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物质论坛”相关结果526
      北京:“十四五”新建建筑不再新建独立燃气供热系统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2022-04-12

      2025年底前,完成丰台区生物质能源中心、平谷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技改升级工程(二期)建设。加快推动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朝阳区垃圾焚烧厂三期和延庆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出色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党的十九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城市运行和环境保障任务,得到中央和社会各界高度肯定。

      CBC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暨展览会

      来源:新能源网2022-03-21

      从2018年首届大会举办以来,cbc已成功举办4届年度活动,十多场分论坛和行业培训活动,累计参与企业已超千家。...◆ 生物质热电联产与配套设备: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生物质供热设备;热电联产系统配套设备。◆ 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及成型设备:生物质颗粒、压块燃料、生物质碳供应商与贸易商,生物质制粒设备,压块设备,生物质

      黑龙江:“十四五”新增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30GW以上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2-02-15

      2月1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四五新增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以上。...抓住北京冬奥会契机,将冰雪“冷资源”转换成“热经济”,充分释放亚布力论坛能量,把亚布力发展成高端企业董事会、年会举办地,打造成我省数字经济和振兴发展的品牌。

      来源:宏春观察2022-02-08

      以中欧绿色合作高级别论坛为典型的国际碳中和交流、谈判、研讨、合作,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多的成员国之间展开。各国都在积极布局低碳经济,并将影响国际政治经济走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碳中和的关键。...各国的能源碳中和战略,以降低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减少煤炭消费为主,并不断提高风电、水电、光伏、氢能、生物质等清洁能源的发电占比。在各国政策中,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是经济复苏中最有效益和最具有安全性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19

      在近日召开的县域生物质清洁取暖与供热分论坛上,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任覃露才说起辽源的情况时表示,当地秸秆资源丰富,长期以直接燃烧为主,利用率不足60%。...农民习惯用土炕、生物质炉具取暖,使用电、气替代,对现有生活方式改变较大,当前尚不可取。“东北不能照搬华北、西北模式。若能就地利用生物质资源,不仅能解决采暖需求,还可带动农村清洁能源供应以及产业发展。”

      金风科技杨萌:零碳未来——金风视角下低碳城市与园区的解决之道

      来源:能见APP2021-10-19

      ”“碳达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转型”等不同主题的15个分论坛。...现在我们有生物质电,有核电,有风光,有地热一些绿色形式,产能不一定完全和需求匹配上。这些余电把它储起来或者把它变成氢能,或者再把氢变成甲醇等,实现一个长周期的、系统性的储能,形成一个链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0-14

      如工业余热循环利用项目、生物质废弃物发电项目、水泥等工业过程减排项目等,已纳入清洁发展机制(cdm);建筑垃圾制备低碳预拌混凝土、余能回收利用、非碳酸盐原料生产水泥、水泥生产中增加混材、生物质热电联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30

      在9月23日召开的中国电力规划第八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说,我国拥有多项降碳技术,如何将其组合起来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那么,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之下,能源转型如何实现?...对于如何落实“两个构建”,周孝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核能、生物质、地热等非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这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其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9

      在9月23日召开的中国电力规划第八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说,我国拥有多项降碳技术,如何将其组合起来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那么,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之下,能源转型如何实现?...对于如何落实“两个构建”,周孝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核能、生物质、地热等非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这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其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9

      在9月23日召开的中国电力规划第八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说,我国拥有多项降碳技术,如何将其组合起来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那么,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之下,能源转型如何实现?...对于如何落实“两个构建”,周孝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核能、生物质、地热等非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这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其次

      碳中和--循环经济在行动!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mark>论坛</mark>隆重召开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9-27

      如工业余热循环利用项目、生物质废弃物发电项目、水泥等工业过程减排项目等,已纳入清洁发展机制(cdm);建筑垃圾制备低碳预拌混凝土、余能回收利用、非碳酸盐原料生产水泥、水泥生产中增加混材、生物质热电联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在近日召开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1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多位与会人士指出,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着多重压力,应充分考虑各种成本,选择合适路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转型方向也改变了,过去是煤炭替代生物质,接着油气替代煤炭,都是从低成本走向高成本的方向。现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再将能源成本由高成本走向低成本,甚至走向零成本。”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在近日召开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1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多位与会人士指出,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着多重压力,应充分考虑各种成本,选择合适路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转型方向也改变了,过去是煤炭替代生物质,接着油气替代煤炭,都是从低成本走向高成本的方向。现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再将能源成本由高成本走向低成本,甚至走向零成本。”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9-09

      9月6日至8日,聚焦“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创新”的2021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在论坛上提出“两个构建”。...唐元说,因此中国还需大规模植树造林、形成碳汇森林,考虑到一般林木经济性不高,不能可持续发展,推荐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油料能源林,“既可利用荒山荒地形成碳汇林,还可增加生物质油料供给,减少石油进口,经济性也很可观

      【盘点】官方认证的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都有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8-25

      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减少生物质发电项目对电价补贴依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今年开始实行竞价上网机制。...:08月09日--10月10日入围公示宣传:09月29日--10月10日投 票 时 间:10月11日--10月14日获奖名单公布:10月14日颁奖盛典时间:2021年10月27日晚(暂定),北京(同期论坛

      盘点|官方认证的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都有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8-25

      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减少生物质发电项目对电价补贴依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今年开始实行竞价上网机制。...:08月09日--10月10日入围公示宣传:09月29日--10月10日投 票 时 间:10月11日--10月14日获奖名单公布:10月14日颁奖盛典时间:2021年10月27日晚(暂定),北京(同期论坛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8-20

      2021年7月24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表示,我国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包括全经济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培育专业化生物质能源供应服务企业,有序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和新村集中供气工程,开展农村生物天然气、沼改厕试点建设,盘活沼气池闲置资源,加强沼气设施后期管护。

      英国正式发布《国家氢能战略》:2030年成为氢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来源:氢能联盟CHA2021-08-19

      关键行动与里程碑:2030年实现5吉瓦生产能力;2030年4个ccus集群;2030年建设供热试点城镇;2030年追求实现40吉瓦海上风电的目标;(4)2030年代中期以后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与范围(例如核能、生物质

      碳中和背景下的污泥资源回收:现状与趋势

      来源:净水技术2021-07-19

      本次论坛报告内容虚实结合,既有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研究方向的前瞻性思考,也有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工程实践方面的指导。...古励,重庆大学副教授,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同济大学与浙江大学,主要从事污泥和城市生物质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资源化回收方面的研究,近3年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获权发明专利6项,担任water research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07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日前在国家电投举办的“2021第二期战略论坛”上表示。王志轩认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而“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窗口期”。...加强电网尤其是配电网建设,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调峰气电建设,推广应用适用不同功能的储能装置;严格限制煤电发展并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以更多承担系统调节功能,以及发挥年轻的煤电机组在电、热兜底保供、掺烧生物质和城市污水治理的污泥等综合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