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蓄冷”相关结果1062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12

      企业新建冰蓄冷设备,装配容量达到500冷吨且不高于1000冷吨的,一次性补助15万元;达到1000冷吨及以上的,一次性补助30万元。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6-06

      在开展多种储能新应用,以电化学储能为主,配合小型抽蓄、冰蓄冷等多类型储能手段应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多元储能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多元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方面。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06

      一是开展能源托管、用户侧储能、 光储用一体化能源站、冰(水)蓄冷等负荷优化调节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完善公司业务矩阵,为用户做好能源供应、负荷优化、能效提升、负荷响应等综合能源服务打下基础;二是以肇庆、南沙为试点打造城市级负荷聚合商先行点

      风口已至!新分时电价对工商业用户储能有啥影响?

      来源:成都供电2023-06-01

      上午峰段从1小时增加到2小时,使储能项目可以两充两放,大幅提升储能投资收益、缩短投资回收周期;好处二:尖峰时段从之前的2个月延长至4个月,显著提高平均电价差,提高储能收益;好处三:大型商业用户可通过配置蓄冷空调

      来源: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05-29

      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光伏系统+储能设备+直流配电+柔性用电)、蓄冷蓄热、虚拟电网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

      来源:山东省住建厅2023-05-29

      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光伏系统+储能设备+直流配电+柔性用电)、蓄冷蓄热、虚拟电网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

      一起为零碳绽放 晶澳智慧能源携新品亮相2023上海SNEC

      来源:晶澳智慧能源2023-05-25

      系统方案是在深入分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拓展“光伏+”多场景应用,打造“智慧能源+双碳”一体化系统方案,融合分布式电源、电化学储能、可再生冷热源系统、蓄冷/热、节能改造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应用,实现需求一站式适配响应

      天津和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并网型微电网

      来源:和平区人民政府2023-05-06

      持续增加需求侧响应能力,推动智能微电网、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等技术应用。鼓励有意愿的企业积极参与绿电交易,提高区内绿色电力消费规模。

      世界首个!杭州华源前线中标湖北应城300MW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储热系统成套设备

      来源:华源前线2023-05-04

      储(蓄)热技术最早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承接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移峰填谷示范项目,项目主要内容为夏季利用低谷电制冰蓄冷-供冷,冬季利用低谷电制热蓄热-供热。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26

      该公司通过启动企业不间断电源供应核心数据中心机楼的负荷,以及优化调整冰蓄冷空调运行策略,可在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时期快速响应电网调节需求。

      来源:昆明市人民政府2023-04-18

      在产业园区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评估电能替代应用,鼓励企业应用热泵、电气厨房、冰蓄冷空调等,在生产制造领域推广电锅炉、电窑炉、自动引导运输车等。

      广西南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着重打造南宁高可靠性城市配电网和南宁横州新型城镇化配电网2个示范区

      来源:南宁市人民政府2023-04-13

      探索商业化储能方式,拓展新型储能应用新场景,鼓励基于多种储能实现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多源互动,探索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和蓄冷蓄热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在电力源、网、荷各侧多场景试点应用。

      广东潮州:引导各类用户积极参与需求侧响应 促进负荷与电网柔性互动

      来源:潮州市人民政府2023-03-30

      提升建筑领域电气化水平,以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为重点,试点发展高效电制冷、高密度低成本蓄冷、储能等技术,提升现有技术装备能效水平,降低建设运营成本。

      广东深圳明确申请<mark>蓄冷</mark>电价有关事项

      来源:深圳市发改委2023-03-27

      (二)蓄冷项目为使用蓄冷技术的中央空调系统,并能提供蓄冷设备清单等相关材料。...一、适用范围蓄冷电价的适用范围为使用蓄冷技术的中央空调系统,该系统应单独安装分时计量装置,并仅对其电量实行蓄冷电价。

      山西:推广“光储直柔”、等技术应用、到2025年城镇绿色建筑新建占比达100%

      来源:山西省住建厅2023-03-16

      推广“光储直柔”、蓄冷蓄热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到2025年,全省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发展绿色低碳建筑。

      来源:广东省发改委2023-03-10

      加快高效储能、蓄冷、数字化管控平台、装配式高效制冷机房技术推广。...加大对变频控制、高效压缩机、紧凑轻量化高效传热、高性能润滑油、新型蓄冷材料、高精度测试评价、量值传递方法、多能互补、数字化智能调优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转化,推动革命性技术的探索与储备。

      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3-08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等相关标准,大型公共建筑和产业园区制冷系统能效提升20%;新建项目中央空调常规电制冷机房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eerao大于5.0,逐步改造eerao低于4.0的制冷机房(不包括蓄冷系统

      河南:引导建筑电气化发展 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虚拟电厂等应用

      来源: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03-01

      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探索低碳社区建设,鼓励选用新能源汽车,推进社区充换电设施建设。原文如下:

      河南: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

      来源: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03-01

      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原文如下: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2-14

      锌铁液流储能电池开路电压96伏,电控系统 bms, pcs,功率10-75kwh;储热系统功率60-100kwh,蓄热温度200℃-500℃,材料导热系数4.5w/(m·k);储冷系统100冷吨,冰蓄冷和共晶盐蓄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