品。推广高效节能电机、高效三相异步电动机、高效节能曳引机等装备,全面提升电机设备运行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引进电机整机生产企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能力。
——先进环保。聚焦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标准约束,重点发展余能回收利用、超低排放改造、压滤机(固液分离设备)等装备,创新节能环保服务模式,有效提升装备和服务供给水平。加快长葛市-建安区节能环保产业带布局,生产移动式、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成套设备、粉尘处置设备,开展电子废弃物、重金属工业废水、废渣、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建设禹州市环保装备产业园,建设智能化压滤机生产基地以及智能化仓储式压滤机集散地;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互联网+环卫”运营模式和“智慧环卫”管理模式,全面实施环卫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单一装备制造商到提供软硬件整体方案服务商的转变。
第二节 精心谋划未来产业方向、逐步完善产业体系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瞄准许昌市有条件、有基础、能突破的方向,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未来产业引领”计划,力争在若干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引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链群,力争在关键领域、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建设河南省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
一、优中培精,前瞻布局引领型未来产业
立足具有一定基础、能够抢抓机遇率先布局的氢能及储能领域,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培育一批初步具备国际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力争产出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氢能及新型储能。聚焦高安全、低成本和自主可控,集中开展氢源低成本高效制备、低温和高温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及其系统集成的技术攻关,探索建设高效、智能氢气输送管网和加(液)氢站,推动氢燃料在城市公交、厢式物流、重(轻)型卡车等商用车及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等领域示范应用。因地制宜布局一批配置储能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项目,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储能理论和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中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未来信息网络。加强类脑芯片、超导芯片、石墨烯存储等新原理组件研发,超前谋划发展第六代通信(6G)、碳基芯片、空天信息、虚拟(增强)现实等细分领域,建立未来信息网络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示范推广、应用服务等发展体系。深度参与国家6G技术专项,力争突破第六代通信(6G)关键技术,在芯片、测试设备、移动终端等领域争取先发优势。
——前沿新材料。以襄城县前沿新材料产业先导区和许昌市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作为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开展智能仿生材料、石墨烯基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超导复合材料、液态金属、先进储能材料等前瞻性研究,加快突破新型人工晶体、碳基新材料、显示面板用电子信息材料和高新能生物基全降解材料、石墨烯改性材料与创新元器件等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推动以新一代材料形成新一代技术装备,建设一批前沿新材料验证基地和应用示范平台。
二、有中育新,培强培优先导型未来产业
结合许昌市产业基础和技术成熟度,紧跟国内外最新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发展趋势,加快释放类脑智能、生命健康科学和区块链的产业潜能,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在产业链、创新链上占据一定位置、突出许昌元素。
——类脑智能。依托信息产业发展现有基础,加强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等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在类脑人工智能算法、重大脑疾病智能诊疗、类脑智能芯片、新药智能研发等领域产生重大原创突破,推动类脑智能的持续发展与深度应用。
——生命健康科学。聚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精准医疗和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新发突发传染病、脑科学等细分领域,努力突破生命信息解读、生物合成、基因编辑、靶向递送、脑机融合等关键技术,加快开发应用一批自主可控、填补空白的重大成果和产品。推动细胞技术临床应用、细胞工厂建设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工业应用,加快重组蛋白药物、高性能影像设备、精准快诊试剂及免疫治疗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进智慧诊疗、健康管理、生物安全治理等重点领域应用示范,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向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预防化发展。借助禹州中医药产业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医药健康产业园为基础,以药慧园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中医药产业全链发展,推动生命健康科学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用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城融合,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三、无中生有,超前谋划潜力型未来产业
紧密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变革趋势,超前部署发展量子科学,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力争在重大领域、细分领域换道抢滩,打造新赛道,领跑新转型。
——量子科学。参与省内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重大研究测试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量子信息领域标准制定,集中突破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机以及相关材料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推进建立以量子计算和量子传输为基础的量子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拓展量子信息技术在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信息与网络安全、量子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工业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等社会关键领域的“杀手锏”产业应用,加快培育量子技术全产业链和生态圈。
第四章 重点工程行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驱动战略,立足许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优势,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塑造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造之都;立足许昌生态人文优势,深入推进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加快建设更加美丽、更有气质的现代宜居之城。建设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枢纽经济高地、对德合作先行的内陆开放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协同创新高地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高地。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具有自主技术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和未来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引领、要素富集、空间集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第一节链式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一、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投资拉动为支撑,以要素聚合为保障,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重点方向和关键领域,加快完善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力度,推进产业间链式发展、区域间相互合作,促进产业集群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效益共创。全力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计划,不断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持续完善功能设施配套,健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着力识别和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产业链,发展一批带动明显的集群生态链主企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吸引配套企业和相关机构集聚。推动集群内部协同创新,探索发展“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模式,形成更多经济新增长点。
