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基建标准”相关结果576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07-29

      结合能源新基建建设,重点培育新业态发展。一是推进多站融合发展,重点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批示范站。二是推进阳光金融发展,助力分布式光伏发展。...三是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提高绿色产品供应,建设农业标准体系,完善本市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和过程质量控制规范,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强化农业废弃物回收,推进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2022-07-15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基建”需要,统筹各级网架协调配合,建立安全底线思维,提升城区供电可靠性,保障5g基站、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项目建设用电需求。实行加氢、加油(气)和充电桩一体规划。

      普宙科技发布多款旗舰新品,六大优势、两大亮点开启专业级无人机新局面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07-12

      整机防护达到ip54标准,拥有优秀的防风、防水、防雷、防震、防尘和耐腐蚀能力,可以-35℃至50℃环境下正常作业。...两款产品分别以“六大优势”和“两大亮点”为专业级无人机带来全新想象,强势赋能低空新基建。发布会上,普宙科技亦首度公布了其“1+n”企业发展战略,描绘“新低空”蓝图。

      舒印彪等: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再电气化研究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2022-07-07

      根据预测,仅“十四五”期间,“新基建”直接用电需求将达到6.5×1011~7×1011kw·h,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7.6%。我国产业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带来电...即在能源生产侧实现“清洁替代”,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在能源消费侧推进“电能替代”,建设高度电气化社会;通过数字化为能源电力赋能,实现高度感知、双向互动、灵活高效;以标准化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碳标准体系

      舒印彪等|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再电气化研究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2022-07-07

      根据预测,仅“十四五”期间,“新基建”直接用电需求将达到6.5×1011~7×1011kw·h,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7.6%。我国产业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带来电...即在能源生产侧实现“清洁替代”,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在能源消费侧推进“电能替代”,建设高度电气化社会;通过数字化为能源电力赋能,实现高度感知、双向互动、灵活高效;以标准化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碳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铁塔2022-06-27

      截至2021年底,中国铁塔拥有站址规模超过210万,约占全球通信铁塔总量的一半,总资产超3200亿元,净资产超过1800亿元,是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国家队、5g新基建的主力军,也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础设施运营商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6-21

      今后,建议加强“数字新基建”相关制度、机制的系统规划。加快建立并完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共享复用、商业模式全面推广与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2020年以来,能源电力企业在“数字新基建”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各项重点领域的“数字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6-21

      今后,建议加强“数字新基建”相关制度、机制的系统规划。加快建立并完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共享复用、商业模式全面推广与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2020年以来,能源电力企业在“数字新基建”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各项重点领域的“数字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只大雁能飞多远?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之智慧电力论坛

      来源:华为2022-06-17

      据悉,华为正在与国家电网公司一起,推进23项国网数字换流站系列标准制定。在输电线路巡检场景中,工作人员面临设备功耗大,数据回传及时难,近40%的铁塔区域,无线无网络信号覆盖,设备种类多等挑战。...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围绕三大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布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企业中台建设,为公司各单位各专业的数字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来源:水环境集团2022-06-16

      目前我国已建设下沉厂近200座,已有29个省份开展建设下沉式再生水厂,政策出台对于提升城市绿色新基建具有重要意义。...下沉式再生水厂并非简单地将污水处理厂放在地下,而是通过科技进步,按照水环境、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将污水处理到适用的标准进行高效资源化利用;彻底解决好地上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将释放出来的土地根据城市的规划和需求进行高效利用

      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06-06

      形成换电标准和运营保障体系,包括换电电池标准、储能电池标准、换电站标准、换电通信协议标准,在换电站安全监管、换电模式运营监管等方面形成标准化体系。(三)换电模式可持续化。...形成国内领先的换电技术方案和绿色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及生态圈,建立绿色循环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汽车能源供给新基建模式。二、重点任务(一)布局建设换电基础设施。

      山西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 促进煤炭行业绿色发展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2022-06-01

      现就该标准征求贵单位意见,请于2022年6月6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我局(无意见也需反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的“六新”即:“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新”为全省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落实“六新”要求,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

      加快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四川成都“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

      来源:成都市经信局2022-05-25

      创新建设红星110千伏新基建综合站,打造成为有特色、可推广的“一站多能”电力建设样板。...千伏输变电站项目(含28个续建项目),持续提升配电网安全承载力及运行灵活性;继续推进城市配电网改造,有序改造超过运行年限、设备老化的户外变电站,到2025年实现中心城区配网10千伏线路联络率100%、标准接线率

      风电下乡!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2-05-25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推进新能源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新基建...乡村建设要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

      山东青岛:大力推进公共机构屋顶光伏项目建设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来源:青岛发展改革委2022-05-19

      建筑领域,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十三五”期间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成绿色建筑面积5734万平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和一批工业、新基建等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全市能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加突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19

      建筑领域,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十三五”期间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成绿色建筑面积5734万平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和一批工业、新基建等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全市能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加突出。

      来源:湖南省发改委2022-05-18

      周海兵指出,作为“新基建”组成之一,充电桩建设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全省充电桩建设发展,构建“车桩相随、开放通用、标准统一、智能高效”的充电设施体系,切实保障电动汽车出行的充电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大连电瓷:2021年实现净利润1.57亿 同比增长47.81%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2-05-18

      绝缘子产品依照绝缘体材质划分标准,可分为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与复合绝缘子,三类材质的绝缘子各具特点,电力客户可依照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地理环境等因素采用不同材质的绝缘子产品;但由于绝缘子是电力输送的重要部件...基于“新基建”和“双碳”重点战略政策,国家加大了相关领域的投资力度,“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

      来源:中国环境2022-05-18

      国家重要会议也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新基建。在这方面有哪些“超前布局”空间?阳平坚:“适度超前”布局的关键是预判未来需求和标准,一定要结合国家有关战略规划以及地方未来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进行科学研判。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2-04-29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都具有公共性、通用性、基础性,需要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领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国家硬实力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记者:如何理解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