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电网2014-12-01
该项目通过分析新行标直流电源系统的要求,研究基于浮充式保护型磷酸铁锂电池的智能化新型直流系统,提出解决直流系统越级跳闸问题而进行的蓄电池、电缆、保护电器配合设计方案。...主要研发内容为:㈠开发研究1.应用和实践选择性配合的研究,对蓄电池、电缆、保护电器等按照新的规定进行研究和设计,以更好解决越级跳闸、扩大事故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
来源:新华日报2014-11-20
本光伏电站安装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18块,采用5千瓦逆变器1台,逆变输出为220伏的交流电,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连接空开、漏电保护、浪涌保护等电路保护电器设备及计量电表后并入电网。
来源:电缆网2014-10-13
微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主要用于125a以下的单相、三相的短路、过载、过压等保护。截止目前,abb全球微型断路器的年产量接近10亿只。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4-02-11
低压断路器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是一种保护电器元件,具有断路保护、过载保护、控制和隔离的功能,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终端低压配电系统。...其中,选择性与上下两级低压断路器之间的配合有关,快速性和灵敏性分别与保护电器本身特点和线路运行方式有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11-19
2008年,低压保护电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新型漏电保护技术及其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电源在线网2012-10-19
2008年,低压保护电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新型漏电保护技术及其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tgyr系列智能热量表、tgb1-63小型断路器、tgw70-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2-05-21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首瑞集团)在本届snec展会上,展出了gm5-pv系列高性能小型直流断路器和塑壳断路器具有高电压、全保护、安全电气隔离等特点、是该领域的理想保护电器,吸引了大批客户驻足观摩。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1-07
法泰电器研制的ftb1(smcb)断路器法泰电器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过电流保护电器之间的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过电流保护电器串联起来,用以保证过电流选择性保护和后备保护。
来源:慧聪电气网2011-11-01
该公司的开关插座同样具备爱心双动保护门、热动能过载保护、绝氧阻燃等功能优势,防雷方面等,能够有效消除电路中的感应雷及电涌,保护电器及人生安全。...我们致力于智能家居和办公用品的开发,主导产品有:墙壁开关,功率分配器,无线遥控,防雷保护器,多功能插座,usb充电器,计量器和节能相关产品。
来源: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通用低压电器分会2011-09-28
研究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使结构型式、保护特性和安装方式符合组装成组合式控制与保护电器的要求。...2.2.2具体目标任务2.2.2.1研制新一代整体式智能控制与保护电器,集控制、保护、通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体积小、整体性强、可靠性高和节能等特点。
来源:中国智能电工网编辑部2011-03-24
2011-05-018 gb/z 25842.1-201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过电流保护电器 第1部分:短路定额的应用 2011-05-019 gb/z 25843-2010±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
2010-07-09
(三)电力电缆特性 1.铜芯导体电力电缆 目前国内低压电力电缆都为各芯线共同绞合成缆,这种结构的电缆抗干扰能力较差,抗雷击的性能也差,电缆的三相阻抗不平衡和零序阻抗大,难以使线路保护电器可靠地动作等...型号通常由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来表示,电缆绝缘和内外保护层用拼音字母加数字组合来表示,不但可以完整地反映出电缆的类别、用途,还能将电缆的主要结构、材料以及敷设场合等特征均表示清楚。
来源:互联网2010-01-07
1.3家用保护型断路器的选择 mcb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 应当像选用塑壳断路器和框架断路器一样,计算最大短路容量后再选择。 ...1普通断路器的选择 配电(线路)、电动机和家用电器等的过电流保护断路器,因保护对象(如变压器、电线电缆、电动机和家用电器等)的承受过载电流的能力(包括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等)有差异,选用的断路器的保护特性不同
来源:互联网2009-09-28
它功能相当于闸刀开关、过电流继电器、失压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漏电保护器等电器部分或全部的功能总和,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
来源:中电新闻网 2009-01-22
“智能电器理论、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完成的“低压保护电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等单位完成的“水电站过渡过程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