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核算”相关结果475
      何去何从?风电ESG领域的新挑战与机遇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4-10-28

      通过构建esg指标体系、加强产品碳核算与组织碳核算能力、推动绿色制造与轻量化创新研发,以及实施环境管理与资源善用措施,南高齿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文明传递进步动力。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10-24

      ,为地方、企业开展碳核算提供基础支撑。...就区域碳核算而言,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还存在底数不清、方法不明确等问题,地市层面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薄弱,大部分地级市尚未编制能源平衡表,距离“十五五”期间全面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要求尚有差距。

      来源:中国华能2024-10-17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碳减排专委会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下设的电力行业“双碳”领域学术交流与协作分支机构,秘书处设在中国华能能源研究院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领域涵盖碳监测、碳核算、碳足迹、碳评价、电碳协同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24-10-14

      完善配套基础制度,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健全碳核算标准和方法。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对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项目融资情况的监测分析。

      来源:中国电力2024-10-11

      (来源:中国电力 作者:国网能源院)本课题首先分析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进而在可再生能源消费认定方面、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碳核算方法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并提出立法建议...在此背景下,亟须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政策机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从偏重“发展端”转变至“发展端”+“消费端”并重,完善一机制、一方法(可再生能源消费认证机制,以此为基础的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碳核算方法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4-09-23

      (七)推动完善绿色金融政策落实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要求,强化在碳核算、第三方评估认证等方面的技术支持,配合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研究完善绿色信贷监管政策,持续加大对节能降碳、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在向银行申请绿色贷款时主动提交环境社会治理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4-09-19

      我在文章新版水泥碳核算指南放大招,售电公司欢呼雀跃!...今年初发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熟料生产》(征求意见稿)里面,用于配额分配的碳排放核算公式里更是直接出现了扣减使用绿电部分的碳排放相关内容,让人直呼绿电价值即将比肩ccer。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2024-09-12

      (三)基于碳核算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推动金融机构不断加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09-02

      降低碳排放、简化碳核算,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直接供应的绿电能够使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更为简单明了,减少因电力来源模糊而可能产生的争议,也更容易证明其电力使用的低碳属性。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24-08-28

      培育高水平碳核算第三方机构,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和可信度。2.积极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引导长江经济带金融机构和企业根据国内国际标准发行绿色债券,便利国际市场资金投入我国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24-08-28

      培育高水平碳核算第三方机构,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和可信度。2.积极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引导长江经济带金融机构和企业根据国内国际标准发行绿色债券,便利国际市场资金投入我国低碳转型。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8-27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满足电力系统各环节碳核算计量需求为出发点,建设吉林省碳排放量监测示范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8-26

      “碳关税”来势汹汹,制定国际互认的碳核算标准将是助力中国企业迈过这道“碳关卡”的关键砝码。...然而,碳核算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一项长期、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国际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协同是其中的“痛点”问题。

      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2024-08-21

      拓展绿电绿证消费在节能降碳管理、碳核算、碳市场、产品碳足迹、国际互认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光伏、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8-15

      能源管理智慧大脑”,深化“电水气热冷氢”多能管控,推广全链条能源托管服务,提升城市、园区、客户三级能效;构建“碳管理智慧大脑”,搭建城市级碳数据平台和降碳服务体系,拓展零碳交通、绿色建筑和降碳产品,创新碳咨询、碳核算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8-08

      再次,我国尚未建立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体系与碳核算衔接机制。...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与绿色消费相关的认证和核算体系,但一个全面、统一、权威的绿色消费核算认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同行业和领域存在不同的认证标准和流程,这给绿色消费的核算和认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来源:发改委2024-08-08

      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

      来源:发改委2024-08-08

      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制定面向园区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标准。(二)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8-08

      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制定面向园区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标准。(二)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8-05

      六是实施产品碳核算和认证,用好“度量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通过清晰直观的产品碳排放数据,唤起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引导和激励公众更多选择低碳产品。...《方案》从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和产品碳标识认证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三、抓好组织实施,形成碳排放双控工作合力一是落实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责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