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足迹”相关结果2897

      来源:阳光时代法律观察2025-04-09

      产品认证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案》自2024年7月起要求出口至欧盟的动力电池及工业电池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并从2027年起需持有“电池护照”。...该法规仅认可“国家平均电力消费组合”和“直连电力”两种碳足迹计算模型,暂不接受中国绿证或ppa。成本控制直连电价通常低于市场电价,绿电直连降低用电成本。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04-09

      二、业务功能能碳管理中心具备能耗查询、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能效对标、能流分析、能效平衡与优化、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碳管理、碳核查支撑、碳资产管理等功能...件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是支撑工业企业和园区提升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工具,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智能传感等信息通信技术,开发能耗和碳排放数据采集、监测、核算、分析、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支撑开展产品碳足迹

      山东环保“零碳园区能碳管理平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

      来源:山东环保2025-04-09

      零碳园区能碳管理平台”可服务于零碳园区、低碳企业和节能楼宇,广泛应用于工业产业园区能源和碳排放的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企业碳资产精细化管理、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提升等场景,通过无缝对接国内外碳核算标准,追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破除碳壁垒?江苏绿电直连试点背后的多方博弈

      来源:能源新媒2025-04-08

      根据欧盟2022年12月出台的《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自2025年2月18日起,出口到欧盟的汽车动力电池必须申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这将成为国产电动车电池出口至欧盟的一大挑战。

      工信部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

      来源:工信部2025-04-08

      其中明确,强化重点领域标准工作 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 (2023—2035 年)》,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智慧家庭、全固态电池、汽车碳足迹等标准体系,以高水平标准建设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04-08

      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规范开展废旧热泵处置,提高废旧热泵回收处理和加工利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热泵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来源:佛山生态环境2025-04-08

      申菱空调、蒙娜丽莎陶瓷等5款企业产品通过统一的碳足迹评价体系,获得了“绿色身份证”。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出口成本,更推动佛山制造迈向国际低碳标准,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04-07

      实施热泵生产线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产品碳足迹。(六)提升绿色低碳制冷剂产品供给。

      来源:氢进万家山东氢能源科技2025-04-07

      氢进万家作为专业智能化制氢设备供应商,其核心技术以甲醇为原料,通过催化重整工艺高效制备氢气,具有多项优势,在节能减排上相比传统天然气,甲醇制氢碳排放为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来源:六安市生态环境局2025-04-07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排放因子库,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重点行业率先开展“碳足迹”核算。加快推进合肥市“碳普惠”试点,推动构建省“碳普惠”体系。

      来源:吉电股份2025-04-07

      此次认证由国际权威机构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依照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的标准与评价》(t/cab 0078-2020)开展,通过对项目全周期内生产氢气产品碳足迹进行核算,根据氢气产品的碳足迹水平

      来源:四川省商务厅2025-04-07

      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和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碳足迹评价地方标准,依托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管理。...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和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碳足迹评价地方标准,依托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管理。

      来源:六安市生态环境局2025-04-03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排放因子库,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重点行业率先开展“碳足迹”核算。加快推进合肥市“碳普惠”试点,推动构建省“碳普惠”体系。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04-02

      推动建筑领域热泵应用标准研究和热泵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四是深化热泵领域国际合作。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04-02

      实施热泵生产线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产品碳足迹。(六)提升绿色低碳制冷剂产品供给。

      来源:欧洲海上风电2025-04-02

      据维斯塔斯介绍,本次供应的风机中,有部分塔筒采用了低碳排放钢,这种低碳排放钢的原材料为废钢,生产过程中所有电力均由风电提供,因此碳足迹降低了66%。

      上海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示范申报工作

      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5-04-02

      文件明确,建立健全碳管理工作体系,提升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建设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碳足迹标识国际国内互认详情如下

      来源: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4-02

      要构建区域碳认证体系,引导产业链头部企业开展认证,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碳认证+生态价值”转化。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4-01

      我国电力市场、碳市场协同机制尚不完善,绿电绿证消费尚未全面纳入企业碳排放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绿电消费碳减排价值未能充分彰显。...当前我国发电量结构仍以煤为主,决定了向电网采购电力所带来的间接碳排放量仍较高,考虑全生命周期,算力的碳足迹会进一步上升。目前,我国仍处于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初期,不同省份绿电交易规则和标准存在差异。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31

      欧盟新电池法自2024年7月实施后,中国电池企业面临严格的碳足迹核查。江苏省通过建设绿电专线,将风电场、光伏电站与电池企业“点对点”直连,实现绿电物理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