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荒漠生态系统”相关结果157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07

      黄河青海流域作为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东部干旱山区等生态功能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和交错的典型区域,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青海自身发展

      来源:新华网2022-07-04

      深入研究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实现路径。积极参与国家碳市场制度建设,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林草碳汇项目开发建设,指导开展林草碳汇项目开发交易和碳中和行动。...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不断加大林草碳汇工作力度,与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牵头编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2021—2030年)》,组织编制《“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方案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6-28

      结合国家新能源基地战略布局,科学合理规划我区新能源产业布局,基于边境沿线、戈壁荒漠、沙漠治理、矿区修复等高水平打造新能源基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布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东部地区以分布式新能源为主,适当发展集中式新能源

      来源:新华网2022-05-30

      青藏联网工程穿越高寒荒漠、高原草甸等不同生态系统,沿线分布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5-19

      针对受损、退化、功能下降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河流、湖泊、沙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开展防沙治沙、石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河道保护治理、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绿化、人工商品林建设等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5-05

      科学提高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和木竹替代,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推广使用木结构和木竹建材。...到2035年,广西基本形成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林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能力显著增强,森林草原生态功能、林业产业发展质量居全国前列。

      典型案例丨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铁矿等开采违法违规问题突出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4-06

      2022年3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自治区发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矿山开采长期无序发展,大面积露天开采生态破坏严重,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问题突出,近3万亩荒漠草原被违法侵占,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3-15

      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1%,森林蓄积量达21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6%,城市(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平方米,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城镇等生态空间的结构和功能有效优化提升,人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3-02

      针对受损、退化、功能下降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河流、湖泊、沙漠、冻土等自然生态系统,开展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河道保护治理、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绿化、人工商品林建设等。

      辽宁省“十四五”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2-28

      生态系统多样。辽宁省山地、平原相间分布,大体呈现陆地向海洋过渡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生态系统涵盖森林、水域、草地、湿地、海洋、荒漠等多种类型,服务功能相对完善。...在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规划》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要素,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辽宁省“十四五”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2-01-17

      自然生态系统涵盖森林、水域、草地、湿地、海洋、荒漠等多种类型,服务功能相对完善。...辽宁省“十四五”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第一章 发展背景第一节 发展基础一、自然资源本底生态系统多样。辽宁省山地、平原相间分布,大体呈现陆地向海洋过渡的自然地理条件。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1-14

      规划要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林草碳汇计量监测 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多元化交易模式。...加强林草碳汇计量加强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机构能力建设 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 提升现代技术手段的计量监测队伍和技术支撑能力 促进林草碳汇计量监测科学发展加强计量监测重大基础理论 、关键技术研究 深化遥感技术在森林 、草原、湿地和荒漠植被碳储量定量估测中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12-20

      其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主要着眼于青藏高原草原、森林、湿地、荒漠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规划区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及野生动植物保护设施建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18

      到2035年,形成统一有序的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5%,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2.14%,各类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极小种群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复原力。(七)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1-12

      尽管相比于森林和草地等生态系统,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固碳能力相对较弱,但在我国西北干旱区以荒漠为主要生态系统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准确给出碳汇规模估算,那么尚未纳入新疆碳排放清单中的荒漠区碳汇将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11-11

      针对受损、退化、功能下降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河流、湖...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受损退化问题突出、历史欠账较多,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量大面广,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来源:新华社2021-10-29

      内蒙古能源局副局长张斌表示,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不仅是光伏产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探索,更是一项集光电草木为一体的太阳能复合生态工程,有利于探索实践清洁能源减碳和生态系统固碳的“双向碳中和”模式。...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愿景下,我国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发展目标。

      来源:新华社2021-10-26

      内蒙古能源局副局长张斌表示,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不仅是光伏产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探索,更是一项集光电草木为一体的太阳能复合生态工程,有利于探索实践清洁能源减碳和生态系统固碳的“双向碳中和”模式。...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愿景下,我国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发展目标。

      内蒙古蒙西基地库布其2GW光伏治沙项目开工

      来源:北极星2021-10-18

      荒漠化造成生态系统失衡,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光伏+治沙”生态综合治理为规模化沙漠治理和生态修复创造了新的模式,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率先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五位一体循环产业发展模式,统筹对荒漠的资源化利用与生态功能改善,实现对荒漠的“一地多用”立体生态修复,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来源:新华社2021-10-12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