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碳协同”相关结果15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05-31

      电力市场高端论坛的圆桌环节,来自电网企业、发电企业、交易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的与会嘉宾,围绕我国省级电力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度讨论,提出建立与新业态发展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推动绿电、绿证交易、电力期货设计及电碳协同运作等建议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3-04-27

      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建立健全。...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坚持需求牵引、数字赋能、协同高效、融合创新的基本原则,提出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能源评论》2023-04-26

      在政策机制突破方面,该公司推动市、县两级出台“新能源+储能”政策,建成首个国网“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深化拓展“双碳”增值服务,以电碳协同推动有计划分步骤实现碳达峰。...可再生能源是“开源”的主要增量,但由于其天然的“不确定性”,其规模化开发利用需要储能、调峰填谷、源网荷储深度协同融合等调节技术的支持。

      来源:国家能源科技资源中心2023-04-25

      为增强数字化智能化对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若干意见》提出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电网决策和调控方面的应用,推动电网智能化运维体系建设,加快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高新型电力负荷智能管理水平,发展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

      来源:电网头条2023-04-18

      “区块链+能源”模式的价值内涵体现在提升协同合作效率、提升数据开放程度、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提升数据信息安全等四个方面。未来将在绿电交易、分布式能源交易、储能运营、一次能源供给和电碳耦合等五个方向应用。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4-16

      包括从城镇低碳化用能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到城镇新型电力系统自适应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绿色低碳城镇差异化发展的降碳优化路径这三个方面。(北极星电力网根据速记整理,未经嘉宾审核,转载请注明来源)...基于动态电碳因子的计算工作,周春丽还开展了电碳传导系数碳排放监测技术的研究。

      来源:河南省工信厅2023-04-03

      开展基于“国网链”的远程招投标和能源碳交易分析,打造电碳协同及服务双碳类物资类等创新应用场景。...开展基于“国网链”的远程招投标和能源碳交易分析,打造电碳协同及服务双碳类物资类等创新应用场景。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3-30

      该专委会支撑单位为南网能源院,旨在紧紧围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立足电碳耦合领域,组织开展能源电力规划、能源市场体系协同、碳排放监测、碳排放核查、碳排放认证等方面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工作,组织搭建电碳耦合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3-28

      电碳”监测助力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监测是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序开展碳排放监测工作,可以直接服务碳排放核算,并对核算结果进行协同校验,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电碳”监测技术的监测频度、可推广性及数据可得性,基于深入生产工序的“电碳”关系建模,可构建单企业样本高频度“电碳”监测模型,以及具有潜在推广应用价值的多企业样本低频度“电碳”监测模型。

      来源:中电联2023-03-21

      论坛邀请了来自电力交易机构、高校、电力企业、能源研究机构和期货交易所的相关同志作专题演讲,交流分享了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实践、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建议、电碳市场协调发展、电力保供与煤电企业健康发展、抽水蓄能发展...杨昆建议,加快构建多层次协同、基础功能健全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动实现全国电力市场和地方各级电力市场统一规范运营和有效衔接,实现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特点,健全适应能源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市场机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10

      推进电碳市场互通互认,建议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电碳市场”总体目标及发展思路,形成系统性的电碳市场协同运营规则。统一认证体系,建立电碳互认的“一张证”绿色消费认证体系,以增强权威性和公信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08

      优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电-碳市场发展,形成系统性的电-碳市场协同运营规则;统一认证体系,建立电碳互认的“一张证”绿色消费认证体系;推进试点建设,发挥湖北电-碳市场协同的先发优势和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落地湖北的优势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3-01

      2022年4月国家发布“区块链”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其中,“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碳交易与碳中和管理示范应用(应用示范类)”项目旨在解决双碳领域中清洁能源生产、交易、消费多环节和电碳协同运行、可信交易无法链通融合之间的主要矛盾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03-01

      中核集团、中船集团、中国一重、国机集团、东方电气集团、鞍钢集团、中国建材、中国能建、中国机械总院,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沈鼓集团、上海昱章电气、哈尔滨电碳厂、陕西卫峰等企业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多功能同位素生产堆等新型号、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全面推进;三门、海阳、廉江6台cap1000机组核准建设,在运在建非能动核电机组达到12台,实现批量化建设;新增12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地方“链主”等,央地协同推进非能动核电产业链大基地

      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2023-02-23

      加强数据分析应用,联合开展电碳因子及碳计量相关标准研究,提高碳排放核算与计量的准确性。...着力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协调机制,促进开放合作,推进标准、计量等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和综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2-13

      如2022年4月,湖北颁发全国首批电碳市场双认证的绿电交易凭证;同年12月,深圳市发改委出台政策征求意见,探索将绿电交易对应减排量纳入碳市场履约补充机制。...电碳市场方面,发电行业碳配额总量的设定与市场电源结构及交易结果密切相关,主体参与电力交易后的发电行为决定其实际排放水平,配额盈缺情况决定主体在碳市场交易决策;此外,控排主体可购买新能源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2-10

      如2022年4月,湖北颁发全国首批电碳市场双认证的绿电交易凭证;同年12月,深圳市发改委出台政策征求意见,探索将绿电交易对应减排量纳入碳市场履约补充机制。...作为实现我国能源资源配置和气候治理的高效手段,电力市场、绿证市场与碳市场具有共性特征,具备协同运作的现实条件。一是建设目标高度协同

      <mark>电碳</mark>市场<mark>协同</mark>:夯实数据基础 打通市场连接!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3-01-30

      实现电碳市场协同,准确有效的碳计量不可或缺。在获得较为准确的碳计量数据后,才能构建电碳市场的协同仿真模型,这也是后续进行电碳市场协同研究的基础。

      <mark>电碳</mark>市场<mark>协同</mark>:夯实数据基础 打通市场连接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3-01-29

      实现电碳市场协同,准确有效的碳计量不可或缺。在获得较为准确的碳计量数据后,才能构建电碳市场的协同仿真模型,这也是后续进行电碳市场协同研究的基础。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1-12

      除了推动电碳协同,国网湖北电力还全面推进“双碳”十大示范工程,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2年11月19日,湖北随州广水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启动送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