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荷管理”相关结果1398
      补偿基准价格为2.0元/千瓦时!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建新变2021年电力需求响应试行方案发布

      来源:福州市人民政府2021-06-02

      (一)用户申请条件申请参与需求响应用户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315kva及以上容量的大工业用户和已具备中央空调单独监控的非工业用户;2.具备完善的负荷管理设施、负控装置及用户侧开关设备,且运行状态良好...4.响应执行在响应日当天,参与需求响应的用户进行负荷调整,削减约定的负荷。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记录用户负荷调整情况。如实际需求响应情况不能满足电网要求,将根据电网情况判定是否启动有序用电管理流程。

      来源:晓盼说事2021-06-01

      如2014年上海首次启动需求响应试点,仅实现降低峰荷5.5万千瓦,到2020年,上海电网负荷管理终端数量已达2.9万台,系统监测能力达1500万千瓦,可以控制370万千瓦的负荷。...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5月27日消息,国务院安委办近期赴四川攀枝花暗访煤矿生产安全,随机选中何家屋基煤矿作为检查对象。

      今年迎峰度夏湖南电力保供的三大变数

      来源:晓盼说事2021-05-31

      如2014年上海首次启动需求响应试点,仅实现降低峰荷5.5万千瓦,到2020年,上海电网负荷管理终端数量已达2.9万台,系统监测能力达1500万千瓦,可以控制370万千瓦的负荷。...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5月27日消息,国务院安委办近期赴四川攀枝花暗访煤矿生产安全,随机选中何家屋基煤矿作为检查对象。

      行业观察 | 从配用电产品新标准应用探索业内企业业务变革方向

      来源:电力喵2021-01-22

      2020年8月14日广州供电局发布智能网关终端和智能量测终端招标说明:a.南网单相智能网关终端类同于单相智能电能表,三相智能网关终端类同于三相智能电能表;b.南网智能量测终端类同于集中器、负荷管理终端、

      广东省试行可中断电价机制研究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1-13

      三是可中断负荷管理成本。选取低容量的用户将导致用户数量较多,管理...随后,部分省份也对可中断负荷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江西省在2015年开始实施可中断负荷管理,实施时间定为冬夏季早晚高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25

      推进负荷聚合商为平台综合服务商,为用户提供负荷削减、负荷管理等多种服务,使虚拟电厂有效聚合分布式能源,保证虚拟发电效果可监测和可验证。

      来源:国网浙江象山县供电公司2020-09-28

      为确保“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供电安全可靠,保障群众欢乐出行、安全畅游,国网象山县供电公司主动加强客户负荷管理,增加对供电线路、台区的正常巡视和特殊巡视,提前排查电力设备隐患,加强设备维护。

      来源:能见App2020-09-27

      分开拆解的话,第一个能源即服务,能源托管、负荷管理、设备运、能效服务,载体是综合能源系统,像典型以电力为核心,包括冷热燃气等,多能互补、微电网、储能电场都是这个系统,需要能源地方提供合适能源,因地制宜提供定制化能源系统

      来源:温州新闻网2020-09-27

      通过实施需求响应,可以引导用户提高负荷管理精细化水平,实现削峰填谷,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相比传统的电网 一刀切 式负荷控制手段,该工程可精细化管理用电负荷,实现电源、电网、用户三者友好互动。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9-18

      传统需求侧管理已从单纯的能效和负荷管理拓展到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智能用电方面。这就需要更加稳定、灵活性的技术来支撑系统转型。...随着我国大规模可调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在配用电侧兴起,通过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对其实现聚合管理,使他们具备参与电网调控的能力,更多以微网、局域能源互联网的形式来做需求侧资源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9-18

      传统需求侧管理已从单纯的能效和负荷管理拓展到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智能用电方面。这就需要更加稳定、灵活性的技术来支撑系统转型。...随着我国大规模可调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在配用电侧兴起,通过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对其实现聚合管理,使他们具备参与电网调控的能力,更多以微网、局域能源互联网的形式来做需求侧资源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9-18

      传统需求侧管理已从单纯的能效和负荷管理拓展到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智能用电方面。这就需要更加稳定、灵活性的技术来支撑系统转型。...传统电厂的电力生产须遵循负荷端的波动变化,并通过调度集中统一调控。虚拟电厂参与主体的负荷负荷可去适应电力生产,采用的是需求侧管理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08-24

      从原先的拉闸限电、有序用电到如今需求响应、虚拟电厂,负荷管理体系一直肩负着守护城市电网安全的使命。负荷管理最初的定位是在负荷尖峰时刻起到削峰作用。...目前,上海电网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初步具备规模化双向负荷调控能力,基本形成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需求侧管理机制。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08-24

      从原先的拉闸限电、有序用电到如今需求响应、虚拟电厂,负荷管理体系一直肩负着守护城市电网安全的使命。负荷管理最初的定位是在负荷尖峰时刻起到削峰作用。...“我们不断扩大负荷管理的‘朋友圈’,提升负荷响应能力,满足尖峰时刻用电需求。目前,上海电网负荷管理终端数量已达2.9万台,系统监测能力达1500万千瓦,可以控制370万千瓦的负荷。”

      曲久辉:怎样才能治好我们的水

      来源:净水技术2020-08-21

      在美国的《清洁水法》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叫最大日负荷管理,它是针对美国的受损河流提出的一个管理模式,在这个管理模式里边,美国的联邦政府要求各州能够制定或提出受损河流的清单,然后根据清单来进行最大日负荷管理

      来源:天秤宫2020-08-07

      依托准确的日或月度负荷预测,首先可以对一些负荷波动大的企业进行负荷管理与引导,从而尽可能提前将负荷波动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如果有波动发生,也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波动范围,增强可预测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2017年六部委发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把需求侧管理的内涵从单纯的能效、负荷管理,扩展至储能、电能替代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并明确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手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2017年六部委发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把需求侧管理的内涵从单纯的能效、负荷管理,扩展至储能、电能替代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并明确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手段。”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0-08-04

      日前市场的发电侧日平均价格最大值254元/兆瓦时(0.254元/度)出现在高峰时段,最小值70元/兆瓦时(0.07元/度)出现在低谷时段,有效反映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市场主体一天有24个价格可以选择,有助于解放用户,让更精细的用户负荷管理有了基础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0-08-04

      日前市场的发电侧日平均价格最大值254元/兆瓦时(0.254元/度)出现在高峰时段,最小值70元/兆瓦时(0.07元/度)出现在低谷时段,有效反映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市场主体一天有24个价格可以选择,有助于解放用户,让更精细的用户负荷管理有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