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电设计”相关结果425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9-21

      重组后,原中电投核电资产全部注入国家核电,将核电运营资质与国内顶尖的核电设计研发能力相结合,建立了集技术开发、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于一体的核电全产业链子集团。

      来源:中国核网2017-09-20

      ap1000是西屋集半个世纪核电设计之大成研发出来的,本是不愿意轻易拱手让人的。但我国核电要发展,还要走出去,必须让西屋毫无保留的交出所有技术。在多次艰难的谈判后,二者终于达成了妥协。

      来源:中国核能2017-09-20

      近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中国广核集团正考虑投资英国坎布里亚尔价值150亿英镑的穆尔赛德核电项目,对此,中国广核集团在18日表示,已接受参与竞标该项目的邀请,我们愿意利用三十多年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的经验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7-09-14

      经过整个团队的集智攻关,加之核工业60年的经验积累、30年来核电工程数据以及5年大规模集中有针对性地研发,2015年12月,我国第一个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设计软件包nestor软件v1.0发布,软件包内容涉及物理设计

      来源: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2017-09-13

      报告指出,如果核电作为低碳能源的潜力能得到认可,且先进核电设计能够进一步加强安全性以及核废物管理,那么核电装机容量到2050年将翻番。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17-09-13

      将通过核电厂安全状态监控评估技术和全周期技术状态管理、核电厂风险预警与事故防控技术、人机交互与防人因失误技术、核电仪表控制系统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四个方向的主要工作,成为承担国家核电安全领域重大科研任务和研究解决核电设计

      来源:核能研究展望NPRV2017-08-25

      如何搭建先进的下一代核电设计的许可证框架?新形式的创业投资组合是否有助于突破核聚变的壁垒?我们想知道对于重启核电还需要做些什么?

      来源:中国核能2017-08-17

      海阳二期项目为我国核电国产化依托项目的后续工程,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大力推进核电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制造本土化。...海阳二期项目为我国核电国产化依托项目的后续工程,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大力推进核电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制造本土化。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7-08-17

      近年来,我国核电装机总量不断上升,发电量持续增长。不论是技术,还是运营,或者是制造能力,我国核电产业都有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国内市场的繁荣,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我国核电的未来一片光明。核能,是一种清洁、绿色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7-08-17

      与此同时,华龙一号的试验成功让我国核电设计制造能力登上新台阶,成为核电设备加速国产化替代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在内需之外,技术和设备出口也正在成为核电设备发展主流趋势。

      来源:世界核新闻网2017-08-15

      报告指出,如果核电作为低碳能源的潜力愈来愈受到认可,且先进核电设计能够进一步优化安全性以及核废料管理,那么核电应用将取得巨大增长。

      来源:中国核网2017-08-11

      两家中国的国企对同一个海外项目投标,形成了直接的竞争,被世界称为中国核电企业的窝里斗,举世哗然,这件事深刻暴露了我国核电发展的真实水平:即多年来,我国核电虽然在运行管理、建造、融资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核电设计这种核心竞争力

      来源:国际核电的那些事2017-08-10

      这个产业曾经制造了能毁灭地球上百次的庞大的核武库,建造了规模最大的核电机组(当然也发生过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核事故),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乏燃料处理能力,还有着最悠久的核电设计经验只是,普京上任时这个行业有些尴尬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7-27

      他表示,通过自主创新,我国已形成世界领先的压水堆核电设计研发体系,并即将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htr-pm,高温气冷堆所具有的固有安全、温度高、多用途等技术特点优势明显。

      来源:微言环保2017-07-17

      面对日趋复杂的涉核舆论环境,核电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危机,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核电设计和运行的安全性。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7-07-10

      截至目前,该重大科技专项共形成知识产权2894项,全面提升了我国核电设计、试验、安全审评、协同创新体系、装备制造等国家能力。

      来源:光明日报2017-05-27

      邢继介绍,以华龙一号综合协同设计平台为例,该平台将核电设计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加密、仿真与虚拟现实等技术,解决了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传递与集成等难题。...互联网+开启核电设计和建设2.0时代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穹顶是一个直径46.8米,重约340吨的半球体,加上沿海大风的影响,要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精准安装到45米高的反应堆厂房,难度可想而知。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17-05-08

      四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展现出阳江核电有限公司良好的安全文化和经营管理水准,有力验证了我国核电的自主化水平,以及中广核电力核电设计、制造、运营等技术标准体系的实力,是我国核电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成果的良好实践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7-04-14

      日前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水压试验成功,中国企业拥有了完全自主的第三代核电设计制造能力。红沿河二期工程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田湾核电二期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产。

      来源:桔灯勘探2017-04-06

      中核集团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我国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是核电发展的技术开发主体、国内核电设计供应商和核燃料供应商,是重要的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以及核仪器仪表和非标设备的专业供应商,承担着核电站运行和安全技术保障的重要任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