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脱碳燃料”相关结果810

      来源:HaechiFuelCell2023-07-21

      为实现这一目标,巴拿马将提高自身生产能力,以满足面临脱碳压力的海运行业的需求。...到2040年,20%的重型卡车燃料将需要氢、氨或甲醇,到2050年将需要30%。

      来源:环球零碳2023-07-20

      因此,受脱碳政策影响,加之船舶老龄化,造新船变得很抢手。据财联社报道,国内大型船厂的订单排期很多已经到3-5年后。...02 绿色燃料将作为替代,价格高涨在此情况下,有业内人士表示,船东替换清洁能源燃料动力船的意愿会进一步提高。加速船舶燃料替代变得尤为重要,其中,氢能、液态氨、甲醇等燃料将在海运领域广泛应用。

      来源:自然资源部2023-07-07

      作为2050年实现经济脱碳的目标之一,拜登政府正在推动美国汽车工业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美国环保署(epa)4月份提出一向制度要求,将使得2032年多达2/3的新车市场转向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国内制造转型补助计划(domestic manufacturing conversion grants for evs)将分摊部分成本,补助对象为高效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全电动以及燃料电池汽车

      920亿美元减碳计划!钢铁巨头为何押宝绿氢战略

      来源:环球零碳2023-07-05

      从全球范围看,海外钢铁行业脱碳行动已经开始全面加速,绿色钢铁行动正在迅速展开。...浦项制铁的范围 1 计划依靠燃料转换和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来直接减少碳排放。该公司的目标是将其仁川联合循环发电厂的 3.4gw 燃气发电转换为氢共燃设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03

      戈德瑞吉·鲁托姆吉指出,与其将氢作为一个独立产品运输,不如使用氨或甲醇形式的载体燃料更有意义,但成本和安全问题都不容忽视。考虑到建立完整绿氢价值链所面临的挑战,欧洲在非洲的布局难言乐观。...“对这些难脱碳行业而言,绿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他称,“绿氢生产需要大量廉价可再生能源电力,所以阳光充沛的非洲是绝佳的清洁能源制氢地点,非洲完全有能力成为以最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绿氢的地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03

      氢能绿色清洁、灵活高效、易于存储,可作为原料、燃料和高品位热源,助力难以电气化的领域实现深度脱碳。...在业内专家看来,对于电网而言,氢能的两大功能值得关注,一方面,氢能可吸收脱碳电能,增加电网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氢能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帮助电力行业实现绿色转型。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2023-07-03

      坚持“宜电则电、宜氢则氢”,加快充电桩、加氢站布局建设,实施交通运输工具脱碳更新工程。...以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为依托,提升燃料电池电堆及相关零部件研发与生产能力,打造北京氢能高端制造集群。

      来源:中科翎碳2023-06-30

      傅总肯定了中科翎碳船舶碳利用系统方案在碳基燃料脱碳应用场景的重大发展潜力,并为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普遍认为,一旦船用ccus技术在航运领域大规模应用,将可与其他低碳、零碳绿色技术一起成为航运业加快脱碳的重要方式,对实现航运业加快脱碳、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环球零碳2023-06-30

      “我们不仅对脱碳感兴趣,而且对去化石燃料感兴趣——我们需要完全消除化石燃料,以创建真正的循环经济,”研究人员欧文·赖斯纳(erwin reisner)教授说。...这一技术为未来碳中和甚至负太阳能燃料和废物升级回收技术开辟了新途径。

      来源:中国环境2023-06-21

      这场成果交流盛会由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汽碳数字)有限公司发起举办,来自行业内的嘉宾代表在现场畅谈汽车“脱碳”,分享创新经验。目前市面上哪款车型碳足迹最高?...从燃料类型来看,纯电动乘用车碳足迹最低,柴油车碳足迹最高,纯电动乘用车相较汽油乘用车碳足迹降低32.9%,相较于柴油乘用车碳足迹降低51.7%。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6-12

      据介绍,该项目立足于自行设计、国内制造,经过电捕焦油、tsa、psa、脱碳、粗脱硫、精脱硫等多级多道工序的分离净化,除掉了焦炉煤气中的焦油、硫、苯、萘等各种杂质,使氢能纯度达到99.999%以上的高纯氢浓度要求...6月12日,中溶科技10000nm/h焦化尾气制燃料氢项目在河北迁安投产。

      来源:中国环境网2023-06-07

      通过能效提升、结构优化、燃料替代,交通部门2030年—2035年期间达峰,2060年碳排放控制在2.2亿吨—7.4亿吨。六是以突破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为重点,实现建筑用电用热零碳排放。...杜祥琬认为,通过坚持行业和地区梯次有序达峰的原则,鼓励已达峰地区排放不再增长、排放处于平台期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以及钢铁、水泥行业率先达峰等,并在此基础上,持续采取降碳、脱碳、碳移除措施,加快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进程

      圆满结束,明年再会丨2023(第三届)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发展及产业论坛

      来源:DT新能源2023-06-06

      ,sofc系统用燃烧室、空气换热器、燃料重整器三合一装置等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并分享了公司单电池电堆sofc性能测试结果。...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 陈燕第一天的最后,上海翌晶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青发表报告《soec助力工业领域深度脱碳》,刘总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产品包括热箱,soec制氢系统,电堆测试平台,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

      泰国:通过可再生能源创新利用,实现偏远地区通电

      来源: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2023-06-02

      :- 促进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的生产和利用- 将农产品作为替代燃料使用,吸收并提高其价值4.去监管:- 创建能源创新发展的“沙盒”模式- 推广“能源创业”概念- 灵活使用能源节约促进基金(encon),促进社区商业发展

      从欧盟最新绿色转型政策看能源脱碳布局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05-31

      fitfor 55”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其中包括:进一步改革和扩大目前的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提高其减排水平,纳入航运、道路交通和建筑耗能和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修改可再生能源指令和能源效率指令,完善燃料替代指令和标准等

      来源:环球零碳2023-05-25

      挪威拥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海事和近海技术行业,是世界石油巨头之一,并致力于积极的国家脱碳战略。...用绿电制绿氢或绿氨,是能源和工业领域脱碳的可行路径。但陆上建设制氢和氨合成工厂,受到用地、选址、审批和投资等诸多因素限制,很多国家把目光投向了海上风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24

      氨被认为在发电和重型交通运输领域具有脱碳应用潜力。氨直接燃烧或与常规燃料混燃用于发电,有利于构建清洁电力系统;氨用于发动机燃料,有利于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问题。另一方面,氨可以间接供能使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24

      同时,氢气是一种高度易燃的燃料,远距离运输仍存技术瓶颈,为此,相关项目可能会存在工程和安全方面的挑战。...对此,该机构建议,绿氢产业政策引入脱碳战略和量身定制的规划,在扩张氢能市场之前,应制定更为合理的各领域发展顺序,并引入碳交易等相关支持政策。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5-16

      技术减排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ccus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减排的技术,可助力发电、水泥、钢铁、化石燃料制氢等减排难度大的行业实现深度脱碳...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钙、镁组分之间实现矿化反应,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长期稳定封存;在物理方面,用于生产啤酒、碳酸饮料、焊接工艺中的惰性剂等;在化工方面,作为原料生产尿素肥料、聚合物、合成燃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8

      报告指出,氢、氨等低排放燃料可以被视为助力脱碳的灵活性资源。目前,高成本仍然是氢、氨广泛应用的关键障碍。在各国开始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的同时,对氢、氨燃料运输、储存和供应的投资也需要大幅加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