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记者在7月20日举办的“核电重大专项课题成果总结及推广应用交流会”上获悉,我国核电重大专项课题CAP1400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已进入总结收官阶段。其中,CAP1400分项的型号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场开工准备工作已做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万千瓦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示范电站大部分设备已完成安装,今年将完成除蒸汽发生器、燃料装卸系统以外的所有系统安装调试工作。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在总结目前项目的完成和推广情况时介绍。截至目前,核电专项已立项课题179项,核电中央预算113.99亿美元,在压水堆和高温堆分项中,已经完成验收的课题为54个,其中设计类15个、设备类16个、材料类5个、实验类8个。“以上课题成果绝大部分得到了实际应用,部分研发成果应用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核电重大专项的实施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得到重大提升,促进了我国核电全产业链布局的形成,为我国实现核电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凡荣强调:“当前世界核电正处在由二代向三代、四代的过渡期,核电是大国竞争的战略高地,唯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他表示,通过自主创新,我国已形成世界领先的压水堆核电设计研发体系,并即将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HTR-PM,高温气冷堆所具有的固有安全、温度高、多用途等技术特点优势明显。我国核电领域取得的成果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重大专项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也颇为丰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权;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962项;形成知识产权3000余项(截至今年6月30日);形成国家行业、企业标准849项;三代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从2008年的30%提升到85%以上,高温气冷堆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具体来看,压力容气、蒸汽发生器、主管道等一大批重大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屏蔽主泵、数字仪控系统、爆破阀等核心设备已完成样机的制造,超大型锻件、U型管、核级锆材等取得关键突破,核级焊材研制的成功改变我国核电焊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些成果显著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上台阶、上水平,有利于推进“走出去”联盟建设,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核电品牌名片。
记者了解到,重大专项的参研单位达200余家,参研人员超过23000人,协同创新举国体制支撑,全面实现了“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促进了科研大协作、技术大集成、创新大集聚。在交流会上,一重、哈尔滨电气、宝银特钢、国家电投等二十多家研发和应用单位进行了发言,表达了对重大专项的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作用的深刻感受。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称:“重大专项形成了一套小核心、全社会大协作的管理办法,这一经验非常宝贵。”上海电气集团总工程师唐伟宝则表示,通过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上海电气在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企业装备制造自主能力和课题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国形成了一支具有务实敬业精神的致力于核电产业的人才队伍。
在交流成果的同时,李凡荣也指出,核电专项的成果应用和转换依然面临挑战。成果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还待提升,鉴定及认证体系不够完善,成果转换政策仍存在不配套现象,有些课题封闭、信息共享不足。为此,他提出,要多措并举,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推进抓实成果落地。
中国核电发展中心主任曾亚川坦言,重大专项的标志性成果一是建成CAP1400,一是高温气冷堆建成发电,而这两个标志性成果还未完全达到。因此,下一步还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做好CAP1400示范工程,抓紧推动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专项管理工作,加强专项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积极推动小型堆重大专项的立项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国家电投集团9个项目入选。630°C等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山东院联合研发的“630℃等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依托大唐郓城国家电力示范项目落地实施,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115材料,发电热
筹划了近10年,国家电投核电板块终于要上市了。(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9月30日,电投产融午间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根据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控人国家电投集团的通知,拟由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控股股权,同时置出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
9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视频分会场参加表彰大会。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的表彰决定,大会共计表彰了491个中央
先看两组数字。60年、900万吨、150万千瓦;12年,700余家,超3万名,1.4万余项。第一组,是“国和一号”的安全、经济与环保说明书——设计使用寿命60年,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900万吨,单机组发电功率150万千瓦。第二组,是背后的付出与成果——12年研发历程,700余家单位、超3万名技术人员参与其中,
关于有效保障我国三代核电经济性的建议
日前,在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和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监造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哈电集团重装公司顺利完成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装船发运工作。该设备为三门核电4号机组实现交付的首台核岛主设备,在产品制造期间,公司各部门高效配合、协调推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了三门核电现场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龙年伊始东方电气人全力以赴跑好开局“第一棒”签约中标喜报连连创佳绩中标多个火电汽轮发电机组项目近日,东方电气成功中标浙能武威2×1000兆瓦汽轮机项目、国能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兆瓦机组项目和华电龙口四期第二台1×660兆瓦机组项目。浙能武威项目两台机组建成后,可充分发
空缺一个多月后,国家电投终于迎来了它成立后的第三任董事长——刘明胜!第一任董事长:开拓者王炳华2015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原国家核电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炳华卸任国家核电职务,成为了新组建的国家电投第一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国家电投2016年
近日,由上海核工院牵头,联合中国二重、上海电气上重、吉林中意共同完成的“大型核电站CAP1400(国和一号)主管道研制及应用”技术成果通过了中国核学会组织的鉴定,整体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鉴定会上,项目团队汇报了大型整体锻造超长非对称管嘴主管道的设计分析、非常规力学试验、材料研制和部件制
