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利用”相关结果196

      来源:中国石化2022-01-30

      ccus+生物质能等前沿和储备性技术攻关,加大二氧化碳制备高价值化学品、二氧化碳矿化利用等技术应用力度,突破碳捕集、输送、利用、封存等各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

      来源:新华网2022-01-30

      碳利用与封存环节,胜利油田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易与原油混相的原理,已在正理庄油田建成10座无人值守注气站,向附近73口油井注入二氧化碳,增加原油流动性,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油气集输系统全部采用密闭管输

      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成!全国已有23个运行中CCUS项目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1-29

      ccus项目中,中国13个涉及电厂和水泥厂的纯捕集示范项目总体二氧化碳捕集规模达85.65万吨/年,11个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规模达182.1万吨/年,其中与提高石油采收率 (eor)相关的二氧化碳利用规模约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1-13

      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等瓶颈,《报告》建议,应着重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提升自主研发、生产关键设备的能力;重点研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先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关键设备;推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绿氢制造、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

      分析:国内外CCUS发展对比分析与启示建议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01-12

      另外还有5个项目的二氧化碳利用方式尚未确定,规模为734万吨/年(见图5)。国内外ccus发展对比分析我国自2006年开始出台ccus相关政策,有效推动了ccus技术和产业发展。...美国通过对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提供递进式补贴的45q税收抵免政策,极大地提高了高排放企业建设ccus项目的积极性。欧盟将ccus纳入碳交易体系,依靠较高的碳交易价格体现ccus减排价值。

      2020年我国CCUS设备需求7.1亿元 预计2030年将达到900亿元以上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2022-01-10

      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ccus地质封存潜力与二氧化碳排放资料来源:《2021年中国ccus报告》中国2025-2060年ccus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潜力(亿吨/年)资料来源:《2021年中国ccus报告》2020

      国内外CCUS发展对比分析与启示建议

      来源:电联新媒2022-01-10

      另外还有5个项目的二氧化碳利用方式尚未确定,规模为734万吨/年(见图5)。...美国通过对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提供递进式补贴的45q税收抵免政策,极大地提高了高排放企业建设ccus项目的积极性。欧盟将ccus纳入碳交易体系,依靠较高的碳交易价格体现ccus减排价值。

      来源: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2021-12-31

      在碳捕集环节,齐鲁石化通过冷却和压缩技术,回收所属第二化肥厂煤制气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回收提纯后的液态二氧化碳纯度达到99%以上;在碳利用与封存环节,胜利油田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易与原油混相的原理,向油井注入二氧化碳

      来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22-02-08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大建设力度,研究建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中心,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力争再建设百万吨级...在碳捕集环节,齐鲁石化新建100万吨/年液态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回收煤制氢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提纯后纯度可达99%以上;在碳利用与封存环节,胜利油田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易与原油混相的原理,已建成10座无人值守注气站

      来源:新华社2021-12-06

      辽河油田规划,“十四五”时期将把“绿色低碳”列为战略工程之一,依托内外部技术力量大力拓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业务,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二氧化碳捕集能力每年40万吨,碳利用与封存规模每年100万吨,初步建成地区碳封存服务基地

      来源:汽车总站网2021-11-22

      张涛甚至认为,绿色甲醇作为能源转化中枢,能够在碳足迹全流程上解决能源的清洁性问题,并起到拓展氢能应用产业链、降低碳排放、实现碳利用等一举多得的效果。

      来源:氢云链2021-11-15

      我国目前仅有基于化学吸收法的燃烧前捕集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2)在二氧化碳运输方面,我国目前仅有二氧化碳车运技术能够商业化应用,可大规模输送二氧化碳的陆地管道运输技术仍处在工业示范阶段;(3)在二氧化碳利用方面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1-11-10

      重点研究发展少碳、用碳、零碳原理创新与颠覆性技术,实现碳减排、碳捕捉、碳利用,开发无碳排放能源。清洁能源应不论出身,只论排放。将传统化石能源转变为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11-08

      推动全球首套包瀜10万吨碳化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启动,全国首台套天津大学一氧化碳制甲酸钙技术落地实施,和百泰10万吨焦炉气制甲醇等6项碳利用工程已完成,远达鑫年产10万吨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扩产等项目加快建设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1-05

      在生态系统碳汇中有四个基本路径:传统的lulucf(森林和土地利用)森林减排增汇,自然碳汇管护,通过生态工程增加相应的固碳能力,利用生物技术的碳捕集与碳利用措施。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11-02

      从数量关系上来看,实现碳中和,一是增加森林、海洋、湿地等碳汇量以及碳利用封存能力,二是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工业生产的碳排放,主要从能源供给的低碳化、能源利用的高效化、能源消费的电气化三个方面着手。

      来源:万米空间2021-10-21

      2020年,nccc还将业务范围正式扩展至二氧化碳利用和直接空气捕集(dac)领域,并于2021年7月完成了二氧化碳养护混凝土的首个碳利用技术测试。

      CWP2021高峰论坛二:把脉新型电力系统,共话风电发展机遇

      来源:能见APP2021-10-18

      对煤电来讲,必须要考虑在碳捕捉,碳封存,碳利用技术的帮助下,要做灵活性调节,要有变清洁、高效、低碳的能力。

      碳捕集燃气热电机组碳循环及其虚拟电厂优化运行

      来源:中国电力2021-09-29

      p2g-gppcc系统中碳捕集率越高,p2g的碳利用量越高,其消纳的弃风功率也越多。...这种虚拟电厂及其碳循环利用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减少弃风、降低排放、增强碳利用的能源运转途径,具有显著经济及社会效益。

      来源:齐鲁晚报2021-09-19

      专家说西北地区比较适合存碳利用碳储存技术,可捕集90%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脱碳水平较高,大型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可实现超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