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煤电双方”相关结果876

      2004-12-30

      发改委提出的煤电联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双方矛盾。他建议,可通过提高技术含量等办法来减少对电煤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强调,煤电双方要按照价格联动机制的精神,对尚未签订长期合同的电煤,明年的车板价以今年9月底实际结算的车板价为基础,在8%的幅度内进行浮动、进行协商。

      2004-12-28

      但眼下随着煤电联动方案的出台,分析人士指出,这将有助于双方“和解”,比如用一些市场手段,如互相参股的形式实现煤电联营,这将有利于电厂和煤企良性互动。...专家建议煤电互相参股   电力业内人士分析,这几年随着煤炭价格放开,煤电双方价格之争伤了和气,电力企业认为煤价太高,致使发电成本降不下来;煤炭企业仍然说煤价水平偏低,山西煤炭运销公司一位负责人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

      2004-12-28

      除了煤电双方已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了电煤交易价格的按照合同价执行,对尚未签订长期合同的电煤,在8%的幅度范围内,由电煤双方协商确定。   ...由于煤炭供求关系偏紧,煤、电双方在电煤价格上的分歧较大,主管部门将不得不继续协调重点合同电煤价格。重点电煤的合同供应和价格问题仍将是困扰2005年电煤供求的主要问题之一。   

      2004-11-23

      “一车煤,半车石”,煤炭订货会前夜,触目惊心的电煤质量,成为煤、电双方两年来第三次拉锯战的导火索。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的煤炭订货会很可能于12月10日前在海口召开。...虽然前两次煤炭订货会上,煤、电双方计划内电煤的签约率逐年下降(今年,全国直供电厂电煤订货2.8亿吨,仅占电煤年消耗量的40%左右),但绝对数量巨大的计划内“低价”电煤仍挤占了煤炭企业的本应获得的利润,出现

      2004-11-01

      尽管该政策可弱化煤电双方在电煤价格上的分歧,有利于缓和电煤供求矛盾,但上海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政策迟迟未见出台,主要是政府担心,如果出台了这一政策,一旦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电价也将不断上涨,用户如何承受

      2004-10-15

      由此煤电博弈拉开了帷幕。 2002年底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煤炭订货会,因煤电双方价格相持不下,开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会,原定一周的会期,足足拖了一个月,最后双方还是不欢而散。

      2004-09-02

      煤电双方今年6月份已协商确定的电煤价格仍可继续执行。在本通知下发之前煤电双方已进行的煤炭实物交易,按原协商确定的价格执行。

      2004-08-30

      两次涨价的主要目的,均是用来抵消煤价上扬给电厂的压力,缓解煤电供需压力。而6月出台的47号文件,更是下决心放开煤价,解决煤电双方利润差距悬殊的矛盾。   ...后者明令电价调整后,电煤价格将不分重点合同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坊间更有言论指出,《通知》只局限于对“抢运出来的电煤”价格进行协调。

      2004-08-16

      业内人士评价,这一系列煤电企业合作的举动,显示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煤电双方的供需矛盾由过去的寻求政府协调,转而开始寻求市场解决之道,通过电煤订货市场化改革,解决电煤供应风险;表达出双方期望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

      2004-08-09

      在此之前煤电双方已进行的煤炭实物交易,按原协商确定的价格执行。对于煤电双方6月份已协商确定的电煤价格,仍可继续执行。煤炭、电力企业要以大局为重,不得因为价格协商不一致而停止供煤或停止发电。   

      2004-05-26

      经过煤电双方的共同努力,反覆协商,2004年度的省内电煤价格已经敲定,省内电煤合同已签订,为保证全年电煤正常供应、电力正常生产奠定了基础。 但最近省内电煤又严重告急。...如以煤电之城闻名的山西朔州又闹煤荒。特别是5月18日,朔州市平鲁区潘家窑煤矿发生特大井下火灾事故后,朔州地方煤矿全部停产整顿。

      2003-05-28

      此次会议连爆冷门,首先是日期延长,原定两周的会议一直拉长到了20天;其后传出自煤炭订货会开办40多年来第一次煤电双方只签订了原计划40%的供煤合同。   煤炭企业首先发难。   ...双方一直僵持到2003年1月10日———原定的订货会结束日子。大部分与会人员陆续离开,只有一小部分人留下再协商。但一直到16日,仍无结果。   

      2003-05-20

      发改委强调,煤电双方企业要按照协调价格,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电煤订货合同补签完毕,不签的企业后果自负。...   由于今年年初,煤炭和电力行业,在发电用煤方面的价格之争致使2003年大部分煤电合同没有签定,造成山西等省部分发电厂因煤炭供应不及时而出现停机的情况。

      2006-12-27

      这样一来,煤电拔河就不仅仅是煤电双方的事情,相关行业的利益和业绩也将纠缠于其中。...此外,双方共同依靠的还包括铁路的运力,运力瓶颈曾经连续数年导致电力企业用煤不足。   早在2005年12月底,发改委就曾经表示,关于2006年的重点合同电煤计划煤价格将在政府监控下放开。

      2006-12-26

      业内人士透露,今年重点合同电煤签订工作从18日已经开始,与去年煤电双方顶牛、为期十天的衔接会及后来的两个月重点合同电煤仍一单未签的情况不同,七天来已经签订了部分合同。...华北地区明显涨价   在12月18日下发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通知》中,国家发改委要求,在通知下发后一个月内,煤电双方自主衔接,但不得拖延。合同汇总时间在1月5日至10日完成,以安排运力。   

      2006-12-21

      然而放开底线的直接后果是,2006年济南交易会前8天一单未签,订货会成了“吵架会”,煤电双方在价格问题上各不相让。...一位煤炭上市企业老总说:“去年政府订了底线,今年政府在一旁监管,明年政府彻底放开了,要是煤电双方再顶起来怎么办?”

      2006-12-15

      2004年以来,因为电煤价格以及质量、发热量计价基准等原因,煤电双方翻脸了6次。   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此次,纳雍煤电之争上演了近两年煤电博弈最极端的例子。

      来源:《中国证券报》、人民网2007-12-11

      为促使煤电双方顺利尽快完成合同签订,国家发改委要求,在集中审查落实运力结束后,一律不再预留框架方案内的运力指标。...供需双方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由各煤炭供方企业统一在“中国煤炭市场网”同步进行合同录入、汇总,并同时向运销协会汇报统计情况,以落实运力。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10

      “在煤电双方的对话中,电力企业一方保发电,不能停机,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巨大;而另一方的煤炭企业由于占有资源,便态度强硬。在市场地位悬殊的对话中,不允许发电企业争取自己的价格主张,没有平等的对话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05

      “涨”声响起来    下周,煤电双方将再次聚首,延续每年一度的峰会。记者了解到,其实目前煤电企业合同煤价谈判已经展开。各大重点煤矿早已将自己的涨价信息传达到相关发电企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