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放射性废物”相关结果696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8-11-13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官员宋功保先生说,截至目前,这些核电站的运行状况良好:“中国核电站的运行特征主要参数好于世界均值;核电机组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逐年下降,放射性气体和液体废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可限值。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8-10-07

      澳大利亚唯一的研究用核反应堆正在计划建立一个新的放射性废物场址,并谴责拖延建造联邦核废料场的活动。...该场址的管理者,澳大利亚核科学与技术组织(ansto)称,澳大利亚需要一个用来贮存乏燃料和多余放射性材料的长期废料贮存库。

      来源:新华网2008-10-06

      中国在核技术、核安全、放射性废物、核保安、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争取到机构的大量援助。...核电是一种清洁、安全和经济的能源,但核电的利用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由于核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进行应用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首先解决核电站的安全建设问题,同时还要妥善应对核燃料可靠供应、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和公众接受等复杂问题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9-09

      苏格兰政府的一位发言人声称:由于同样应付气候变化,且避免放射性废物和极大的拆除处理费用,利用可再生绿色资源也能满足未来电力需求。但核电商不认同这一观点。

      来源:环境保护部网站、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03-27

      要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执法到位;加强核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核设施运行安全;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动放射性污染治理;加强放射源安全监督管理,完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建设;加快机构和人才队伍培养

      2006-07-18

      “绿色和平”在其网站上声称:“通过建立大量核能电厂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需要花费上万亿美元,制造好几万吨含大量沼气的放射性废物,促进核武器材料在未来的增长,甚至导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chernobyl-scale

      2006-07-14

      “绿色和平”在其网站上声称:“通过建立大量核能电厂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需要花费上万亿美元,制造好几万吨含大量沼气的放射性废物,促进核武器材料在未来的增长,甚至导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chernobyl-scale

      2006-05-24

      她指出,一座核电站从开始兴建到投入使用约需要15年的时间,这期间处理放射性废物的费用将耗资巨大。

      2006-04-26

      法国阿尔珐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开发的新一代核反应堆————欧洲压水堆(epr),其安全性能大大提高,是现有核电机组的10倍;经济则比现有反应堆高10%左右;同时放射性废物产生量更低,更加清洁。

      2006-01-21

      该研究报告表明铀资源比早先在凡利文和史密斯研究报告中预测要多几百倍,并认为放射性废物的深地质构造层处置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核技术正以飞快的步伐发展,已开发的新反应堆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铀,能提高铀的利用率近50倍,能大量地减少核废物的量。

      2005-07-15

      随着核电工业的发展,放射性废料增多。1991年,法国根据法令组建了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局,完全独立于废物生产单位,负责对法国的放射性废物进行长期管理。  

      2004-08-12

      西北和华南有核废物处置场   这位核安全专家说,我国在西北和华南各建了一座“中低活度放射性废物”处置场。   从研究员说,相对于产生的能量,核废料是非常少的。

      2004-08-06

      据了解,核电站由于核电设施建设地点人口稠密;而民用辐射源的量多且面广,若保管不当极易丢失,且电磁辐射源增加迅速,所以确保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和退役核设施及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的压力很大,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任务繁重

      2004-03-29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编制出《全国危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十五”期间,我国将投入150亿元建立31险废物处理中心,300个医疗废物处置场和31个放射性废物库,达到医疗废物处置1641吨每日、危险废物

      2002-11-04

      另据介绍,为了加强对辐射环境的管理,广东省政府投资480多万元新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工程首期建设储存容量为600立方米,于1999年底竣工,2001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并批准运行,全省科研教学、医疗卫生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2007-12-03

      《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启动有关研究工作,争取在2010年前开始实施,2020年前建成高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地下实验室,完成高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场规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