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灵活性电源”相关结果4562
      央视|新质生产力锻造记:新型储能让绿电“风光无限”

      来源:经济半小时2024-03-19

      钒液流电池组的电源来自于旁边的光伏发电,全钒液流电池模块能产生出巨大的能量,能让“捉摸不定”的“风光电”稳下来。...逐步的减少要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用氢燃料来代替煤,这个就叫做氢储能,实际上它也是一个火电厂的灵活性调节。现在绿色氢能还没有起来,但是即将爆发。

      “虚拟电厂大家谈” | 变“现”困难 虚拟电厂商业运营该如何推进?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3-19

      电网平稳运行存在困难——有需求一是由于受到气候影响,a地用电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冬、夏“双峰”特征,加上极端天气频发,用电高峰时电力供需紧张,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二是缺少常规水电、燃气轮机等传统灵活性调节电源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24-03-18

      一、明确2025年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空间《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同时,满足“四可”要求的分布式电源也应当具备功率调控能力,通过配电网优化制定合理的电网保护控制策略,提高配电网调节能力,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四)探索分布式电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指导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5

      我国灵活性发电容量比重约为17%,低于美国的49%、西班牙的34%,但弃电率低于欧美国家普遍的3%~11%区间。...新能源已从过去的补充性电源发展成为替代性电源,在提供大量绿色清洁电能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消纳压力。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5

      这项政策充分体现煤电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价值,推动煤电向以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为主转型。在用于调峰的灵活性资源中,煤电机组改...面对不断增加的消纳难度,提高外送能力和灵活性调节水平迫在眉睫。

      来源:电联新媒2024-03-14

      从电力安全角度看,传统电力系统电源以常规火电、水电为主,发电出力连续可控。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受气候变化和天气条件影响大,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发电出力弱可控和高度不确定。...《电网技术》期刊上一篇由国家电网公司调控中心、中国电科院相关专家撰写的学术论文认为,考虑环境成本后的合理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该综合考虑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和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成本,并与各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

      来源:电联新媒2024-03-14

      从电力安全角度看,传统电力系统电源以常规火电、水电为主,发电出力连续可控。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受气候变化和天气条件影响大,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发电出力弱可控和高度不确定。...《电网技术》期刊上一篇由国家电网公司调控中心、中国电科院相关专家撰写的学术论文认为,考虑环境成本后的合理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该综合考虑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和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成本,并与各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3

      《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配电网承载能力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政策文件指导下,通过加强统筹规划、构建标准体系、提升配电网供应能力、优化网架结构、提高装备水平、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完善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体系等一系列行动举措

      “虚拟电厂大家谈” | 如何融入市场型虚拟电厂发展快车道?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3-12

      (二)发展阶段 虚拟电厂发展可分为邀约型、市场型、自主型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参与的灵活性性资源、可参与的市场类别以及收益来源不同。...从聚合资源来看,主要包括储能、负荷、分布式电源,比如江苏项目主要资源除了空调负荷以外,也包括充电桩、储能等;浙江丽水项目的资源除用户侧的资源还包括小水电。

      如何融入市场型虚拟电厂发展快车道?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3-12

      (二)发展阶段虚拟电厂发展可分为邀约型、市场型、自主型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参与的灵活性性资源、可参与的市场类别以及收益来源不同。...从聚合资源来看,主要包括储能、负荷、分布式电源,比如江苏项目主要资源除了空调负荷以外,也包括充电桩、储能等;浙江丽水项目的资源除用户侧的资源还包括小水电。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以及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但相比实现碳达峰目标所需的系统调节能力仍有较大差距。...交直流、源网荷相互耦合,常规电源开机规模下降,电网频率电压支撑能力减弱,电网故障形态更为复杂,稳定控制更为困难。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能效升级与灵活性改造,有序推动煤电由基荷能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同时保障储能产业与本地清洁能源项目协同布局,强化大容量储能和分布式储能、长时储能与短期储能同电网运行不同需求的精准匹配。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11

      另一方面,有利于促使煤电加速向调节型和兜底保障型电源转型,支撑新能源快速发展与高比例消纳,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建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促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表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煤电转型发展,需要探索政策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要着重机制的动态调整与优化,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在中国式能源治理体系下探索保障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有机统一的煤电转型发展机制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11

      未来,在逐步由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基础上,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以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加快部署煤电掺烧生物质+ccus 研究和试点促进能源系统零碳、负碳发展,推进“煤电+”耦合发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一、明确2025年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空间《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强化分布式电源管控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通过明晰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方向,布局源网荷储融合发展,增强配电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开发利用、有力承载新领域新型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进一步助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以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民生服务保障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配电网承载能力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政策文件指导下,通过加强统筹规划、构建标准体系、提升配电网供应能力、优化网架结构、提高装备水平、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完善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体系等一系列行动举措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配电系统灵活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尺度下,配电系统通过柔性控制和拓扑灵活切换,以经济可靠的方式快速响应分布式电源及负荷不确定性变化的能力。...同时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双高”特征为配电系统的灵活运行带来了如下机遇:(1)日益增加的分布式电源和新型储能丰富了备用电源和微电网群的构建方式,有助于提升配电网韧性和灵活性,改善电能质量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3-08

      储能作为调节性资源,可以有效地改善新能源输出曲线,提高新能源在电力市场中的灵活性。...在双碳目标战略引领下,我国光伏发电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第二大装机电源。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电网消纳、新能源与用电负荷时间和空间不对称性等问题愈发突出。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4-03-07

      未来,在逐步由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基础上,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以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加快部署煤电掺烧生物质+ccus 研究和试点促进能源系统零碳、负碳发展,推进“煤电+”耦合发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