二、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
鼓励企业参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型技术研发组织,协同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人才培养。探索建立企业创新积分制,出台针对创新型企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鼓励企业研发行为的激励机制。支持依托企业研发平台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自主创新专项、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专项等科技计划,迅速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
三、强化高科技企业主体培育
依托双创基地和创新孵化载体,支持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在许昌市创新创业,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途径,孵化和培育科技型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大对科技企业重大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活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潜力,培育一批“瞪羚”、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
第二节自主创新平台构建工程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立足许昌实际,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一步强大科技力量,完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创新,突出成果转化,激活创新活力,构建创新生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结合,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和建设经济发展增长极。
积极建设创新研发平台。根据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质检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根据主导产业技术攻关、优势产业创新研发、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创新需求,重点组建智能装备制造、硅碳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检验检测等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协同,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吸引集聚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服务水平,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支持设立分支机构、联合共建等方式,积极引入境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加快发展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完善融资、咨询、培训、场所等创新服务,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
支持许昌学院等高等院校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大学科技园,为高校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鼓励引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高精尖孵化管理团队,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三、加强对创新创业服务支持
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鼓励各类主体加强开放式创新,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各级各类双创孵化载体。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支持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等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设施。
第三节 产业创新生态优化工程一、培育产业创新生态
培育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建立创新效能大幅提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系统,法规、信用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适应新模式、新业态蓬勃涌现的产业生态更加优化。
二、加快创新生态成果转化
提高基础和应用研究投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化、知识产权和产业化深度融合。支持相关单位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重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并实现产品化、产业化。支持建设科技成果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探索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探索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推动重点领域与国内外先进行业协同创新,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建设,培育科技咨询师、技术经纪人等专业人才以及科技创新服务型企业,持续完善创新业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力度,着力提高成果转化率。
第五章 强化规划保障体系
聚焦关键领域,优化产业生态,强化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对接许昌市国土空间规划,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空间需求内容分析和布局研究,完善与各地、各部门的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确保“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各项重大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加强规划组织领导责任体系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决策领导下,各县(市、区)及市直单位协同配合,以“一张蓝图”“一盘棋”思维,坚定发展道路,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健全产业推进机制
健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机制,明确各责任主体,压实工作责任,对接产业发展政策,系统部署推进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关键问题,促进市、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市场主体纵向联动。进一步完善市级相关部门横向联动机制,构建起推进产业发展合力,共同营造推进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探索成立由市内外有关领域资深专家组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前沿态势、产业分析、创新能力、区域布局、重点招商、政策设计等提供战略咨询。设立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强化推进相关部门责任落实。市发展和改革委要加强产业规划和宏观政策指导;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要统筹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生产与协调;市财政局要加强对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市科学技术局要加强产业研发和科技创新支持;市统计局要完善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及时准确提供产业发展情况和动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引进;其他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合作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二、完善规划支撑机制
