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吸收”相关结果125
      远光碳资产管理平台V1.0获评2021年度优秀软件产品

      来源:远光软件2022-01-14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全社会各行业明确了节能减碳任务,从宏观角度看,控制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成为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的两条关键路径,碳交易市场和绿色金融服务成为支撑各行业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从微观角度看

      双碳政策下 企业的为与不为

      来源:辰于公司2022-01-07

      (2)生态碳汇等“碳吸收”工程同步推进碳吸收路径主要包括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和研发碳捕捉技术,目前主要以前者为主要落脚点。

      碳交易将如何影响新能源融资?

      来源:能源杂志2021-12-09

      我国碳减排的路径主要有: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碳捕捉、碳吸收,受政策影响的下游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储能、节能改造等行业。

      来源:三峡集团2021-12-07

      “碳中和”则指在一定时间内经减排后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剩余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碳吸收等形式予以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碳达峰”和“碳中和”两者密切相关。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1-30

      东珠生态:林业碳汇是目前最经济的"碳吸收"手段,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大概在10-50美元/吨,其余途径成本均高于100美元/吨。此外,森林等植物群落"碳吸收"效果佳,林业碳汇单位产出较高。...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测算,2010年至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

      何谓减碳又如何减碳?

      来源:无知一熊2021-11-18

      提高绿化率,提高光合速率,加强二氧化碳吸收与转化。6)开发推广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至于生物质燃料燃烧,因生物质的碳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燃烧生物质产生的二氧化碳回到大气,只是二氧化碳在大气内外完成一个循环;假如生物质燃烧利用的能量利用效率高至生物质燃烧利用机组

      碳减排支持工具来了!为何聚焦三大领域?

      来源:中证鹏元评级2021-11-11

      碳吸收端,一方面要发展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森林、草原等碳汇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我国碳中和实现路径初步设计”,我国的双碳目标实现需要从碳排放端和碳吸收端共同发力。在碳排放端,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我国各行业碳排放数据,电力和热力生产、工业是我国碳排放两大户。

      厘清定义:“双碳”的基本概念与产生背景

      来源:中大咨询能源Plus2021-11-05

      碳中和的目标就是在确定的年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平衡。...其中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人类活动吸收的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通过碳汇技术进行碳捕集等。

      实现中国“双碳”目标 水利行业可以做什么

      来源: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1-11-04

      碳中和是指通过减源、控碳和增汇等技术,使得碳排放和碳吸收之间达到平衡,实现近零排放。实现碳中和是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暖的根本性途径。但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窗口正在变得越来越窄。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2021-11-01

      随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其目的就是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碳达峰要求碳排放总量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碳中和则要求碳排放和碳吸收总量基本互相抵消

      泓济关注丨碳达峰碳中和重磅文件出台 环保企业的机遇有哪些

      来源:泓济环保2021-10-28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生态碳汇在传统碳汇的基础上,增加了草原、湿地、海洋等多个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作用。...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被称为“蓝碳”。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组成了“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6 环保新材料研发“推动气凝胶等新型材料研发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22

      这样说有点简单,一定要通过二氧化碳绝对量减少,使减排后的剩余排放量与人类活动增加的碳汇、碳吸收利用量相对平衡。”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10-21

      这样说有点简单,一定要通过二氧化碳绝对量减少,使减排后的剩余排放量与人类活动增加的碳汇、碳吸收利用量相对平衡。”

      来源:清泉能源SpringEnergy2021-10-21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氧化碳吸收技术。要实现净零排放,仅减少排放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也就是增加碳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20

      这样说有点简单,一定要通过二氧化碳绝对量减少,使减排后的剩余排放量与人类活动增加的碳汇、碳吸收利用量相对平衡。”

      碳汇:用生态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浓度

      来源:央视网2021-10-13

      ,从而增加海洋生态系统的碳贮存和碳吸收能力。...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生态碳汇在传统碳汇的基础上,增加了草原、湿地、海洋等多个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6

      climeworks公司的创始人之一janwurzbacher透露:“未来三年内,公司将继续扩大ccs项目规模,将二氧化碳吸收产能扩大到当前的10倍以上。”...另一从事空气捕捉二氧化碳的公司carbonengineering也宣布,将在2025年完成100万吨二氧化碳吸收产能,该项目预计将在美国西南部地区付诸实施。

      来源:《当代金融家》2021-09-18

      对于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和投资产生的碳沉降机制,将一部分二氧化碳吸收回来,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可创新的工作。此外,还需要确定森林碳汇参数,明确不同的森林能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来源:国际能源参考2021-09-18

      climeworks公司的创始人之一jan wurzbacher透露:“未来三年内,公司将继续扩大ccs项目规模,将二氧化碳吸收产能扩大到当前的10倍以上。”...另一从事空气直接捕捉二氧化碳的公司carbon engineering也宣布,将在2025年完成100万吨二氧化碳吸收产能,该项目预计将在美国西南部地区付诸实施。

      武汉长江新区谌家矶再生水厂最新进展来了!

      来源:长江新城汇2021-09-17

      主基坑雏形初现项目实行两班制,建设者奋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两班制,建设者奋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谌家矶再生水厂效果图长江新区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地下建再生水厂,地面腾出建设城市公园,此举将增加城市生态绿地,提升碳吸收能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