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资源环境约束”相关结果1622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5-30

      推动完善用能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市场化机制设置,强化机制间衔接协调,通过市场化配置手段使资源环境要素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和外部性,在全社会树立能源资源环境有价理念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5-30

      节能降碳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四、夯实工作基础,加强支撑保障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节能降碳规制标准体系,但能源和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仍较薄弱,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有待健全,各类激励约束政策和市场化机制需进一步强化。

      来源:宁夏工信厅2024-05-21

      突出“两高”项目处置,退出落后产能42.6万吨,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4-07

      (十二)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细化落实举措研究以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为重点,跟踪梳理国内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建设新进展,分析我国资源环境要素配置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进一步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建设

      2024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mark>资源</mark>节约和<mark>环境</mark>保护司课题委托研究征集公告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4-03

      (十二)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细化落实举措研究以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为重点,跟踪梳理国内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建设新进展,分析我国资源环境要素配置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进一步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建设

      来源:国家生态环境部2024-03-27

      基于环境输入响应关系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向下分解得到不同空间尺度差异化管控措施,开展资源环境要素多源管控对策措施的环境效应、经济成本和社会影响的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公平性、效率性以及经济性等因素,筛选提出各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措施组合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4-03-26

      一、调整原则(一)坚持底线约束。坚持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的底线,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硬约束。(二)强化空间管控。

      来源: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4-03-04

      坚持以水定城,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合理控制全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4-03-01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趋频发,城市“热岛效应”更加凸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病虫害致灾危险性增大,自然灾害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生态系统演替加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面临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2-28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甘肃脆弱的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认识不深刻,有时不惜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有的抓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主动性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的对突出问题能拖则拖,导致愈演愈烈,甚至出现突破底线乱作为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2-28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理解不深刻,对资源环境约束认识不清醒,存在“小进即满”思想。一些干部对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靠后的现实视若无睹,有的干部作风不严不实,执行政策变形走样。

      来源:人民日报2024-02-28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大批国内企业也在积极使用绿电,主动加快绿色转型,吸引重视绿色低碳要素的投资者、消费者。在江苏、广东等地区,外向型企业获得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的需求持续增加。...绿证的使用,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认定及核算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构建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低碳环境价值体系,营造更好的绿电消费氛围。核发绿证,本质上是将绿电的环境效益与能源效益分离,单独量化赋值。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2-27

      《意见》的出台既是破解新时代资源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又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三、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推动扩量提质增效《意见》还着重解决事关资源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聚焦三类重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逐一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来源:新华社2024-02-20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会议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来源:新华社2024-02-20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会议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01-10

      资金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要素成本逐年走高,设施安全、灾害隐患不容忽视。干线公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一体衔接需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智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01-10

      资金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要素成本逐年走高,设施安全、灾害隐患不容忽视。干线公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一体衔接需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智慧发展任重道远。

      来源:能源新媒2024-01-04

      因此,能源电力行业面对能源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紧密关系,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全面谋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从根本破解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康庄大道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12-1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一步,四川法院将抓好《实施意见》的落地落实,充分发挥环境司法职能作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生态系统固碳增汇,不断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2023-12-07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就是要尽快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