根据全市的产业发展历程和阶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取长补短。加强和其他先进单位的联络,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借鉴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理念,以创业的思维和状态投入到许昌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集群培育机制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立足我市产业优势和应用市场潜力,抢抓产业发展新趋势,提升产业链上游装备产品发展水平、扩大中游工程项目规模,做强下游服务产业,构建产业间耦合、上下游衔接、技术先进的集群产业链。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业链“链长制”服务机制,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焦“稳链”“补链”“强链”,打造完整、循环、互动的产业链群,形成头部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协作的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许昌特色产业创新赋能体系,突破产业链断点堵点,稳定核心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掌控能力。加快延链、强链、补链,以企业培育、平台建设、项目引进为抓手,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深化开放合作,探索实施先进地区创新策源、许昌转化应用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领域。围绕“龙头带动、创新驱动、项目推动、集群联动”的发展目标,坚持“高端化、链条化、循环化、集聚化”,注重链式招商和链主培育。并强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支持、技术研发支持、金融服务支持,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
第二节 加大财政金融资金投入体系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金融与融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探索投融资新途径新方式,聚力破解重大项目、关键环节、瓶颈问题的资金难问题,鼓励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力度。加强金融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信用环境,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快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一、加大产业支持力度
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强化创新驱动、突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完善土地支持力度,以建设许港产业带为重点,对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造支撑都市圈发展的产业隆起带。以许港产业带建设为引领,做强区域优势产业,做大区域配套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能级。依托许港发展走廊和外围县市构建“1+3”的全域工业空间格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在中心城区依托产业园区和教育资源建设一廊三区多点创新园区体系,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级。
二、加大政策性支持
加快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对相关企业技术改造、企业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各类资源向传统产业补短板、信息化自动化改造、设备更新升级、安全环保提升、新兴产业培育等领域集中。按照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对在重点区域的集群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三、营商环境支持
加强“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将其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纵深推进,打造“亲”与“清”的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和发展布局,聚焦产业链整合提升、优势集群培育、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升级等开展精准招商。全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以商招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由单一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技、引智转变,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突出引进龙头企业和标志性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向高端化提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举求多效”的综合性战略举措,持续推进专题性推介、区域性对接,持续谋划举办彰显特色的集中招商活动。组建产业投资公司,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建立众筹平台,持续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形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企业服务支持
对标企业群众需求,系统实施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全面深化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打造标准规范化、方式集约化、供给身边化、态度暖心化的政务服务模式,精准提供全流程、全要素、高品质服务,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办事指南、服务流程、服务平台、监督评价等政务服务地方标准,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品质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优化提升实体政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更新政务服务事项。大力推行“困难事项协调办”,加强问题分析和制度完善。坚持全面公开、依法公开,全面优化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的政务公开体系,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持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转变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程序,支持行业协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咨询和社会化专业服务,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第三节 强化高端人才精准引进体系
实施人才引进“十大行动”,着重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支持顶尖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加快集聚创新领军人才,培育壮大青年拔尖人才,精准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积极实施人才引进“十大行动”,即高层次人才集聚行动、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行动、青年人才倍增行动、创新平台汇智行动、重点企业人才引育行动、技能人才强基行动、校地人才协同创新行动、事业单位人才特招行动、人才环境优化行动和人才服务提档行动。
一、加快高端人才团队引进
推进人才制度创新。围绕加快集聚各类人才,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选拔、评价、培养和激励保障体系,常态化开展人才认定工作。以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为重点,实行人才成建制“团队式”“雁阵式”引进和核心人才“两栖式”“借脑式”引进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突出“产业人才融合”发展。
二、强化人才服务和激励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对全市引进的科创人才,提供资金奖励、安居保障、关怀服务等待遇,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潜力、创业动力和创造活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编制全市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在许创办企业或进行成果转化。
三、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优化完善定向定价人才租屋、人才优购房、实体优租房、虚拟优租房、保障房等住房保障体系。打通引进人才在社保医保、就医、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堵点。以许昌学院为基础,联合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中原科技学院许昌校区,探索建设许昌市科技研发合作平台;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为基础,联合市中职院校,探索建设许昌市技术工人培训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招才引智模式,鼓励企业引进市外高端人才时在市外独立或联合建设研发平台,打造“人才飞地”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四节 构建对外开放合作共赢体系
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突出对外合作先行,全面对接河南空、陆、海、网“四条丝绸之路”,实施开放提升战略,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机遇,创新国际经贸合作方式,扩大合作领域,加大与日韩、东盟等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支持优势企业开拓沿线国家市场,提高对外合作层次和水平。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大力培育出口品牌。
一、扩大对外开放平台
