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08
,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区建筑领域碳达峰目标,根据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广西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2-03-02
建筑领域碳达峰方案与路径;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政策,连续发布《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碳情速报技术体系,实现分月、分省、分部门的二氧化碳快速核算和评估
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03-02
2021年,浙江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建筑工业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各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17
此外,还要采用先进模型预测bipv应用程度对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探索bipv在农村建筑的经济可行、技术可靠、较低成本模式,实现建筑用能清洁化。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2-14
《方案》要求,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推动重点地区、重点建筑逐步提高节能标准,大力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2-01-07
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
来源:发改委网站2021-11-04
同时,《方案》还把提高废钢回收利用水平,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鼓励建材企业使用固废原料,推动建材循环利用,推动能量梯级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举措作为支撑工业、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
来源:能源杂志2021-10-19
中国能建作为能源建筑央企,全产业链优势明显,技术创新、集成优势突出,要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引领能源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宋海良:中国能建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引领能源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9-23
由市城建局牵头编制建筑领域碳达峰评估专项报告,做好建筑领域核心指标测算、节能低碳示范项目信息...研究提出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及碳减排的目标和路径,以及促进发展绿色建筑、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绿色智慧建造及绿色建材规模化应用、研究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推动建筑物的绿色低碳运行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重大项目
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1-09-23
建立了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和交通、建筑领域碳达峰方案与路径,系统研判我国碳达峰时间、峰值及2021-2035年碳排放变化趋势,提出行业管控的重点任务、关键措施、重大技术和配套政策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9-20
由市城建局牵头编制建筑领域碳达峰评估专项报告,做好建筑领域核心指标测算、节能低碳示范项目信息填报等工作。(牵头单位:市城建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房管局、市发改委、市生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1-09-15
由此可见,建筑领域作为我国主要碳排放来源之一,是未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最应该关注的板块。...(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能源周刊”作者:仝晓波 吴起龙)建筑节能降碳着眼运行阶段应是最好策略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筑领域扮演什么角色?
来源:宁波市住建局2021-09-09
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我市确定2027年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目标,大量既有建筑屋顶资源闲置浪费,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碳减排压力依然很大,各地各部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8-23
4.云南省建筑领域碳排放数字化平台研究。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析云南省地域特征下建筑碳达峰的影响因素,开展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基准建筑模型研究,确定云南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的实现路径。2.云南省绿色城市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2021-08-20
分析云南省地域特征下建筑碳达峰的影响因素,开展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基准建筑模型研究,确定云南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的实现路径。2.云南省绿色城市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6-29
此外,公司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的重要成果,天津市首个实用化、规模化的零能耗建筑——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也在5月份建成并投入应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加快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国网天津电力超前规划建设清洁能源送出、接入配套工程,确保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好就送出,送出就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