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能产业化”相关结果118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5-06

      在欧美权威机构给储能的定义基本上是应用于电力领域,跟电动企业是严格区分开的。但国内没有真正的推进储能产业化的补贴政策,仅西部无电人口地区,科技部和地方曾给予过扶持企业的发展基金。...与快速成长的光伏不同,储能在国内一直是看上去很美,产业化进程却始终低速徘徊,尤其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推进速度更为迟缓,通常只能作为微网和离网系统中的配套产品出现,颇受冷遇。

      来源:浙商证券2015-05-05

      核心逻辑在于:1)技术不断进步,部分路线初步具备商用基础;2)2014年以来,储能产业相关政策持续发力,2015年储能引导政策将继续加速密集出台;3)产业界高度关注,上市公司争相布局,资本助推储能产业化加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5-05

      在欧美权威机构给储能的定义基本上是应用于电力领域,跟电动企业是严格区分开的。但国内没有真正的推进储能产业化的补贴政策,仅西部无电人口地区,科技部和地方曾给予过扶持企业的发展基金。...与快速成长的光伏不同,储能在国内一直是看上去很美,产业化进程却始终低速徘徊,尤其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推进速度更为迟缓,通常只能作为微网和离网系统中的配套产品出现,颇受冷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5-05

      在欧美权威机构给储能的定义基本上是应用于电力领域,跟电动企业是严格区分开的。但国内没有真正的推进储能产业化的补贴政策,仅西部无电人口地区,科技部和地方曾给予过扶持企业的发展基金。...与快速成长的光伏不同,储能在国内一直是看上去很美,产业化进程却始终低速徘徊,尤其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推进速度更为迟缓,通常只能作为微网和离网系统中的配套产品出现,颇受冷遇。

      来源:浙商证券2015-03-24

      短期来看,国内储能市场产业链将受益于新电改政策的出台,售电侧放开和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建设提速有望推动国内储能产业化加速,建议继续积极关注受益于新电改政策风口的储能产业主题。

      来源:浙商证券2015-03-04

      中短期来看,政策因素和产业资本争相布局将推动国内储能产业化进程加速。...多重合力助推,国内储能产业化在即投资要点全球储能产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储能用以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输配及辅助服务领域的节奏正在加快。

      来源:齐鲁证券2015-01-16

      目前,储能正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预计到2020年,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千亿,储能产业链有望享受大规模产业化带来的爆发性增长。

      来源:齐鲁证券研究所2014-11-07

      双方优势互补,与各自原有产业完美结合,有望加速储能产业化进程,并在未来储能领域的掘金大潮中抢占先机。...目前,储能正处于产业化的初期,未来成本下降值得期待。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4-08-11

      技术不成熟就不可能大范围推广,也就不可能实现规模产业化。 商业推广尚需时日储能在大规模商业推广上的停滞现状并非偶然,就其本身而言确实存在很多不足。...相当长时间内,储能在中国的发展近乎停滞。储能技术的产业化,是目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仍处技术示范阶段按照业内的研究,储能技术大致分为三类: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其他储能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2014-07-09

      日前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就为中国储能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曙光。《规划》提出,要推进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和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产业化发展或迎来投资热潮据了解,我国在储能方面的应用大都是示范或离网项目,这些项目在经济和技术层面缺少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参考价值。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07-03

      储能这一新兴行业,在近几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国的储能产业也刚刚起步,未来我国储能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目前,储能产业的市场应用主要在国外。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外的标准体系比较完善,市场进程更快。储能产业在国外市场的应用比较成熟,我国可以把经验拿来分享,再进行吸收,从而带动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7-01

      我国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相比极不平衡,对高安全性、环境友好的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弃风弃光严重。...日本ngk公司投入巨资,历时30余年,成功地开发出可用于大规模储能的钠硫电池,并实现了批量化和产业化,产能达到100兆瓦/年。据了解2010年,订单已经排到2015年以后。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7-01

      6月23日,来自全球储能行业的专家及从业人员汇聚北京,共同把脉储能行业发展。储能这一新兴行业,在近几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国的储能产业也刚刚起步,未来我国储能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04-17

      执行期限: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专题二、产业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向1、储能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目标:针对储能产业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突破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飞轮等储能产业化技术,研制产品并形成应用。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25

      2011年11月14日,中国首家光热发电储能技术研究所落户江苏常州,这是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太阳宝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研发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加快了中国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储能产业化。...而且在上述国家都得到了成功的商业运营。为什么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异军突起呢?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1-05-04

      打通储能产业化屏障,新能源绿色电力和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组建的全新电网系统才能真正得以运行,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类的未来。...在政策方面,业内专家多次呼吁加大储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去年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建议政府将规模储能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专项,重点扶植。”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1-02-15

      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力推动中国的储能技术研发,促进储能产业化应用,这将促进我国新能源科技的发展。因此,有储能专家认为,解决间歇性和随机性是目前有效利用这类新能源的核心问题之一。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0-08-11

      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力推动中国的储能技术研发,促进储能产业化应用,这将促进我国新能源科技的发展。...受访专家指出,不止风力发电,未来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电动车还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其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应用,除政策等宏观环境外,前提和关键在于高效、绿色的储能技术和产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