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投资济南2025-05-13

      强化人工智能与氢冶金、碳捕集等技术融合,全面优化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等高耗能高排放环节生产工艺、物料配比、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工业母机领域重点发展高精度加工参数自适应调节、复杂零件工艺智能生成与缺陷检测等场景;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发展动力电池全周期寿命预测、充电网络动态调度等场景;工程机械领域重点发展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能效与碳排放动态优化等场景

      来源: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5-05-13

      (三)工业减碳技术,包括低碳原料燃料替代、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及高值化转化利用、碳排放核算监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包括数字化能碳管理等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精细管理和系统优化技术。

      来源:能见2025-05-13

      今年前4个月,该油田新能源累计发电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5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37万吨。油田所产绿电主要用于内部替代,不断提高抽油机等设备使用绿电占比。

      来源:通州区人民政府2025-05-13

      在考虑不同行业类别的基础上,兼顾重点排污单位、碳排放单位和排污许可证持证单位,优先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工作扎实的企业开展绿色绩效评价,筛选出73家企业作为通州区开展企业绿色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企业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5-05-13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项目建成后,可满足约100万平方米建筑供热需求、70万平方米建筑供冷需求,每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

      正泰新能光伏瓦别墅项目落地杭州 破解建筑美学与发电效能兼容难题

      来源:正泰新能Astronergy2025-05-13

      《2024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建筑与建筑业建造碳排放总量51.3亿tco2,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48.3%。建筑降碳迫在眉睫,而光伏为零碳建筑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来源:扬州市人民政府2025-05-13

      项目建成后,可基本实现硫化物零排放,相比同规格传统船舶,全生命周期可减少碳排放约8%。

      来源:天津港航工程2025-05-13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33242.8万kwh,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3.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十分显著。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5-13

      在碳中和背景下,解决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变得尤为迫切。...要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实现算力增长与电力消耗碳排放的解耦。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5-13

      技术动能的赋能机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电网运营效率,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可再生能源并网调度,部署区块链系统确保绿证交易的可追溯性,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碳排放监测网络。

      来源:CPECC中油一建2025-05-13

      全容量并网后,预计每年可发绿电9.8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9.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83万吨,兼具显著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项目全容量并网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发绿电9.8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9.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83万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创风场首台风机吊装

      来源:东方风电2025-05-13

      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重点工程,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计划安装150台6.7兆瓦风电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4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3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东方电气2025-05-13

      g50适用于工业园区、城市热电联产等场景,单台机组1小时发电量超过7万度,可满足7000个家庭1天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万吨,目前已累计运行超8000小时。...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目前投运的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功应用于云南红河项目,攻克了高参数大容量、高海拔、高水分低热值褐煤带来的挑战,助推机组热效率提升至46.5%,每年可节约标煤超1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5-13

      提案中提出虚拟电厂的实施对于提升电网的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吸收、减少碳排放具有显著意义,建议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化进程、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增强用户参与意愿等举措,推动虚拟电厂发展。

      168个!陕西省2024、2025年度全国<mark>碳排放</mark>权交易市场重点<mark>排放</mark>单位名录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5-05-13

      日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共涉及168个企业,其中水泥31个,钢铁4个,铝冶炼2个,电力131个。详情如下: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5-13

      电站全面建成后,多年平均发电量102.0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9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7万吨。

      来源:中国电建2025-05-13

      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高效燃烧技术,碳排放强度较常规机组降低约30%。...建成后,每年可节省标煤6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万吨,将有效保障鄂西北电网安全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5-13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请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后,正式批复依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电力分中心。该中心承担电碳计量体系完善、基础试验能力建设、电碳计量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等职责。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5-13

      据了解,金上—湖北工程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将金沙江上游约4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输送至华中地区,年可替代燃煤超过1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00万吨。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5-05-13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等作出明确部署。...在为成绩感到振奋的同时,调研组发现,目前各地完成“十四五”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压力较大,特别是面临着政策引导激励不足、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完善、低碳减排技术亟待创新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