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成为我国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各地示范工程陆续开工建设,CCUS规模化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CCUS技术将为国家“双碳”目标落实提供怎样的支撑?我国CCUS技术发展现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位置?CCUS技术在持续推进中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 作者:余璇)
《中国电业与能源》:CCUS技术将为国家“双碳”目标落地提供怎样的支撑?
郜时旺:CCUS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使二氧化碳保持长期与大气隔绝。2020年,我国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提出,这是我国首次向全球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标志着我国低碳转型进入了新的加速期。能源行业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加强技术攻关及工程示范。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是清洁能源逐步增加、化石能源逐步减少的过程。由于风光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以及储能的高昂成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化石能源为电网提供灵活性和安全保障。CCUS技术作为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减排技术,是实现电力行业化石能源净零排放的重要基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支撑,也是钢铁、水泥等行业减碳的必要选择。总的来说,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未来将提供可观的减排贡献。发展CCUS技术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业与能源》:我国CCUS技术有哪些技术路线?目前发展现状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位置?
郜时旺:CCUS技术包括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等环节。二氧化碳捕集的技术路线包括燃烧后捕集技术、燃烧前捕集技术、富氧燃烧技术、负碳技术等。二氧化碳利用包含二氧化碳化工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二氧化碳矿化利用、二氧化碳生物利用等技术。二氧化碳封存包含陆上和海洋地质封存、矿化封存等技术。
与国际顶尖技术水平相比,我国在CCUS技术领域整体处于跟跑阶段,部分技术处于并跑阶段。我国目前尚无百万吨级煤电CCUS全流程示范工程,以及生物质耦合CCUS(BECCS)和直接空气碳捕集(DAC)等负排放示范工程。
二氧化碳捕集方面,我国捕集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基本相当。燃烧前捕集技术、燃烧后捕集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均处于并跑阶段,前两者国内外均处于产业化阶段,后者国内外均处于中试阶段。新型捕集技术处于跟跑阶段,整体落后国外5年左右。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方面,我国整体处于跟跑阶段,技术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中国电业与能源》:您认为CCUS技术在持续推进中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有何建议?
郜时旺:尽管我国CCUS技术各技术环节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各环节技术发展距离规模化、全流程示范应用仍存在一定差距,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各环节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无适用规章制度和审批周期长的问题,捕集的二氧化碳无法有效消纳,地质封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尚需长周期验证。提出如下建议: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CCUS相关激励措施。建议加强对电力与石油行业CCUS的政策激励,如将配备CCUS的化石能源发电定义为清洁能源,给予其可再生能源同等地位待遇,给予资金支持、税收抵免、成本补偿、增加发电配额、纳入碳交易等,加速电力与石油行业的低碳转型。
开展并完善CCUS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针对CCUS发展准入、建设、运营、终止等环节,有序制定并发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方主体责任;同时加快标准体系建设,针对捕集、封存、监测等重点环节发布标准规范,促进CCUS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中国电业与能源》:您认为我国CCUS技术应该如何布局?有何建议?
