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长株潭”相关结果776

      来源:湖南省电力公司2007-12-25

        12月14日,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2006-12-06

      不过,相信不管谁将率先成为涉足湖南核电的“第一人”,对于湖南的电力发展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对于长株潭的电能储备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6-11-14

      因此,积极建设核电是湖南电力发展的战略选择,建好落点在长株潭电网附近的大唐华银核电厂,不但有利于解决湖南电力结构及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而且使长株潭电力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东部受端系统电力电量占全省40%左右的长株潭地区,发电装机容量仅占全省的16.5%,大量电能需要从外区引入。      

      2006-03-14

      三是布局不合理,长株潭负荷中心区域占全省用电的40%,电源只占总量的1/4左右,大部分电源分布在湖南的西北地区。他提出,要破解三大瓶颈,全面提速湖南经济,必须要上核电项目。

      2006-03-08

      另外,湖南电力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布局也不合理的局面——水电比重偏大,季节性缺电严重,电网调峰能力严重不足;长株潭负荷中心区域占全省用电的40%,电源只占总量的1/4左右,大部分电源分布在湘西北地区。

      2005-11-04

      长株潭负荷中心区占全省用电40%,电源只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大部分电源分布于西北地区。   

      2005-03-08

      前晚10时,承担西电东送重任的岗云线(常德岗市-株洲云田)提前恢复送电,至此,湖南西部水电才基本上可通过该线路输送至长株潭等东部区域。

      2005-03-08

      长株潭负荷中心区占全省用电的40%,电源只占全省总量的1/4,大部分电源分布在湘西北地区。   电力紧张问题的背后是能源的缺乏。湖南无油少煤,水电开发程度高。

      2003-08-14

      长株潭作为用电负荷密集地区,必须尽快建设大电源,以应对日益增大的电力需求。   尤其应当看到,我省今后的电力建设,水电开发已作为不大,发展火电也只能适度规模。   

      来源:和讯网2007-12-10

      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也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成渝之后的又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盘面和消息面看,两大市场热点异常突出,一个就是受到发改委称明年将适当上调城市水价的影响,水务板块整体大幅上攻,首创股份(行情,股吧)、南海发展等封杀涨停,另一个就是中部两大城市圈武汉长株潭获批试验区

      来源:湖南省电力公司2007-11-30

      来自湘潭的行风监督员彭国毅说,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湘潭经济飞速发展,电力部门的服务十分到位,做到了政府规划到哪里,电力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湘潭所有的公用服务行业中是做得最好、最到位的。

      来源:三湘都市报2007-09-19

      9月20日,湖南电网的重点工程———长沙东变电站500千伏系统正式启动送电后,将在满足长株潭地区电力负荷高速发展需要的同时,增强长沙市区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长株潭地区今后都将改变缺电的历史。”彭所长说,长沙市今年夏天最高用电负荷达到260万千瓦,而长沙东变电站建成后,将可以缓解400千伏电网的受电压力。  

      来源:红网2007-09-03

      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电网建设   新建长沙东、长沙西、湘潭、株州南4座500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为550万千伏安,线路170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2座,扩建3座,变电容量为507万千伏安,线路1776

      来源:三湘都市报2007-08-29

      省电力公司表示,长沙电厂建成后其强大的发电能力将成为长株潭电网的支撑电源。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8-27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缓解分公司与其他在湘火电企业为抢煤而鹬蚌相争的局面,而且能充分利用坑口优势实现煤电双赢,对于增强长株潭负荷中心区、湘南地区受端电网电源支撑,形成煤、电、建材产业循环经济链,带动当地的经济

      2007-02-02

      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该电站位于望城县桥驿镇境内,紧邻湖南电网负荷中心长株潭地区,电站距离长沙市区仅25公里,距离湘潭、株洲也不足60公里。...该电站建成后,满负荷运行可以补充供应长株潭电力5小时。同时,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启停灵活及削峰、填谷的双重作用,是全省电网系统应对紧急事故最好的“备用电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