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计算”相关结果101
      污泥资源化的未来畅想

      来源:净水技术2020-06-10

      同时提出了未来污泥处理处置的三大研究方向:碳排放计算、稳定化标准和磷回收(净水技术|黄瑾: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及应用趋势分析)。我国污泥的资源化之路是否如预期中一马平川?

      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及应用趋势分析

      来源:净水技术2019-04-24

      污泥处理处置研究方向未来污泥处理处置的三大研究方向是碳排放计算、稳定化标准和磷回收,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模型估算法和运行数据估算法,通过碳排放计算可以为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碳减排途径提供优化策略。

      来源:学术杂志2019-02-02

      1.1.2碳排放计算函数将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热和供电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考虑在内,具体的数学模型如下所述。...20%时,机组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量最低。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07-17

      该技援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建筑碳排放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分析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建筑碳排放的计量计算方法、标准和工具,明确中国城市建筑碳排放计算边界,提出中国城市建筑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并开发相应计算工具

      来源:百家号2018-04-16

      以火电厂发1度电产生960克碳排放计算,行政中心光伏项目一年可以减少约300吨碳排放

      来源:中外对话订阅号2017-11-02

      以单位千瓦时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这些电厂的效率通常比现代的超超临界电厂低16%。...这次修正可能是为了遵守针对排放大户的碳核算新要求:新的规则要求这些企业自2015年起开始上报排放量数据,这意味着自此之后可以有效识别排放数据与电力消费数据之间的大幅度偏差。

      来源:魏桥创业2017-09-07

      以单位千瓦时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这些电厂的效率通常比现代的超超临界电厂低16%。...这次修正可能是为了遵守针对排放大户的碳核算新要求:新的规则要求这些企业自2015年起开始上报排放量数据,这意味着自此之后可以有效识别排放数据与电力消费数据之间的大幅度偏差。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06-04

      下面将采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和消费者生活方式法,对衣着、食品、居住、交通出行和耐用消费品五项消费活动构建家庭消费碳排放计算模型。...时间差异: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生活中的碳排放行家庭出行碳排放量比例生活中的碳排放用用:家庭耐用消费品,家具、家电和交通工具。

      来源:中国网2016-03-16

      据预测,按每千瓦时清洁电能可节约0.36公斤标准煤、减少0.272公斤碳排放、0.785公斤二氧化碳排放计算,示范工程供暖期内利用的弃风电量可节约11340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量856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瑾瑞热点2016-02-22

      低碳产品认证的核查,需要对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与相关提交文件的一致性、生产相关过程的能量和物料平衡、证据的可靠性、生产产品与检测样品的一致性、生产相关能耗监测设备的状态、碳排放计算的完整性以及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水平和能力等情况进行核查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5-10-27

      热电混合等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管理相对成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发展规划、技术方案和服务策略,并将客户端新能源发电接入作为常规业务;能效管理惠及所有用户,向居民提供节能指南,向企业提供的能效服务包括能源审计、能效指南和碳排放计算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5-10-27

      热电混合等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管理相对成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发展规划、技术方案和服务策略,并将客户端新能源发电接入作为常规业务;能效管理惠及所有用户,向居民提供节能指南,向企业提供的能效服务包括能源审计、能效指南和碳排放计算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5-10-13

      低碳产品认证的核查,需要对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与相关提交文件的一致性、生产相关过程的能量和物料平衡、证据的可靠性、生产产品与检测样品的一致性、生产相关能耗监测设备的状态、碳排放计算的完整性以及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水平和能力等情况进行核查

      来源:中国仪表网2014-08-18

      3、智能表计子系统功能智能表计子系统能够海量数据的采集、交换、通信、存储与共享;企业用能实时监控、分析和报表系统,故障报警和快速定位;用户端电网谐波检测和分析;能耗监测、分析、评估,能耗分项计算以及碳排放计算

      来源:中国仪表网2014-08-14

      3、智能表计子系统功能智能表计子系统能够海量数据的采集、交换、通信、存储与共享;企业用能实时监控、分析和报表系统,故障报警和快速定位;用户端电网谐波检测和分析;能耗监测、分析、评估,能耗分项计算以及碳排放计算

      来源:解放日报 彭德倩2012-12-04

      就此而言,上述两份报告兼顾到了各方的利益和顾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尚无各国官方认同的碳排放计算标准和核查手段的情况下,现有的国别排放数据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来源:科学时报2012-10-18

      即使按照累积碳排放计算(从1990年算起),我国也已经超越了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中国已成为全球减排斗争中的主角。张博庭说。他认为,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开发利用水能是最有效的减排方式。

      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2-09-13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即使按照累积碳排放计算(从1990年算起),我国也已经超越了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但是,非常不幸,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人均碳排放,也已经超过的全球的平均值。还有人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希望以一种累积碳排放的方式,给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碳排放权。

      来源:中新网2012-05-30

      世界资源研究所29日在京发布了针对燃煤电厂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工具,用于计算燃煤电厂发电机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10年开始,世界资源研究所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开展了燃煤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统计监测方法研究,经过国际经验研究、现场调研、专家访谈及论证,形成了《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统计计算方法》等研究成果。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1-09-05

      曾提出过著名的碳排放计算计算式(又称卡亚模式)的日本学者茅阳一尖锐指出:25%目标只是政治家的许诺,实际上最多只能削减16%左右,而且边际成本巨大,如果一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核能的大发展和同国外的碳汇交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