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长江中下游”相关结果855

      来源:新华网 2008-01-30

      2006年10月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正式纳入了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在谈到已经建设了15年的三峡工程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时表示: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毋庸置疑,去年汛期中,下游沙市荆江大堤始终未过警戒水位;自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至今,已有

      来源:新华网2008-01-29

      电荒的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西、安徽、贵州、江西、广东、江苏等长江中下游的诸多省区,这些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受灾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1-23

      根据天气预报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维持雨雪天气,天气转睛还有一个过程。目前,该公司积极做好抢修物资的准备工作,检修工区、变电工区的工人们正密切注视全县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1-23

      在此次灾害性天气中,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多日普降中到大雪,电网遭遇大雪、冰冻侵袭。...跨区电网方面,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部分线路发生覆冰、舞动等情况,其中葛南直流线路、江兴线、兴咸线长江大跨越发生导地线舞动情况,部分线路设备受损。   

      来源:国家电网报2008-01-23

      在此次灾害性天气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多日普降中到大雪,电网遭遇多年未遇的大雪、严寒和冰冻侵袭。...跨区电网方面,在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区,部分线路出现覆冰、舞动等情况,其中葛南直流线路、江兴线、兴咸线长江大跨越发生导线舞动情况,部分线路设备故障、受损。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1-21

      由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持续降雪,气温较低,不利于积雪融化,将给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   

      来源:新华社2008-01-21

      连日来,长江中下游普降中到大雪,安徽大别山地区遭受严重雪灾。...据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工程管理处处长王祖力介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出事线路段覆冰太厚,最厚达50毫米—60毫米,而按江南地区常年气候,设计的抵御覆冰的厚度为10毫米,今冬长江中下游气候异常,从而导致了此次自然灾害

      来源:荆楚网2008-01-10

      去年汛期,三峡工程成功发挥拦洪错峰作用,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 他还透露,根据蓄水时间、运行水位安排,今年三峡枢纽的发电计划为723-769亿千瓦时。...(楚天都市报)(记者梅军通讯员沈文)在昨日召开的全省工交战线“迎新春、议发展”座谈会上,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诚透露,三峡水库今年可能按照正常运行期156-145-172米的水位运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12-24

      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   四是近50年来,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06-12-05

      它与二滩水电站联合运行共有150多亿立方米的库容,补偿效益还可延伸至金沙江下游长江葛洲坝、三峡电站,同时具有重要的拦沙、蓄洪作用,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负担。   

      2006-12-05

      而安徽省芜湖市更有先拔头筹的决心,2006年9月17日,中广核委托长江中下游水文资源勘测局到繁昌进行水文站选址工作,目前水文站已经开始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参与核电工程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倾向于将核电站厂址选在长江沿岸。因为紧邻长江,不但可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而且便于大件物品运输,优势比较明显。

      2006-11-24

      吉阳村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一面临江、三面山丘环抱,属典型的山岗丘陵地带。

      2006-10-27

      三峡工程将洪水期间大坝上游水位从135米抬升至136.2米,实施削峰调度,拦蓄洪水5亿立方米左右,既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度汛压力。   ...而在验收闭幕式上,汪恕诚又表示:三峡工程提前进入初期运行阶段,标志着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已经形成,标志着我国的水利水电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标志着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06-10-13

      作为清江流域梯级开发的龙头电站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该工程建成后,不仅能为国家电网发挥调峰调频作用,为长江中下游发挥防洪作用,并且能为促进鄂西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西部发挥重要作用。   

      2006-09-29

      调蓄长江上游的洪水,能够使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关系到2300万亩良田和数千万人口的安全,并能避免长江中下游发生毁灭性水灾,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江水患这一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2006-09-21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三峡工程蓄水156米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人们期盼已久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即将形成,沿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更有安全保障”。...20日22时,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梯级调度中心发出指令,三峡水利枢纽工程7号机组随即关停,三峡电站电力负荷开始降低,长江通过电站机组下泄的水流量开始下降,三峡水库156米蓄水正式启动。

      2006-06-07

      加剧长江中下游河道和江湖变化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将对长江中下游河势河床变化造成明显影响。由于水库调蓄作用,下泄水流含沙量明显减小...,在2004年以来的长江防洪中已开始发挥作用。

      2006-05-25

      从积极的角度而言,三峡水库,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防洪作用,足以抵挡百年一遇的洪患,让这地区的1500万居民和150万公顷良田从此摆脱洪水的威胁。...  号称世纪工程的长江三峡水坝,已于上周六完成主体工程,一座长2309米、高185米的大坝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关于治理长江、防范洪水、兴建水坝的梦想。   

      2006-05-19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拦洪错峰作用,成功拦蓄洪水4.95亿立方米,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压力,并保证了枢纽安全度汛和机组安全发电。...这样,在汛前降低水位可以获得有效防洪库容110亿立方米,相当于荆江分洪区蓄水量的2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三峡工程的拦洪错峰能力,有效减轻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2005-01-07

      在上游洪峰逐步消退后,三峡开启20孔泄洪深孔、10孔导流底孔和1个排漂孔共泄洪流,以低于每秒45000立方米的下泄流量将拦截的5亿立方米洪水从水库中泄出,从而以“错峰”的方式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度汛压力...2004年9月初,长江上游连续遭受暴雨袭击。9月8日8时,长江6年来最大一次洪峰通过三峡坝区,每秒流量达60500立方米,三峡工程遭遇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6万流量的大洪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