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报道正文

湖南长株潭探索污染耕地治理有效路径

2014-05-05 09:17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周勉 史卫燕关键词: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超标率为19.4%。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近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成为我国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试点区域,此次试点也将为我国即将展开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提供经验。

 

记者从湖南省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修复治理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受污染耕地已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由于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在资金、技术、环境数据支撑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仍需攻坚克难。

试点初步方案出炉三种耕地分类治理

近日,财政部、农业部表示,将在今年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工作,并在湖南的长株潭地区率先启动试点。记者从湖南省农业厅了解到,按照“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收益不减”的基本思路,此次在长株潭地区的试点耕地面积为170万亩,计划3-5年实施,并得到中央及湖南省的支持。财政部今年拨付11.5亿元,湖南省财政也将投入资金。根据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此次湖南进行试点的耕地共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分类治理:第一种为达标生产区,将大米中镉含量0.2毫克/千克(单位下同)以上、0.4毫克/千克以下的生产耕地划入,共76万亩。此区域不改变种植习惯,继续生产水稻,治理思路是“在污染的土地上生产出合格的大米”。

据湖南省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管理站尹丽辉介绍,这76万亩耕地主要采用“VIP技术”治理。其中,V是“品种”等生物措施,I是“灌溉”等农业措施,P是指调整“PH酸碱度”,即通过生物、农业措施和环境改善来达到生产合格产品的目标。

第二种属于管控生产区,包括大米中镉含量0.2以上、0.4以下,农田中镉含量1.0以下的生产耕地,总共80万亩。

尹丽辉介绍,这部分农产品在管控下进行生产,实行“四专一封闭”管理模式:即专业品种、专区种植、专企收购、专厂储存、农产品封闭运行。生产的农产品将在丰收季节使用快速检测仪检测,不达标的产品将被全部收购,阻止其进入市场。

第三种为作物替代种植区,将大米中镉含量0.4以上,农田中镉含量1.0以上的生产耕地划入,总共14万亩。由于污染较严重,将采取改变种植结构,改种非直接食用、非口粮的棉花、蚕桑、麻类、花卉等农作物。相关部门将摸索政府介入种植的环节,保证农民收入,不影响农产品生产。

记者了解到,此次在长株潭地区的试点目标为:达标生产区的农产品不超标;探索管控生产区“四专一封闭”的模式;对替代种植区的节点进行探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耕地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