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碳”相关结果1150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2021-04-14

      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研发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前景广阔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化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等技术,推广节能清洁降碳的用能设备,研发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链接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3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生物天然气作为唯一成熟的“负碳排放”能源,本应在改进城镇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上“大展拳脚”,但因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产业链不够完善、经济性偏低等制约因素,一直“叫好不叫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2

      更重要的是,如果发展生物质加碳捕集和封存技术还能实现负碳排放,所以,将来农林废弃物、垃圾焚烧发电自然会在碳市场中得到认可并获得收益。”

      来源:中国华能2021-04-12

      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齐心协力加快ccus关键技术攻关,争取在第一代低成本、低能耗ccus技术和负碳技术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2

      更重要的是,如果发展生物质加碳捕集和封存技术还能实现负碳排放,所以,将来农林废弃物、垃圾焚烧发电自然会在碳市场中得到认可并获得收益。”

      国网上海综能公司张春雁: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与电氢融合是关键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4-10

      这是目前碳中和的路线图,首先是能效的提升,低碳技术的应用,零碳负碳技术的应用,零碳燃料的替代,这些跟氢的利用有密切关系。氢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元素。零碳替代呼唤氢能时代。

      国网上海综能公司张春雁:30 60目标引领综合能源服务 助力城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4-08

      这是当前研究的情况,我们实现碳中和整体的路径,提高能效,采用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电氢转换,p2g,ptx技术,碳封存碳捕获、ccs、ccus等,以及负碳技术,森林碳汇等。

      碳中和系列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的路径指引及行业展望

      来源:长城证券2021-04-08

      负碳技术是指吸收转化二氧化碳技术。负碳技术可以为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增加灵活性,是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技术,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农林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ccus)等。...实现路径则包含能效提升、零碳排放和负碳技术。能效提升路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和提制增效两个方向。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一文了解CCUS技术如何助力碳中和

      来源:腾讯研究院2021-03-31

      报告称,到2050年,欧洲经委会的国家既需要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80%以上减少到50%左右,又要实现负碳排放。

      解码“碳中和”—“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来源:策略研究2021-03-29

      我们将从减少碳排放、增加负碳排放、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三个方向下的能源、工业、交运、建筑、碳汇、碳捕集、碳交易七大领域出发,寻找低碳、绿色发展下的重要投资机遇。

      无法错过的精彩 || 2021SUCE隆基分布式大动作重磅发布!

      来源:隆基2021-03-26

      “逐光之旅”是隆基践行“负碳地球”理念的重大举措。...据了解,隆基分布式“逐光之旅”活动将覆盖全国11个省份,途经47个城市,真正将“负碳地球”理念及环保的生活方式带到万千用户身边!

      来源:新材料情报NMT2021-03-26

      更重要的是,生物质能不仅能实现碳中和,生物质加ccs(碳捕集和封存),即beccs还可以实现负碳排放。但是,目前我国对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不足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03-25

      以后与生物质能源结合的ccs即beccs(生物质能源的ccs)能够形成负碳效应,但规模估计很有限,顶多有三五亿吨碳的预期。对我国前些年的森林碳汇的数量我进行了测算,大概每年3~5亿吨左右。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03-25

      以后与生物质能源结合的ccs即beccs(生物质能源的ccs)能够形成负碳效应,但规模估计很有限,顶多有三五亿吨碳的预期。对我国前些年的森林碳汇的数量我进行了测算,大概每年3~5亿吨左右。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03-24

      解振华指出,目前,我国煤炭消费占比仍超过50%,一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关键设备和工艺等仍需要进口,技术综合集成、产业化与技术转移推广能力不足。建立低碳、零碳能源体系,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来源:隆基股份2021-03-19

      2018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李振国总裁首次提出“solar for solar”模式,通过光伏治理地球生态,最终实现负碳地球的梦想。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航运等领域在短时间内尚难实现经济脱碳的技术转变,电力系统向可再生能源占据主体地位演进仍需储能技术的突破,寄托“终极能源”希望的氢能还面临着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运储销基础设施薄弱、终端用氢成本较高等困境,肩负碳中和重任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航运等领域在短时间内尚难实现经济脱碳的技术转变,电力系统向可再生能源占据主体地位演进仍需储能技术的突破,寄托“终极能源”希望的氢能还面临着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运储销基础设施薄弱、终端用氢成本较高等困境,肩负碳中和重任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航运等领域在短时间内尚难实现经济脱碳的技术转变,电力系统向可再生能源占据主体地位演进仍需储能技术的突破,寄托“终极能源”希望的氢能还面临着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运储销基础设施薄弱、终端用氢成本较高等困境,肩负碳中和重任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17

      在朱共山的脑海中,“十四五”时期低碳、零碳、负碳的“江苏模式”“江苏故事”正在酝酿,前景光明。“在零碳转型领跑时代,江苏省将会讲好追求低碳转型、低碳能力输出和低碳合作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