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PM2.5来源”相关结果1936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08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作者:朱妍)农村散煤治理对全国pm2.5浓度改善的贡献接近20%截至目前,北方地区已有四批共计63个城市开展清洁取暖试点示范工作,范围从“2+26”城市逐步扩展至汾渭平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近年来,在城市人口、能源消费等数量不断上升的同时,pm2.5浓度和碳排放强度都在显著下降。背后贡献来源是什么?”...pm2.5浓度下降各贡献了38%和26%。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9-07

      此外,论坛上正式发布第三轮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研究表明,现阶段北京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近六成,其中又以柴油车、汽油车的贡献最大。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来源:中国电力2021-09-06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 id:electric-power)...烟气加热对治理蓝色烟羽没有任何效果,蓝色烟羽治理对降低当地环境空气中的pm2.5较为有利,投资与运行成本不是很高。(4)白色烟羽是烟气中的气态水排入大气后,因温度下降冷凝成微细雾滴造成的。

      广东省河源市印发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9-03

      一、目标要求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到97%以上,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不高于40微克/立方米。...落实天然气大用户直供政策,拓宽供气来源,规范城镇燃气特许经营权,降低终端用户用气价格。(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21-08-25

      摘要:土壤扬尘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存在的颗粒物污染来源,由于其分布广、数量大,活动水平获取困难,难以系统构建区域层面的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不利于土壤扬尘源的影响评估与管控策略的制定.以2017年为基准年...京津冀地区土壤扬尘排放源面积比例呈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特征,分别为65%、59%、57%与33%.就全年平均而言,张家口市和承德市较高,分别为64%与58%;北京市和天津市较低,分别为42%与43%;其余城市差异不显著.②京津冀地区2017年土壤扬尘排放pm2.5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1-08-12

      .王彤等对京津冀地区秋冬季颗粒物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二次颗粒物、交通源、生物质燃烧源和民用燃煤源是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孙韧等研究发现,京津冀区域重污染期间近地面100 m处的风速气流为西南—南风

      来源:仪表网2021-08-11

      如针对环境监测领域的新需求,聚光科技开发并储备了一系列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大气监测领域采用国标标准的小型臭氧污染来源在线监测系统进入应用测试环节;雪迪龙表示,vocs监测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会按行业逐渐推进...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大气中形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相对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我国vocs管理基础薄弱,已成为大气环境管理的短板。

      来源:芜湖生态环境2021-08-03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芜湖市颗粒物污染逐年改善,臭氧污染开展逐步显现,现已取代pm2.5成为影响芜湖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因子。...此次建成的环境空气vocs自动监测系统可实现环境空气vocs组分中烷烃、烯烃、芳香烃等116种组分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分析,对各组分浓度水平、时间变化等进行精准监控和监测,为臭氧产生潜势、敏感性分析及vocs来源解析等提供重要的数据评估依据

      上半年新增环境监测企业5万家 同比增长72.4%

      来源:企查查2021-08-03

      地级以上城市和工业园区根据污染特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组分监测,说清pm2.5、o3及其前体物浓度水平、生成转化条件和区域传输关系,准确研判污染成因与来源,助力大气污染精准治理。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7-10

      在长江保护修复驻点工作中,贵阳工作组开展洋水河流域磷污染来源解析与精准治理,治理后的洋水河出境断面总磷浓度稳定在0.2mg/l以下(2018年平均0.35mg/l),解决了60多年总磷超标的老大难问题。...据测算,评估整改后铸造行业对pm2.5浓度贡献将同比减少6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06

      减碳助推pm2.5浓度大幅降低。...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碳市场与碳减排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宣布全国碳市场将在6月底上线交易。

      清洁供热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进展

      来源: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2021-06-25

      清洁供暖成效明显,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达到48微克,比2017年下降了11.8%。...(来源:微信公众号“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id:chplaza 作者:chplaza)在6月22-23日于常州召开的2021年第三届中国储热大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作主题报告时如是介绍

      湿法脱硫系统<mark>PM2.5</mark>排放特性分析

      来源:中国电力2021-06-24

      来源:中国电力 id:electric-power) 结论:(1)随着脱硫系统出口烟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的降低,pm2.5占颗粒物的比重显著增大。...摘要:为系统分析湿法脱硫系统出口pm2.5的排放特性,基于26台湿法脱硫系统出口颗粒物和pm2.5的排放情况的现场测试,研究入口颗粒物浓度、烟气流速、液气比、ph值以及雾滴浓度对pm2.5排放特性的影响

      截流移动源污染 成都治气黑科技上线

      来源:红星新闻2021-06-19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源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今年年初,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路线图绘出,在“生态惠民示范工程”中,成都提出:将加快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小于38微克/立方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09

      “以上海为例,机动车排放是上海市pm2.5污染的首要来源,也是臭氧污染前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洪表示,要实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确定的到2035年实现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移动源的减排尤为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24

      记者进一步获悉,在2020年全省16个地级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淮北依然垫底,pm2.5平均浓度为全省最高。“淮北既是传统产煤区,也是高耗能产业聚集区。...(来源:中国能源报 文丨本报记者 朱妍)减煤方案作假,主管部门默许放任淮北位于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全国13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煤炭产业贡献一度占据其经济总量的80%以上。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5-18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翁 爽)《中国电力企业管理》: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双碳”目标已成为能源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5-18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翁 爽)《中国电力企业管理》: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双碳”目标已成为能源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来源:现代快报2021-05-12

      4月后,看不见摸不着的臭氧取代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到了夏季,臭氧尤为活跃,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日趋严峻。力克看不见的臭氧污染,科学化管控是有力武器。...使用科技手段对全市范围内大气污染物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加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建立全市大气热点网格平台,对全市大气污染情况实时监控,摸清污染源来源、产生情况、大气污染物空间时间分布情况,精准找出污染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