积极对接郑州等对外开放大平台,加强与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引导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先进技术项目在许落地,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原则,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招引大项目,积极开展技术引进、人才培训等工作,推进产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建设技术转移平台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
二、加快区域合作进程
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开放通道和平台融合聚合,加快建设双边特色产业国际合作园区,支持龙头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建合作园区。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外贸产业优势集群。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强与德国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交流合作,深化现有成果,投资、贸易、技术、人才等方面合作关系,开展精准产业对接。
第五节 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体系
坚持“项目为王”,围绕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千亿级产业链,制定重大项目、关键协同配套项目和补短板项目清单,滚动实施“三个一批”,建立完善台账管理制度,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实施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大项目的督查和考核管理,将规划主要任务和发展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评价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完善重大项目管理实施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接续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节点项目,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工作,落实“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依法合理放宽新业态新模式市场准入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大力推行跨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一件事”主题集成,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强化重大项目管理机制建设与落实。
二、确保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围绕重大项目深入开展“双招双引”,采取专题招商、定向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和展会招商等方式招引企业、资金和人才,变“招商引资”为“挑商选资”。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着力谋划一批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重大项目,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集群的成长,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更好地发挥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形成经济增长新亮点。以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加速资源变产品、原料变材料。完善重大项目监管平台和项目分级分类协调推进体系,实行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健全年度考核和评估制度,抓好检查落实,确保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如期完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日,宁德时代与福州市政府签署《“零碳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日,《宁德时代罗源新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合同》签约仪式举行。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福州市政府与宁德时代将围绕探索建设“零碳城市”目标,在产业、能源、交通及其他相关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战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西龙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18万吨废旧三元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重大变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获批。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01项目突现重大调整环评信息显示,项目位于江西省龙南市,由江西龙晟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建设,总投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关于“两新”工作。去年以来,“两新”工作对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居民消费、加快绿色转型的综合效应持续显现。比如,
北极星储能网讯:12月18日,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地方标准DB31/T1525—2024《车用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运行要求》。该文件将于2025年4月1日开始实施。据悉,该文件规定了车用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安全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上海市范围内以退役车用动力蓄电池作为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其中提出,持续推进空管体制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简称“低空司”)正式亮相。资料显示,低空司是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
据外媒报道,欧盟即将出台新的电池法规,为电池储能系统提供产品的电池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满足更严格要求,许多公司仍然不确定这一法规对他们的产品设计、过程和管理系统到底意味着什么。德国测试机构TÜVSÜD公司运营和投资风险部门主管YalcinÖlmez对电池制造商和供应商为此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德邦科技回复投资者关于固态电池生产问题。德邦科技表示,公司聚氨酯导热结构材料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电芯、电池模组、电池Pack的封装工艺,起到粘接固定、导热散热、绝缘保护等作用。目前公司尚未看到市场上有全固态电池量产产品,暂无法确定公司现有
随着2025年来临,比亚迪的2024年度最终产销情况也正式揭晓,包括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新能源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销量三大数据纷纷创下了最新记录。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装机方面,比亚迪每个月的电池装机量都在不断突破新高,在12月内达到了23.495GWh。全年来看,比亚迪2024年内实现了194.705G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日,由东南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对外亮相。这是国内首辆全轮转向全轮驱动、四轴八桨构型飞行汽车,也是江苏省首辆陆空一体飞行汽车。据悉,“东大·鲲鹏1号”整机尺寸为2.1×1.2×1.5m,最大起飞重量500kg,飞行续航时间≥20min,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收到控股股东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赣州孚创的通知,香港孚能和赣州孚创拟将部分公司股份进行协议转让,将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票价
车企加速布局固态电池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行业趋势。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集团位于京畿道的研究所,正在引进全固态电池试验线建设所需的设备,除了工艺设备外,还将配备包括机器人自动化设备。预计将在明年1月开始正式投产。根据现代汽车此前规划,2030年前开始量产全固态电池。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日,商务部就《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本次《目录》进行较大幅度删减,细化部分技术条目控制要点,修订后为132项,其中禁止出口技术23项,限制出口技术109项。其中,限制出口部分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编号:252604X),控制要点:1.同时满足以
