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土壤普查”相关结果86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8-11

      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usda-scs)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土壤普查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土壤工作数据库、土壤解释数据库、土壤地理数据库的州级及国家级地理数据库系统,可用于土壤信息制图,

      来源:仪器信息网2016-08-05

      大量的基础数据不能光靠省、市级别的机构提供,最有效、最直接的数据还是来自于基层,这在土壤普查和监控来说尤其必要。...天瑞仪器:从此要求可以看出,此次出台的土十条政策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大量的基础数据不能光靠省、市级别的机构提供,最有效、最直接的数据还是来自于基层,这在土壤普查和监控来说尤其必要。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2016-07-13

      通过考察采集了大量土样、植物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著有我国西沙群岛土壤的鸟粪磷矿等,对那里的富磷高钙的土壤首次命名为磷质石灰土。后被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教科书广泛采用。

      来源:农资导报2016-06-29

      另外,全国土壤微量元素缺乏面积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面积仍然较大,尤其是有效锌的缺乏面积比例由90年代的51.5%上升到2002年的65.8%,有效铁的缺乏面积由90年代的5%上升到2002年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6-29

      即先在当地地图上划定一定尺寸的网格,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确定土壤普查点位,进而完成野外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和土壤样品库入库,样品预处理,理化性质分析等工作,最后完成数据录入,以及土壤污染调查报告编制。

      来源:光大证券2016-06-07

      土十条重点关注内容:调查评估:2005-2013的全国土壤普查对污染点的了解并不精确,土十条公布后,调查评估的深度会加大,覆盖面会更广。法律法规:立法进程会加快,相应行业标准、技术导则也会陆续出台。...环保企业分析土壤监测、评估领域:聚光科技,已有能力生产土壤监测仪器设备;天瑞仪器,可生产土壤快检设备;华测检测,开展土壤重金属第三方检测业务。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3-17

      同时,通过土壤普查实事求是核定基本农田耕地面积,明确耕地质量与分布,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应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摸清每一片土壤的污染状况。建立全国土壤污染数字化档案,统一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和保护,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地采用不同利用方式,边利用边修复。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11

      环保部对水、大气、土壤的管理会更细,管理也更专业。应立即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那么,我国现行土壤安全状况如何?有没有全面的调查?周健民委员摇摇头,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进行土壤普查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3-08

      因此,周建民呼吁国家组织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建立能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土壤普查组织体系,对土壤的实际情况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延伸阅读:污染土壤治理期待风向标亚健康如何治?

      来源:中安在线2016-03-04

      土壤一旦被污染,菜篮子米袋子都将受到威胁。 应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摸清每一片土壤的污染状况。...同时,通过土壤普查实事求是核定基本农田耕地面积,明确耕地质量与分布,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02-22

      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盐碱地面积约为5.25亿亩,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约2亿亩,可以集中连片治理的有5个区域。中科院曾经在两个区域(黄河下游与环渤海滨海盐渍土区域)进行长期系统治理研究。...3.5米以下,因此土壤无法彻底脱盐,特别是春季返盐期对小麦危害严重。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6-02-16

      而据全国首次土壤普查显示,我国有近20%的耕地存在镉、砷、汞、铅、镍、铜等重金属超标。...土壤是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宿营地,90%的污染物最终都滞留在土壤内。土壤环境的恶化会导致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转移至植物和动物,而最终进入人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危害。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6-01-04

      有文章比较了广东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取得的24671份土壤样品的ph值和三十年后的数值,发现整体上ph从平均的5.70下降到5.44,也就是土壤中的酸度增加了1.82倍。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11-09

      土壤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粮食安全,连整个生态环境都跟土壤密切相关,建议尽快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常委周健民直言,土壤普查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10-21

      这只是开始盐碱地是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田土壤类型,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在不包括滨海滩涂的前提下,我国盐渍土面积约为5.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土资源达到2亿亩,近期具有农业改良利用潜力的约占

      来源:光明日报2015-07-16

      土壤污染治理需要多管齐下针对土壤本底情况仍不清楚的现状,周建民提出要尽快摸清家底,建立土壤数字档案。每隔一个时期,比如20或30年,就要进行一次土壤普查,建立可靠的数字档案。

      来源:慧聪水工业网2015-03-06

      土壤污染最大的问题是家底不清,同时多部门管理造成职责交叉、界限不清,建议尽快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前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说,土壤直接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国际土壤年,就是希望唤起全世界对土壤保护的关注。土壤保护是周健民今年两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3-03

      土壤污染最大的问题是家底不清,同时多部门管理造成职责交叉、界限不清,建议尽快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同时,土壤污染防治涉及多部门,如国土资源、农业、环保、工业等,存在部门职责交叉、界限不清的问题。10年前我就建议国家进行土壤普查,但由于工程浩大,至今未开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1-12

      目前,全省耕层厚度为19.7厘米,与1982年的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28.8厘米相比减少了9.1厘米。同时,全省土壤养分变化大,比例失衡,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迅速。...土壤专家欣喜地发现,土壤中黑土层厚达80厘米,检测发现,有机质含量高达5%~7%,是黄土地的数倍。

      来源:新华网2014-11-07

      据全国首次土壤普查显示,中国有近20%的耕地存在镉、砷、汞、铅、镍、铜等重金属超标,这些重金属可通过农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及人类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主要环境危害之一,并可能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类食物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