近日,500千伏国核—栖霞线路启动送电,标志着国核示范500千伏送出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这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23年首个建成投运的超高压工程,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核示范500千伏送出工程,是我国大型核电重大专项CAP1400示范工程的电力送出通道,包括
“碳-14辐照生产靶件开始出堆!”4月20日13时48分,随着一声令下,碳-14靶件从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成功抽出,这是我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中国也从此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这是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杭州湾畔,九座核岛巍然矗立。这里,就是中国核电起步的地方——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基地。自秦山核电站1991年12月并网发电至今,秦山核电基地不仅发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度核电,更见证了我国核电技术更迭升级、多堆型多机组安全高质量建造运营
最近几个月,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频频放出发展核电的消息,总统亲自推动,各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在短时间内选定了建设厂址。哈萨克作为前苏联加盟国,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不言而喻,考虑到近几年俄在国际核电市场上的绝对主导地位,与俄罗斯合作似乎是哈萨克的既定选择。(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
今年是中国核电发展的五十年,今年也是上海核工院成立的五十年。五十年横跨两个世纪,上海核工院从昔日的“七二八工程设计队”起步,到今天国内首个集核电主辅系统研发、设计、设备采购及工程建设管理为一体的核能“研发+AE”平台,受命于国家电力资源匮乏的危难之时,成长于国家核电技术突破发展的跨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核电专项)管理,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新要求,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法》等四项制度。日前,国家能源局核电司有关负责人就文件出台的背景、原则及主要修订内容等回答记者
CAP1400和华龙一号三代大型核电积极推进源于AP1000,强于AP1000,CAP140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非能动机组。CAP1400是我国在引进的美国西屋公司AP1000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升级的非能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相比于AP1000,CAP1400的机组功率提高20%,进一步降低了堆芯熔化概率,提高了抗击大型
12月11日,由方大炭素承担的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核电重大专项课题“炭堆内构件制造技术研究”,在兰州顺利通过国家能源局核电专项办公室组织的正式验收,标志着方大炭素在高温气冷堆核电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2018年,随着方大炭素生产的炭堆内构件成功应用于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
这一周的时间,核电行业有哪些动态要闻呢?小编精心整理了核电相关要闻,详情如下:美国又对中国核工业使阴招专家:不会步中兴后尘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12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周四宣布,由于中国可能将美国核技术转移到新一代中国核潜艇、核动力航空母舰等军用技术上,因此发布禁令,将严格限制民用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综通核电〔2018〕132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
近日,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专项重点课题之一CAP1400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性能研究及试验课题顺利通过正式验收,标志着CAP1400六大关键试验课题全面通过验收。六大试验是核电重大专项支持设立的基础类重大验证课题,属于支撑论证三代非能动核电关键系统运行及重要设备性能的机理研究,涵盖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走向卓越电规总院发电工程业务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经济的新常态促使能源电力供应延续总体宽松态势,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带来了原有电力格局的重大变革。传统优势领域渐入瓶颈,新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面对机遇与挑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简称电规总院)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发电工程业务领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李启钊,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格罗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予中国华能的支持和帮助,并简要介绍了华能生产经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8日,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有关于高温气冷堆耦合光伏电解制氢项目中光伏电解水制氢研究采购公告。根据中核能源“揭榜挂帅”项目《高温气冷堆供热项目与光伏电解制氢项目耦合发展》项目的研究任务要求,针对光伏电解水制氢应用技术和需求,拟采购《高温气冷堆耦合光伏电解制氢
4月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沈阳拜会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双方围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基地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展开深入交流。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利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金玉参加会见。王新伟对张文峰一行到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近日,公司收到国家档案局印发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档案验收意见,示范工程档案专项正式通过验收。专项验收工作于3月2日至5日开展,期间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听取相关汇报、观看项目档案宣传片、现场查验档案材料并质询,认为示范工程档案收集比较齐全,分类合理,整理规范,项目档案能够反映项目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延伸阅读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以石墨作慢化剂,采用氦气作冷却剂,固有安全性高。我国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于2020年11月完成双堆冷试,2021年12月完成首次并网发电,2023年12月6日正式投入商运并良好运营至今,这意味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1915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和技术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3-2-060-01)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宁德市1.招标条件本1915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和技术服务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
3月7日,《烟威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工程建设必要性(1)2030年前烟台和威海地区计划投产的大型电源项目装机容量合计8388MW,其中煤电和燃机10488MW、核电10400MW、海上新能源17500MW(风电和光伏分别为13500MW和4000MW),根据平衡计算,2027年、2030年、2035年烟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