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25
自本期起,针对智慧电力综合用能型、地热水源丰富型、大型能源设施辐射型、风光资源充裕型、传统化石资源便利型五类园区,结合其基本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能源系统特点,提出因地制宜的综合能源技术路线以及规划建议,以飨读者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11-04
工作简介综合能源技术中心是中能建专门成立的一个技术中心,也是所有设计院里头,可能唯一一家在省院担任主任单位一个技术中心,江苏院就是综合能源技术中心主任单位,另外还有三家,西南院,华北院,广东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12
随着节能技术、能效提升技术和综合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及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在城市加速落地,城市终端用能主体的能效水平快速提升,节能降本作用明显,城市节能降耗潜力进一步被激发,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和经济发展可持续在望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08-04
当前,我国已通过“973”、“863”研究计划,同时多项与综合能源技术相关的科技研发项目也已经启动。...目前,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主要包括三方面:产业上下游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用能用电客户。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环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能源技术发展、政府影响、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22
推进煤炭清洁灵活改造、新能源高效利用、需求侧响应、储能及综合能源技术等,促进各类能源协同发展;加速推进传统能源行业融合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数字技术加快向综合服务方向转型。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6-12
中能建规划设计集团综合能源技术中心/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钱康中能建规划设计集团综合能源技术中心/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钱康认为“新基建和综合能源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就是以新基建为支撑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6-11
中能建规划设计集团综合能源技术中心/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钱康在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二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与电力物联网建设发展大会”上发表的观点。...中能建规划设计集团综合能源技术中心/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钱康以下为发言实录:钱康: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一次机会,我把我们在综合能源整体方案,包括项目落地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与各位专家分享。
来源:交能网2020-04-14
前言:在各类综合能源技术中,能效技术是各国能源政策方针中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这一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一部分的能量损失,如何在消耗相同燃气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能量,提升能源效率,是供能领域一个重点探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高效冷凝锅炉技术应运而生。
来源:国网天津电科院2020-02-27
,围绕状态感知与评价技术、综合能源技术、能源数据与信息技术等三大研究方向,优化整合现有优势科研资源,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在设备层面,以电网设备感知能力提升和可靠运行为目标,开展状态感知与评价方面的技术研究;在能源层面,以多类型能源清洁和高效利用为目标,开展综合能源方面的技术研究;在信息层面,以数据价值充分利用和信息交互安全为目标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9-12-03
由于综合能源技术(冷热电联产、余热发电等)、储能技术(蓄电池、超级电容、冰蓄冷等)、分布式发电技术(风机、光伏、微型燃气轮机)等不断发展,电源侧逐渐呈现出能源清洁化、多元化的特点。
来源:鱼眼看电改2019-11-25
能源企业没有技术的杀手锏,任何公开的新能源技术和综合能源技术,大家都是一样可以获得。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技术的先进性是一方面,这种先进性必须在客户价值迭代中实现闭环,否则无人买单。
来源:交能网2019-10-22
(来源:微信公众号“交能网” id:jiaonengwang 作者:张佳琪)综合能源系列中我们已经讲过了德国、英国、丹麦和日本各国的综合能源技术与项目实施。今天这篇文章是关于综合能源涉及到的技术汇总。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9-08-13
比如,电力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是综合能源技术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不管是新能源技术、再生能源技术,都有它各自的特点。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一一加以解剖。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8-08
在8月8日分论坛一“源网荷储协同优化”专场中,武汉南瑞综合能源技术中心副总经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李爱魁作“储能电站级控制、运维技术”报告。
来源:中企网2019-07-08
,并应用智慧电网综合能源技术,对规划、运行、维护、交易等各方面用能实现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以2017年北辰开发区管委会开发的光伏地源热泵为例,运行两年共节约用电220万千万时,节省 150万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07-05
他要求,专委会要紧密跟踪“大云物移智链”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能源技术等新技术,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研究,探索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常态交流沟通机制,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应充分发挥经研体系整体活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9-04-02
创新需求侧综合能源技术需求侧能源互联网建设需要依托泛在感知技术,动态监测用户用能行为、设备状态、用能信息等多项参数,基于统一信息模型实现多样化系统和设备的互联互通,利用多能源互补耦合、灵活资源聚合调节等核心算法
来源:能源发展与政策2019-03-14
该项目采用协鑫“六位一体”微能源网技术实现综合供能,屋顶光伏可提供350kw的电能,项目配套100kw储能、天然气内燃机、风光互补、电动汽车、微电网、led等多项综合能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