2024年12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经过为期5天的公示期,蜂巢能源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专利奖是中国专利领域的至高荣誉,作为唯一由政府部门颁发的、专门针对已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30日,厦钨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有关公司产品应用的问题。厦钨新能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贮氢合金等全系列能源新材料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3C数码(包括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电子烟等新产品)、
近期,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锂电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锂电池隔膜作为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其技术创新备受瞩目。以星源材质推出的超快充纳米纤维复合隔膜为例,这一新型隔膜在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方面的显著提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回顾历史,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奇股份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欣旺达再生材料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合同》,双方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展锂电池材料再生利用业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其中天奇金泰阁以自有资金出资3,60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45%股权,欣旺达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2025年)》。研究报告显示,经过多年的研发和中试,中国固态电池产品单一性能指标不断突破,业界披露的全固态电池样品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超过700Wh/kg,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充电倍率达到5C,固态电
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局消息,1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签署20,000吨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资料显示,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CVD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原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
动力电池超快充赛道,众玩家奔驰竞速。早在两年前,宁德时代就发布了4C的麒麟电池,2023年峰值5C快充的麒麟电池实现量产。目前麒麟电池已搭载于极氪009、理想纯电车MEGA、小米SU7等车型。2023年,宁德时代又发布采用磷酸铁锂材料的4C神行超充电池,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并达到700公里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发展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功能特种油品及新能源电池用碳基材料。拓展特种牌号聚丙烯,向高端医疗防护、柔性材料延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5日晚间,永杉锂业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公告显示,锦州永杉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宁波炬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炬泰”)持有公司股份数量71,840,117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3.94%。本次司法冻结股份为44
12月23日,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下文简称:新版规范条件)予以公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同时废止。2024版电池回收新规正式发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日,宁德时代与福州市政府签署《“零碳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日,《宁德时代罗源新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合同》签约仪式举行。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福州市政府与宁德时代将围绕探索建设“零碳城市”目标,在产业、能源、交通及其他相关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战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日,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向全体员工发布题为《一个目标干到底》的内部信。张兴海提到,2024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赛力斯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倍,超额完成计划。同时,问界进入豪华车阵营,问界M9持续蝉联中国市场售价50万元级豪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省发改委公布消息显示,1月2日,2025年安徽省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在合肥举行。2025年第一批开工动员项目622个,同比增加162个,总投资405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9.8亿元。在安徽省开工的622个项目中,新兴产业达到344个,占比高达55.3%。这些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先
1月2日,工信部发布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公示名单,235个智能工厂入选。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池产品全流程数智化管控智能工厂、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端到端质量追溯智能工厂、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电池级碳酸锂绿色节能智能工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4年全球生产与交付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生产约45.9万辆电动车,交付超过49.5万辆电动车;装机了11.0GWh储能产品。电动车交付量和储能产品装机量都创新纪录。2024年全年,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计生产电动车约177.3万辆,交付约178.9万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关于“两新”工作。去年以来,“两新”工作对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居民消费、加快绿色转型的综合效应持续显现。比如,
据工信部网站1月2日消息,为适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起草了《关于2026—202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要求(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5年2月5日前反馈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建设经验。资料显示,西咸新区规划建设了氢合湾、双碳光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聚集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含盖氢能、储能、电池等领域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持续提升绿色智能制造水平,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张家口)建设经验。资料显示,在新能源产业上,引进华能、大唐、华电等电源开发企业130余家,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700万千瓦,占全域电力总装机的87%,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在大数据产业上,立足全国
2014年,第一批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2025年,进入创业的第二个十年。这一群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开始求变,于AI。01.拥抱AI李想说,只盯初级自动驾驶成为不了万亿市值企业,但AI可以。2030年,李想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所以理想同学独立上线了。从座舱智能助理,变成人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2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推动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融合发展,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气电与新能源联营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旧电子设备、废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