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锂电池负极”相关结果1606

      来源:高工储能2024-03-13

      ggii调研显示,锂电池负极成品价格同比下滑超40%,石墨化代加工价格同比下滑超60%;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成交价跌破成本线;储能方形锂电池价格在一年内已经“腰斩”。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07

      这些电池将采用方形设计,使用硅碳纳米复合材料,即镍含量超过91%的高镍正极和含有超过10%硅的负极。...电池中国注意到,近年来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恩捷股份、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厂商纷纷到匈牙利建厂,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元,显示出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强大的技术和产品输出实力。

      电芯限价0.45元/Wh!中国石油5MWh液冷储能系统电气分部件项目招标

      来源: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2024-03-05

      电池采用不低于314ah的磷酸铁锂电池,以安全可靠地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基本单元,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壳体和端子等组成。项目采购预算9660万元(含税)。...,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壳体和端子等组成。

      来源:高工储能2024-02-27

      因此,补充活性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补充活性锂的途径主要分为负极补锂和正极极补锂两大类。...他解释道,通常情况下,循环次数是以核定温度25±2度的条件测试,但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单体电池的温度差异过大会造成内阻、容量等不一致进一步增大,导致单体电池加速分化,缩短电池系统的循环寿命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2-20

      据电池中国了解,奔驰计划将于2024 年底推出采用负极硅基锂电池的eqg车型。...硅基负极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近期,众多头部企业密集申请相关专利。

      来源:潍坊市人民政府2024-02-05

      集中突破工业母机、磁技术、绿色能源、新型储能等基础条件好、市场前景大的产业,加快建设中航融和锂电池制造及新能源、磁悬浮产业园二期、鲁清石化锂电池负极新材料、高新全钒液流电池、寒亭电化学储能等项目,积极谋划推进一批新能源汽车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1-29

      该款电池基于尼古拉科技产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正、负极材料,结合负极表面纳米改性、低温电解液配方和电解液原位固化等先进技术,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60-180wh/kg,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来源:三门峡市人民政府2024-01-11

      宝鑫电子年产4.5—105微米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电解铜箔4万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产品实现批量生产,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打破了日韩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烽坤新材料从事石墨制品、电池负极材料半成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企业,年产3万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主要原辅材料为石墨粒、石墨粉、针状焦、低灰低硫焦、液体沥青,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航空航天、手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因涂布机导致电池质量问题,长虹起诉供应商索赔近1.7亿元!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2-20

      据悉,关于长虹能源锂电池业绩问题,早在半年报中就有所体现。...公告显示,2021年4月9日,四川长虹杰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双方签订了《国内物资采购合同》,约定以1937万元和3794万元分别采购符合正负极双层挤压涂布机技术规格书的正极涂布机2台、负极涂布机

      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12-19

      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聚焦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等)、高功率等离子电池材料、能源转换材料、氢储能等储能电池先进材料研发与成果转化。...支持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围绕先进储能系统检测、电池管理系统、固态锂电池等开展前瞻技术研发及应用。编制东莞市新型储能创新技术路线图。推动新型储能纳入市重大科技项目支持范围。

      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2023-12-19

      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聚焦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等)、高功率等离子电池材料、能源转换材料、氢储能等储能电池先进材料研发与成果转化。...支持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围绕先进储能系统检测、电池管理系统、固态锂电池等开展前瞻技术研发及应用。编制东莞市新型储能创新技术路线图。推动新型储能纳入市重大科技项目支持范围。

      来源:东莞发改局2023-12-12

      (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电机、电控、整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汽车电子(车用半导体、智能零部件、传感器)、充换电(充电桩、换电站、充电网络建设等

      来源:电池cbu2023-12-06

      今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性能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适用于超高容量的各类锂电池,有望极大地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目前硅碳负极的商业化容量在450mah/g 以下,首效高,但体积膨胀较大,循环性能也相对较差;硅氧负极采用氧化亚硅和石墨材料混合,其循环性能得到较大提升。硅氧负极首效低,成本高,制备过程并不唯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2-04

      传统锂电池负极通常采用石墨类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低成本优势,但同时存在比容量低、扩散速度较慢的缺点。...基于此,深圳先进院研发出一种新型铝基复合负极材料,通过与商用锂电池正极材料匹配,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研发相应电解液体系,成功开发出新型铝基-磷酸铁锂电芯、铝基-锰酸锂电芯、铝基-钴酸锂电芯和铝基-三元电芯等超宽温域电池产品

      来源:电池中国2023-11-23

      业内人士指出,补锂也叫“预锂化”“预嵌锂”,是在锂电池工作之前向电池内部增加锂来补充锂离子,以抵消不可逆的锂损耗,从而提高电池的总容量和能量密度。通常来讲,补锂技术包括正极补锂和负极补锂。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3-11-15

      今年8月,贝特瑞与澳大利亚evolution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天然鳞片石墨资源项目开发、生产、销售和向全球市场供应优质下游负极产品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据电池中国了解,当实现规模化应用后,由于减少了铜箔的使用量,复合铜箔在锂电池降本方面未来成效可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4

      高比能锂电池对电池的关键材料进行改性以及迭代,采用90ni单晶ncm复配,采用自研的非负极稳定ci电解液。...在电化学方面,小软包和锂电池的应用都实现了稳定的循环。第三款是自研低电解液技术,弱导锂减少体积膨胀,通过不同层级的观察手段,对于循环后的锂负极表面进行表征。

      赵婕:发展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的动力电池迫于眉睫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3

      以下为北极星储能网整理的演讲重点:赵婕博士就当前锂电池面临的安全稳定问题提出了新的应用研究,采用锂合金石墨烯箔加工有效实现了循环的稳定性。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采用锂合金石墨烯箔在硫电池中。...纳离子电池通常是采用碳极负极,比能量低,市面上的纳离子能量密度在100瓦时每公斤的数值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离子电池的比容量,会更倾向于发展合金负极或者是纳金属负极。三、尝试制备一系列锂合金、纳合金。

      工信部装备中心发布《2023储能装备产业发展报告》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0

      在重点介绍电化学储能装备相关情况时张彦莉指出,电化学储能装备的载体是储能电池,技术路线上分为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主要有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原材料构成。...自1991年索尼商业化应用以来,中国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了接近4倍,循环寿命增加了10倍以上;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初步形成;钠离子电池等储能技术也已进入了工程化示范应用阶段。

      来源:EnergyKnowledge2023-10-26

      nrel和ace希望共同证明从lfp负极经济有效回收材料(如石墨)的方法。“通过现在关注石墨,我们希望加强能源材料供应链,避免未来短缺,”colclasure说。...新协作平衡锂电回收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译者说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锂电池的可持续回收至关重要。lfp电池寿命短且利润低,难以商业化回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