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现代半导体”相关结果934

      2004-09-13

      毫无疑问,半导体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并且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在一个过去数年中市场份额没有大变动的市场里,三星能够在长期以来的半导体业霸主手中抢得市场份额实在是个奇迹。   ...三星的收入增长大部分来自于增长迅速的内存和闪存市场,而前十位半导体商依排名分别是intel,三星,德州仪器,renesas,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东芝,nec,freescale和飞利浦。

      2004-08-11

      新浪科技讯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现代半导体携手st micro公司在中国建立半导体工厂的决定,一直在韩国存在争议。...但半导体业内人士担忧,中国政府投入如此大规模资金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掌握半导体尖端技术。有人甚至说,如果半导体景气恶化,hynix公司有可能会迁移到中国。

      2004-08-11

      韩国现代半导体hynix主要债权银行周一表示,hynix的债权人已表决通过该公司与意法半导体合资在中国兴建新厂的计划。   ...hynix是去年全球第四大电脑内存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是欧洲最大的芯片商,二者计划在中国合资兴建芯片厂,投资额将高达2万亿韩元约合17亿美元。

      2004-07-06

      现代在3月份时曾表示,它已经同意法举行过谈判,内容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芯片工厂,投入大约为17.3亿美元。这样的协议将让意法半导体现代全面深入中国这个有着300亿美元规模的半导体市场。

      2004-07-02

      半导体材料是现代微电子装置中的主力,但现在这头“驾辕马”有可能被电子迁移率更高的半导体砷化镓和碳纳米管取代。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米歇尔·富赫在测量碳纳米管中的电子迁移率时首次发现,碳纳米管在室温下的电子迁移率是所有半导体中最高的,比硅半导体快50倍。

      2004-03-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股东已经批准其将收购自韩国现代半导体的液晶显示器业务海外上市的计划。   京东方公告透露,公司董事会将研究有关细节以及拟定和此次拟议中上市相关的文件。

      2004-02-11

      随着半导体厂商在芯片中“塞入”的晶体管越来越多,晶体管就会出现电子泄露的问题。...英特尔公司于当地时间本周三宣布,它已经发明了一种绝缘晶体管的突破性新方法,解决了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在减少电能损耗和发热量的同时使计算机芯片越来越小。   

      2003-12-29

      研究还发现,制造和使用每一个芯片,需要消耗掉至少32千克的水和72克的有毒腐蚀化学物质,如氨和盐酸等,即“半导体所需的环境重量,远远超出了那微小的体积”。...据外刊报道,科学家们最近计算出了隐藏在芯片后面的巨大环境成本,指出现代计算机那清晰夺目的图像与其所花费的真实环境成本是很不相符的。

      2003-11-12

      随着半导体厂商在芯片中“塞入”的晶体管越来越多,晶体管就会出现电子泄露的问题。...英特尔公司于当地时间本周三宣布,它已经发明了一种绝缘晶体管的突破性新方法,解决了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在减少电能损耗和发热量的同时使计算机芯片越来越小。   

      2003-06-23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国内12个省市的调查及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国内共有半导体企事业单位653家(不包括半导体设备、材料等支撑配套企事业单位),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367家,集成电路制造业

      2003-04-04

      现代(hynix)半导体公司说,在星期二召开的裁决预审会议上,美国商业部发现韩国政府在2001年和2002年上半年对其销往美国的存储芯片公司进行了不公正的补贴。

      2006-12-18

      欧洲的stmicroelectronics公司与韩国现代半导体公司也展开了合作。同时,sandisk公司与东芝公司也在日本合资新建了一座nand闪存生产厂。   ...业内十多家半导体厂商要么在新建nand闪存生产厂,要么在转型生产nand闪存。

      2007-04-10

      现代半导体和英飞凌也凭借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进入了全球十大芯片厂商的行列。现代半导体2006年营收增长近40%,而英飞凌增长了28.4%。 gartner最新公布的2006年全球芯片制造商排名

      来源:《北京商报》2007-03-16

      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国货复进口”芯片顽疾愈盛。这种怪现象一年涉及的金额高达85亿美元,创下新高。而其最直接的原因竟然是出口退税。   ...既然国家下决心要扶植我国半导体企业,既然国家下定决心走可持续性发展的低能耗之路,那么为何不能在税收层面上进行修改?或是让外资芯片公司和国内芯片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再享受税收上的特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