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市场管理”相关结果1770

      来源:国家电投2023-11-21

      国家电投积极推动落实,在集团公司营销中心全面指导协调下,碳资产管理公司牵头碳资产交易、履约管理,积极参与政策研讨,研判市场态势,统筹各单位实际诉求,科学制定年度交易履约工作方案,积极帮助履约困难企业成功纾困...国家电投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践行者与推动者,主动担当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全力支持碳市场运营,将以实际行动为全国碳市场贡献国家电投的智慧和力量,在助力中国“3060”目标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不断“碳”索未来

      来源:能源新媒2023-11-21

      过渡期结束后,进口产品开始缴纳碳关税,每吨碳排放价格与欧盟碳市场配额价格挂钩。...但在经历了前几个阶段的监管期后,欧盟逐渐意识到如果仅在欧盟范围严格实施碳排放监管措施,将会增加欧洲企业碳排放成本,对碳密集型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不利影响,促使企业从欧盟转移到其他气候管理法规相对宽松的地区

      来源:中电联2023-11-17

      从开立账户、核算核查、配额测算、配额分配到上线交易和清缴履约的全过程,发电企业对碳市场、碳交易的全链条管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并切身感受到碳市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和影响。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1-17

      积极推动电-碳市场协同发展,开辟全国首个省级电-碳联动市场,在国内率先推动电-碳-金融三个市场联动绿电交易,为长江经济带绿电交易搭建优质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电能替代,实现全省乡镇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电动船充换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助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运用“电力大数据+环保”监测,协助环保部门强化长江治污工作,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加强电网建设全过程环保水保管理

      来源:求是2023-11-16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6.2%,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25.9%。...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来源:国家电投2023-11-15

      国家电投积极推动落实,在集团公司营销中心全面指导协调下,碳资产管理公司牵头碳资产交易、履约管理,积极参与政策研讨,研判市场态势,统筹各单位实际诉求,科学制定年度交易履约工作方案,积极帮助履约困难企业成功纾困...国家电投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践行者与推动者,主动担当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全力支持碳市场运营,将以实际行动为全国碳市场贡献国家电投的智慧和力量,在助力中国“3060”目标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不断“碳”索未来

      邵诗洋: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展望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11-13

      ccer管理办法的修订主要体现在:方法学的管理更加优化、审定与核查机构的监管更加优化、交易机构的管理优化、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管理优化等方面。...第三,交易机构的管理优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8

      电网碳排放因子体系尚不完善、绿电环境价值未得到充分认可,亟待政策制定方尽快理清管理逻辑,为推动电力消费端碳减排、落实“双碳”目标夯实基础。...绿电碳排放因子使用率不高,受制于全国碳市场发展不完善。“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是火电企业,很多高耗能的水泥、钢铁企业尚未纳入其中,绿电消纳不足,火电企业使用绿电的动力也不足。

      湖北省2022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纳入企业可用绿色电力交易凭证对应减排量抵销实际碳排放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3-11-08

      根据2019-2021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及2019-2021年度配额总量情况,综合考虑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府预留配额等因素,结合2022年度纳入企业碳排放核查数据,确定我省2022...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根据国家关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以及《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371、389号)的要求,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我省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有序地开展配额分配和管理

      湖北省公布2022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3-11-08

      根据2019-2021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及2019-2021年度配额总量情况,综合考虑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府预留配额等因素,结合2022年度纳入企业碳排放核查数据,确定我省2022...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根据国家关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以及《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371、389号)的要求,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我省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有序地开展配额分配和管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8

      它明确了各部门的职权和管理责任,之后相关的指南、操作流程、方法学就可以陆续发布,相关方就能重新申请ccer项目,这个市场就真正算是启动了。”...目前控排企业可以使用相当于总排放量的5%用于履约,ccer作为抵消机制的重启是对目前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1-08

      据介绍,省级碳排放监测管理平台以火电机组碳监测与碳计量为核心,具备碳数据比对与可信度认证、燃料管理、调峰运行、低碳调度、碳监督与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功能。...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湖北区域碳市场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方案,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将牵头开展湖北省电力行业碳计量试点工作。

      卓清锋:工商侧储能场景及技术发展趋势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07

      我们在虚拟电厂里面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电力市场,做中长期或者现货交易,做绿电做可调峰资产的交易;碳市场,这是很大的一块;最后是综合能源。...二是对是用户变压器的需量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需量管理,二是容量管理

      鄂尔多斯市碳资产系统建设方案:搭建碳资产管理平台

      来源: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23-11-07

      、交易、计量、服务”综合系统,全面完善碳资产“登记、定价、监测、咨询”统筹机制,全面提升碳市场参与能力,管好盘活用足放大碳资产,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顺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趋势,坚持提前布局和试点先行,坚持系统推进和重点突破,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以碳双控推动碳减排,以碳交易带动碳资产管理,实现降碳增汇并举,全面建立碳资产“管理

      鄂尔多斯市政府印发碳资产系统建设方案!开发碳资产规模超过5000万吨!

      来源: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23-11-07

      、交易、计量、服务”综合系统,全面完善碳资产“登记、定价、监测、咨询”统筹机制,全面提升碳市场参与能力,管好盘活用足放大碳资产,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顺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趋势,坚持提前布局和试点先行,坚持系统推进和重点突破,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以碳双控推动碳减排,以碳交易带动碳资产管理,实现降碳增汇并举,全面建立碳资产“管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6

      “因此,如何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地结合政策和标准结,如何精准核算绿电碳排放量,如何充分体现绿电的环境价值,都值得主管部门理清管理逻辑。”...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但电网碳排放因子体系尚不完善、绿电环境价值未得到充分认可,亟待政策制定方尽快理清管理逻辑,为推动电力消费端碳减排、落实“双碳”目标夯实基础。

      来源: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11-03

      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深入推进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协同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加速孕育突破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探索粤港澳碳市场互联互通互认路径,持续开展国内国际低碳合作交流。深入开展低碳试点研究,加强景区、社区、校园碳排放量及碳汇测算,建设一批低碳生活连片示范区。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23-11-02

      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规则沪环境交〔2023〕39号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依据和目的】为规范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护交易参与者合法权益,根据《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交易规则

      来源: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2023-11-01

      三是建立碳市场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制度,强化交易监管与风险防控,实现碳交易全流程信息可记录、可追溯、可存证。...开展高耗能企业用能预算化管理,对区内重点行业企业审核确定“基准”能耗,完成省节能降碳e本账年度指标任务。对20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

      华北电力大学自设交叉学科博士点+2!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2023-10-31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碳管理、碳金融、碳市场、碳技术及工程等。...、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工具、管理实践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