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微电网负荷平衡”相关结果835
      国网湖北电科院杨志淳: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实践与思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5-19

      柔性互联包含几个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城市配电网、县域配电网和工业园区,其中城市配电网主要是为适应v2g等多元源荷接入,实现不同电压等级互联;县域配电网主要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改善电能质量;工业园区场景下则可以通过构建微电网实现区域能量自平衡

      三峡大学副教授王灿:考虑<mark>负荷</mark>主客观权值的孤岛<mark>微电网</mark>低频减载策略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5-19

      步骤1:检测系统的功率平衡状态,判断微网内是否存在功率缺额。当不存在功率缺额时,系统保持当前状态运行。当存在功率缺额时进行下一步。...因此,研究考虑负荷主客观权值的孤岛微电网低频减载策略对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金强:配电网是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主战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5-18

      另外在促进负荷侧灵活互动方面,金强表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电网负荷呈现多元化特征,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微电网等新要素改变传统用户的负荷特性,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等商业模式为用户和电网间的互动创造了条件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5-16

      在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福建电科院试点建设应用了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能量路由系统,实现配电网多元负荷平衡调控与协同互动。...但是这一方案主要适用于负荷具有互补特性的场景,当电网中含极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时,难以满足配电网高可靠运行要求。

      来源:电联新媒2023-05-15

      输配电价结构设计与优化调整主要有六个维度的问题:一是用户分类,二是电价单一制与两部制的制式优选,三是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价差的确定,四是负荷率激励机制的考量,五是网损的计费方式择取及系统平衡费用与输配电价的关系等

      ABB厦门工业中心呈现低碳制造的未来

      来源:ABB2023-05-12

      其中,estorage智慧储能小屋解决方案,涵盖配电和控制设备,通过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zee600调控管理,有效平衡光伏波动,提高光伏的本地消纳率;其中构建的直流微电网为光储直柔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有效示范

      来源:电网头条2023-05-08

      示范工程由1套10千伏/630千伏安电力电子变压器、2套250千伏安柔性互济装置组成能量路由系统,满足了高比例分布式光伏低压配电网能量主动管理、多元负荷接入与平衡调控的需求。...2022年2月,国网福建电力在该村试点开展台区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2022年11月,该公司在该村开始建设基于中压直挂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5-04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表示,现在负荷更多由三产和居民用电驱动以后,负荷尖峰化、随机化愈发严重,负荷预测越来越难。...德国的经验,包括法规先行并适时调整、规范并网运行管理、重视灵活性资源作用、注重分布式能源发展以及发挥电网区域互联互通的作用、采用适合本国国情的平衡机制,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亮点。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4-24

      微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户侧源网荷储一体化聚合等纳入需求侧响应范围,推动可中断负荷、可控负荷参与稳定控制。完善负荷控制手段。...科学构建源网荷储结构与布局,保证电源结构合理和电网强度,建设充足的灵活调节能力和稳定控制资源,确保必要的惯量、短路容量、有功和无功支撑,满足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

      东方电子:2022年归母净利润4.38亿元 同比增长26.06%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4-19

      ;运行特性由源随荷动的实时平衡模式、大电网一体化控制模式,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非完全实时平衡模式、大电网与微电网协同控制模式转变。...向柔性、生产与消费兼顾型转变;电网形态由单向逐级输电为主,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微电网、局部直流电网和可调节负荷的能源互联网转变;技术基础由同步发电机为主导的机械电磁系统,向由电力电子设备和同步机共同主导的混合系统转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4-14

      1、电网结构层次,将从输配用单向逐步多层次的结构过渡到输配用+微电网的按照多元双向混合层次结构,未来分布式微网群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将会逐步提高。...负荷呈现新特性。1、随着电能替代深度、广度不断拓展,以及新型负荷大量涌现,终端负荷特性从被动型向具有灵活互动能力的主动型转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4-13

      电网调节能力实现日以上的平衡需求,分成4×6个小时,电能在终端消费者成为主体,新能源成为装机的主体能源,新能源装机要达到负荷的1.5倍以上,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满足我们控制分布式发电、储能和匹配多元化负荷的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11

      长胜供电所依托低压柔性交直流分配技术,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直流充电装置、蓄热式交直流双路电采暖锅炉和直流家电等设备接入配电台区直流母线运行,实现了基于直流母线的“光储充用热”和交流负荷的一体化平衡应用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03-31

      在电源结构方面,煤电、新能源的定位发生互换,集中式的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分布式为主的新能源则成为主体能源;在电网形态方面,传统的单向逐级输配电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直流电网、微电网和可调节负荷的能源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形态并存转变

      来源:人民网2023-03-30

      开展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用电、虚拟电厂、微电网、增量配电网等试点示范。在具备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高密集负荷接入、高度市场化特征的地区,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推动建设以电为中心的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21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给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给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13

      台区组共享储能微电网——台区灵活互济负荷高峰有保障今年春节,受村民“返乡潮”的影响,泉州南安市翔云镇出现多次负荷阶段性突增现象,却并未发生停电和低电压情况,这得益于2022年6月在南安投运的全省首个台区共享储能型微电网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3-03-09

      同时,深入挖掘弹性负荷、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电动汽车等灵活调节资源,替代发电侧深度调峰等传统调节手段,有效降低调节成本。...鼓励分布式发电企业与周边用户按照细则规定直接交易,从工业园区入手,探索打造“绿色低碳微电网”,破除“隔墙售电”玻璃墙。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2-24

      大电网把大负荷汇集起来实现大范围调度平衡利用,微电网则就近利用资源实现自我供给平衡。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大电网和微电网是电网运行的两种状态。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2-14

      结合东中西部区域条件差异和城乡发展条件区别,大基地、大通道、骨干网、分布式、配电网、微电网等将各司其职、兼容并蓄,互通互济、协调运行。消费方面,灵活互动和多元融合是趋势。...坚持就地平衡、就近平衡为要,跨区平衡互济的要求,电网结构将逐步向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等多种电网并存的能源互联网转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