郜时旺:我国CCUS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升级放大和工业验证,未来应重点发展大规模全流程火电CCUS系统,拓展CCUS技术在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的发展应用。
CCUS技术具有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建议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CCUS技术突破需求,精准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对于基础性、前瞻性CCUS技术研究,建立政府引导,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稳定持续投入的实施机制;对于核心CCUS技术攻关与突破,以科研机构为实施主体,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政府专项投入,推进原始创新;对于先进CCUS技术的示范应用,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重点解决市场准入、产业组织和技术布局上的政策问题,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供给能力、优化区域布局,全力加速其发展。
建议国家加强CCUS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市场主导、多元投入、分类实施的CCUS技术产业突破组织机制。以碳中和为目标,构建CCUS与能源/工业深度耦合的路线图,加快火电CCUS技术、生物质发电耦合CCUS等负碳技术的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开展大规模、全流程集成示范工程,加快二氧化碳输送管道等CCUS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电力和石油行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十四五”时期建成3—5个百万吨级CCUS全流程示范项目。
《中国电业与能源》:大规模推广应用CCUS技术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应如何应对?未来CCUS技术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郜时旺:规模提升、产业集群、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支持,都可以大幅降低CCUS的技术成本。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预计,到2030年我国全流程CCUS(按250千米运输计)技术成本为310—770元/吨二氧化碳,到2060年将逐步降至140—410元/吨二氧化碳。
未来CCUS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之一为示范应用大规模全流程火电CCUS系统。基于现有技术体系,加强系统的深度整合和优化、各环节关键技术应用和大型装备的设计制造,组成系统效能更高、成本更低、减排容量更大的重大技术体系,构建高效的捕集、驱油利用、封存全流程协同合作机制。此外,还应拓展CCUS技术在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的应用。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业与能源》杂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新疆油田公司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新疆油田首个也是目前中国石油最大在建煤电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据悉,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总体规模为“400万千瓦新能源+2×660兆瓦超超
4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作为亚洲环保领域的旗舰盛会,本届展会规模空前,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同兴科技及子公司北京方信立华携多项核心技术和产品亮相展会,包括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解决方案、低温SCR脱硝催化剂、CCUS(二氧化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产业,是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国务院国资委“百大工程”中国石油CCUS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强CCUS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灵活发电技术难题,形成660—1000兆瓦等级全谱系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为能源企业利用海洋能推动低碳转型指明方向,在氢能端,企业正积极布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冯勤就能源企业如何利用海洋能(如绿电制氢、海上碳封存)推动传统业务低碳转型,以及是否有相关技术路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北京氢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环能源”)“氢环能源箱式生物制氢装备(HEE-500)试产仪式”在四川省眉山市隆重举行,国内首台箱式生物制氢装备的正式亮相。氢环能源依托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生物制氢技术,创新推出箱式生物制氢装备HEE-500。该装备采用站内沼气制氢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北极星环保获悉,4月2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新疆油田公司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新疆油田首个也是目前中国石油最大在建煤电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据悉,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总体规模为“400万千瓦新能源+2×660兆瓦超超
4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作为亚洲环保领域的旗舰盛会,本届展会规模空前,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同兴科技及子公司北京方信立华携多项核心技术和产品亮相展会,包括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解决方案、低温SCR脱硝催化剂、CCUS(二氧化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产业,是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国务院国资委“百大工程”中国石油CCUS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强CCUS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北京氢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环能源”)“氢环能源箱式生物制氢装备(HEE-500)试产仪式”在四川省眉山市隆重举行,国内首台箱式生物制氢装备的正式亮相。氢环能源依托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生物制氢技术,创新推出箱式生物制氢装备HEE-500。该装备采用站内沼气制氢
12月3日~7日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CCUS团队在阿联酋迪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边会会上,华能清能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受邀参加了由生态环境部主办的“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进展”边会,并作题为“中国华能集团CCUS项目简介——煤炭去
12月3日~7日,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CCUS团队在阿联酋迪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边会。会上,华能清能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受邀参加了由生态环境部主办的“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进展”边会,并作题为“中国华能集团CCUS项目简介——煤
2022年度“中国华能十大新闻”内容摘要(按新闻事件发生时间顺序排列)1.华能喜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2022年,中国华能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营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开展“建功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大型融媒体宣传报
10月24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党组副书记王森,王益华、王文宗、王利民、李向良、张涛等公司领导参加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参加学习并交流参会感受。会议传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有这样一位“捕碳”者,他就是全国劳模、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能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入党志愿书上写下“为科学技术献出毕生精力”“双碳”目标下,如何有效节能减排是火电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是郜时旺25年来致力攻克的课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9月25日,新华社披露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所涉代表2296名。北极星电力网从中梳理出电力领域二十大代表名单,他们中,既有党员领导干部,又有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详情如下:王凤雨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维护部副主任王树东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0日,中央企业系统(在京)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51名。包含: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清洁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温室气体减排与清洁燃料技术部主任,高级工程师郜时旺;
7月10日,中央企业系统(在京)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51名。代表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马兴新王凤雨王彤宙王树东王祥喜王瑾敏(女)文兵邓亦武付刚峰成义娟(女)吕军朱碧新刘石泉刘永清(女)刘烈宏刘敬桢闫欢欢(女)孙永才李绍杰(满族)杨伟杨传堂吴晓根吴燕生余剑锋辛保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党中央决定,授予384名同志、追授16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授予298名同志、追授2名同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授予499个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国“两优一先”能源电力行业获表彰名单来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