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货币政策”相关结果1216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3-08-04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罗天舒,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出席发布会,就落实宏观政策工作进展成效和下一步着力点、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税费优惠政策进展成效和落实举措

      来源:中国网2023-08-04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月度研报 | 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3年7月)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8-01

      iea指出,世界石油需求正面临来自经济环境的严峻压力,持续的宏观经济不利因素,已令制造业不景气程度显著加深,尤其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幅收紧货币政策

      来源:新华社2023-07-24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来源:云南省发改委2023-07-21

      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基本适配。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6-15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中央银行对大宗能源贸易指导调控的难度将会加大,货币政策的指向性可能会被削弱;我国的大宗能源贸易受他国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竞争影响会变大,来自操纵的汇率冲击的风险会升高。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06-14

      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五)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3-06-13

      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五)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13

      不仅要关注日内电源出力、燃料储备、电力市场等风险要素,也要注意能源产运储销、气象预测、经济环保政策等月度动态对电力供需的传导,还要重视更长周期内企业经营状况、金融货币政策、突发公共事件等对电力各环节的渗透影响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06-01

      积极争取在货币政策、业务监管上对广州的政策传导和资源倾斜,及时了解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特别是需要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按照“一事一议”方式,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06-01

      积极争取在货币政策、业务监管上对广州的政策传导和资源倾斜,及时了解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特别是需要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按照“一事一议”方式,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6-01

      积极争取在货币政策、业务监管上对广州的政策传导和资源倾斜,及时了解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特别是需要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按照“一事一议”方式,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5-18

      美联储持续密集大力度收缩货币政策可能引起新的金融风险,市场对美国及欧洲陷入经济衰退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国际油价快速下跌。业内分析认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来源:新华社2023-04-28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来源:山西省商务厅2023-04-07

      较长一段时期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才是包括油价走向在内的主导因素。仅因为美国硅谷银行倒闭而判断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还为时过早。下一轮调价窗口为3月31日24时,预计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概率较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27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雪春和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则分别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应的货币政策和2023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们均对未来经济形势预期乐观。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03-27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雪春分析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阐释相应的货币政策的内容及作用;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影响,对我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和金融政策进行展望。

      2023年全球能源市场风险研判及对策建议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3-23

      货币政策收紧对全球经济的滞后损伤将进一步显现,机构普遍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一、石油市场风险研判2023年,美联储加息引领的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对经济的滞后损伤将进一步显现,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宏观背景下,石油消费增速面临挑战。

      来源:新华网2023-03-06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分别增长11.8%和9.6%。二是减负纾困力度明显加大。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3-03-03

      专家视角乔永远从宏观经济角度谈产业发展,他表示,中央经济工作指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一方面表明“大水漫灌”可能性很低,另一方面意味着“结构性”而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是刺激手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