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科技传播专家”相关结果172
      大型采访报道·中国力量|东海大桥风电场: 从一张白纸到打出中国品牌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9-07-15

      跨海大桥、高铁、国产大飞机、人造太阳、天眼、北斗导航等等,是中国科技非凡的实力的体现,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力量所在。...这组报道将通过全媒体传播,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中国。从零起步,自主创新。东海大桥风电场既是中国海上风电的起跑线,也是中国海上追风的第一座高峰。

      新联盟成立 共护长江

      来源: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2019-05-27

      会上,来自联盟成员单位的10位知名学者与专家进行了研讨交流,分别从水利、环保、航运、农业、气象等不同行业、不同角度,围绕长江治理与保护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建议联盟按照做实、做优、做强的战略定位,在“共”字上下功夫,共建创新平台、共担科技项目、共促成果转化、共享科技资源,共同感知长江的变化,揭示变化的规律,认清规律的机理,提出科学的对策。

      来源:徐州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2019-05-21

      徐州/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州/铜山公司”)标建办沈闯与“电力之光”科学传播专家卜宪伏、陈亮到现场参加启动仪式,并携公司展品在科普市集展区参展。...高校、中小学师生与全市科技爱好者一千余人参加活动。

      全国首个光电产业科协在苏州吴江率先成立 长三角光电产业科技工作者联盟同期揭牌

      来源:光电缆世界2019-05-20

      按照服务产业科技工作者、凝聚产业科技力量、建立产业科技智库、传播产业科技文化、做强产业科技事业、推进产业升级发展等职能要求,吴江光电产业科协下设人才工作委员会、科技智库委员会、产业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委员会等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5-05

      ,实现科技引领储能行业创新,正学术之气,树科研之擎,为此特召开2019第一届中国储能学术论坛。...为推动储能技术进步和创新,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为契机,以促进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我国开展储能产业的交流合作、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变革,大力促进华北电力大学储能学科的建设及科学传播,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为目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3-07

      一般来说,我们会介绍我国核事业的历史,而科普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涉及科学知识传播、...我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科技咨询委员会的专家,每年都参加委员会组织的会议。每次观看该装置建设现场,变化都很明显。

      南方电网李立浧获评中国科技创新人物!

      来源:南网50Hz2019-01-28

      特高压直流输电再迎高光时刻 南方电网专家获评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1月2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联合科学技术部等共同主办,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承办的“科技盛典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1-08

      作为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示范工程,江苏太仓市第二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日前完成设备采购招标,最终确定采用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自主研发的“uf(超滤膜)- df(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在此背景下,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成为我国政府层面重点支持和业界专家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其中,以纳滤膜为核心的组合技术被公认为是获得优质饮用水的最佳实用技术,正在成为一种关键技术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深度处理中

      “核工业230所选址长沙”惹众怒 涉核项目再引争议

      来源:中国核网2019-01-02

      四点质疑事件发生后,当地居民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传播,提出了四点质疑,这里整理如下。质疑一:涉核项目环评工作是否委托给了失信企业?...其次,在环评报告的技术审查会专家个人修改意见表中,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的彭白阳高工、湖南大学李晓东副教授等提出“合适项目建设内容,细化危废暂存间的设置情况、位置、完善说明实验室实验内容。

      来源:科学网2018-12-27

      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 年入选首批国家电网公司十大“科技领军人才”,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批全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PPT|中国电科院 王伟胜:新能源发电特性及并网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电网技术2018-11-14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公司科技领军人才。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18-11-01

      核电不仅仅是面向公众的核科学知识普及,通过科普把公众培养为核电工程专家不现实。核电科普更要重视核科学方法、核科学思想和核科学精神的传播,建立起核电行业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关系。...近期美国出台新规,增加对我国出口核能科技管制。但总的来说,除少量核心元器件、芯片、原材料外,整体核电系统集成和装备制造能力是有抗风险能力。

      郝吉明院士:北京的治霾经验可与各地共享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18-10-31

      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的倡导和支持下,2017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建了由郝吉明院士、高吉喜研究员、徐海云总工程师等专家组成的10支环境科学首席传播专家及团队,首席专家及团队针对青少年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8-10-25

      2015年6月国际知名社会创新专家迈克尔·诺顿,在深圳与众多国内外关心环境问题的跨界专家,联合发起了旨在鼓励和支持针对全球所面临的关键环境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创新者的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5

      来源:中国青年网2018-09-10

      科普时报社及其科普全媒体平台组织实施这项科普活动,每月邀请部分受到国家重点奖励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以重大科技事件亲历者和重大科技成就、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以演讲的形式通过媒体平台向公众进行科技传播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8-09-06

      在新传播科技极大降低了社会沟通与社会协作成本的情况下,技术也重构了社会关系形态。这既意味着部分社会权力的转移和分散,也意味着社会协作和组织方式的变革。...其次,核电等争议话题的传播,呈现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环境里,陈述客观事实很可能不如诉诸情感更容易影响人们的态度。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18-09-06

      《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科学传播团队首席传播专家徐海云。】...今年3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建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科学传播团队,徐海云被聘为首席传播专家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18-08-21

      国家电网公司瞄准电网科技制高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穿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大电网运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来源:OFweek环保网2018-08-08

      除了展会现场的精彩内容之外,同期也将举办行业演讲、论坛会议等等,主办方邀请了海内外顶尖的技术专家聚焦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解析水...众多节能环保、新能源企业商家将纷纷发布新产品、展示最新技术信息,众多权威媒体关注及时报道展会现况,更让人惊喜的是,2018年将引入视频直播报道,让全世界更加直观看到现场情况,有效推动企业拓展品牌和影响力传播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8-08-07

      2017年初,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选举成立第八届理事会,着力建设大学术、大传播、大人才的体系,不断提升培育、创新人才的服务能力,加强服务环保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在学术交流、科技评价、成果转化上开展了大量工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