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法律”相关结果463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处2021-08-19

      纳入正面清单管理是生态环境部门对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充分肯定,是对企业自觉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的充分信任,正面清单企业应该珍惜这份信任和荣誉,为其他企业立标杆、做表率,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来源:重庆生态环境2021-08-17

      本案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和接收单位存在非法处置、运输和收集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法律宣传教育,落实企业...据悉,重庆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将进一步深化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倒逼企业自觉守法,多措并举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切实提升执法效能,保持战略定力,依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1-08-12

      监督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自然保护地相关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自然保护地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涉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整改情况和生态修复情况

      来源:汇业法律观察2021-08-10

      该案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数额约1400万元。可见,企业日常经营中未定期开展环境风险排查,最终可能引发的环境法律风险是多方面的,严重情况下,直接可以导致企业资不抵债,以及被吊销资质证照。4.

      《2021中国<mark>环境</mark>企业50强分析报告》--引言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7-14

      1.政策呈现深化细化、重点突出、深度融合特征2020年,国家层面共颁布环境相关政策140项,其中法律法规85项,较2019年减少35项,技术标准55项,同比增加8项,这一降一升从侧面反映出随着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

      来源:武大大海一舟2021-06-28

      以上问题一方面涉及《民法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条款的解释和适用,另一方面还涉及《民法典》实施后环境法律等单行法的未来的解释适用和制度完善。...这一规定引发了环境法学者的反对,认为“恢复生态环境”涉及环境法的责任因此不宜在《民法总则》中规定。最终通过的《民法总则》在民事责任形式中删除了“恢复生态环境”的规定。

      来源:济南市生态环境局2021-06-22

      四、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国家和省、市环境管理有关政策,以维护修复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来源:《法学评论》2021-06-18

      以上问题一方面涉及《民法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条款的解释和适用,另一方面还涉及《民法典》实施后环境法律等单行法的未来的解释适用和制度完善。...这一规定引发了环境法学者的反对,认为“恢复生态环境”涉及环境法的责任因此不宜在《民法总则》中规定。最终通过的《民法总则》在民事责任形式中删除了“恢复生态环境”的规定。

      附项目 商洛市2021年度污染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10

      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认真梳理辖区落后产能、工艺、设备,依法依规关停退出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不达标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产能,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对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区域的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6-01

      《改革方案》要求企业依法依规披露环境信息,全面反映企业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治理情况。...依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将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社会关注度高、与公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企业确定为主体,要求其依法开展环境信息披露。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5-31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明确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内容和范围,全面反映企业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治理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改革实践和工作需要,及时完善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内容。

      来源:汇业法律观察2021-05-29

      企业应当特别重视环境合规,有效防范此类风险。建设阶段常见环境法律风险1.企业违反“三同时”制度被处以重罚。...建设阶段环境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未批先建、未验先投、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等等。以“未批先建”为例,2016年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取消了二十万元罚款上限,改为按总投资的1%至5%,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1-05-24

      组织开展第三届全省生态环境法律知识竞赛,制作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并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编撰《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学习读本。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1.依法妥善办理环境案件。

      来源:法岸环境律师2021-05-20

      但是,在确定了违法行为是“排放”后,恐怕也不能确定法律适用。那么,到哪个法律中找适用条款呢?这就需要熟悉每部环境法律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是规范什么行为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规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法律吗?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4-09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生态环境法律中,有多个条款规定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责令停业关闭”等措施。在以往的执法实践中,上述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一直存在争议。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03-25

      环保信用评价实行计分制,设置初始分值,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环保信用信息记载的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义务或责任的情况进行计分,根据得分情况和定级标准确定信用评价等级。...;五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开展环保信用评价的企事业单位。

      来源:中国环境2021-03-24

      2013年以来,在落实“大气十条”、打响蓝天保卫战过程中,通过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和环境法律法规,连普通老百姓都明白,形成重污染天气的主要因素,除了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外,必然有可形成重污染后果的污染排放源...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一份实地检查信息,回答了这个问题。

      来源:电网头条2021-03-10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逐步完善,聚焦47项具体改革任务,出台60多项相关配套制度,构建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1-03-01

      以前我国也有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规定,但“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成效之所以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从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两个方面建立了生态环保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如创设了我国生态环保党政同责的体制

      来源:法制日报2021-02-13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魏哲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新环保法实施后,截至去年底,中华环保联合会提起的50起案件只有一起没有立案,结案率超过70%,有5次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各类典型案例。...6年来,由检察机关以及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特别是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逐年增多,基本实现环境公益诉讼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的全覆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