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源需求侧”相关结果5958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20

      同时,车网互动式智慧储能也是与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直接相关的需求侧储能技术。《能源评论》:《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具体目标,您如何看待v2g技术的前景?...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从动力电动化阶段进入能源低碳化阶段。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预计达到2000万辆。

      创新的“源网荷储”精准调控技术,助力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建设

      来源:ABB电气2024-03-19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会存在系统稳定性不高、波动性大、可控性差的问题。...论坛由雄安新区绿色低碳与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协办。

      “虚拟电厂大家谈” | 变“现”困难 虚拟电厂商业运营该如何推进?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3-19

      编者按随着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与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虚拟电厂作为智慧能源管理的新模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我们的视野。...案例分析a地在极端天气和冬夏用电高峰时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易受到冲击,但当地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工业负荷等需求侧资源丰富,建设虚拟电厂能够聚合海量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调节平抑电网波动并给各方带来收益,下文将深入剖析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5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力系统作为能源配置的枢纽平台,既要自身实现低碳,还要承接其他终端用能领域转移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助力全社会实现低碳发展。...供需协同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需求侧平衡作用,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和供需互动运行模式。

      ABB参加CAIMRS 2024,共筑低碳新生态

      来源:ABB电气2024-03-14

      abb各工厂积极利用自有的能源管理系统,源网荷储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需求侧响应,大规模地使用绿色能源,从供电、配电、用电的维度推动自有设施和制造基地的能源脱碳,实现配电系统安全运行、设备资产健康管理、能源效率优化提升

      新品首发丨派能科技新一代储能产品重磅发布

      来源:派能科技PYLONTECH2024-03-13

      同时可以更好的适配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应用。助力双碳 能动未来派能科技专注锂电池储能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领先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拥有超过10年的技术积累及领先的产品技术能力。...派能科技致力于在各个场景推动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派能智慧和力量,为零碳社会的能源自由而努力奋斗!

      来源:硕电汇2024-03-13

      电能替代是推动能源需求侧革命和清洁能源转型的举措之一。...2016年5月25日,国家八大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 1054号),该文件不仅为电能替代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且给予了实质性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4-03-12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观察”作者:刘光林)绿电交易逐渐活跃但存在供需不平衡问题“绿电交易作为绿色电力市场的核心机制之一,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手段,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与需求侧的用户连接起来,有效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扩大和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非化石能源总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规模;电“网”调度互济水平加快提升,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线路里程达5.6万千米,超高压电网即将实现全省域覆盖;电“荷”优化管理工作稳步落实,多地就主体范围、应用场景、补贴激励等方面完善需求侧响应制度框架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3-11

      进一步完善需求侧响应市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电价引导作用,优化调整分时电价的时段、价差和实施范围,将需求侧响应费用向不参与响应的用户疏导。...加快健全完善能源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和辅助服务成本疏导机制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阮前途建议,加快健全完善能源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和辅助服务成本疏导机制,由各市场主体共同承担转型成本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亟待研制低成本高效率低压柔性设备,研发新型储能材料,研制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的车载动力电池等,通过装备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充分挖掘用户侧灵活调节和需求侧响应能力,同时,要加快新型储能设施研制与规模化应用...新形势下,分布式电源、充电设施、新型储能等用户侧能源及电气设备的智能感知、精准预测、远程操控是提升配电网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的基础。

      2024年首届源网荷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通知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3-05

      增量配电网的配电价格、交叉补贴、综合线损的核定及结算3.增量配电网的市场化交易实践4.油气企业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构建5.源网荷储下储能的投资与运营6.虚拟电厂的建设与运营管理7.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践案例分享8.电力需求侧的管理与优化焦点四

      五大关键要素 聚合视角下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的再探索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3-05

      编者按随着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与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虚拟电厂作为智慧能源管理的新模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我们的视野。...图1 聚合理论视角下的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框架 虚拟电厂典型聚合商业模式分析(一)面向需求侧响应的负荷聚合商模式 负荷聚合商是最早期的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的雏形,其聚合的应用场景、资源禀赋、运营关系、技术能力和盈利方式相对较为清晰

      来源:电联新媒2024-03-04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新能源以其良好的环境正外部性价值对延缓温室气体排放危害意义重大。...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衔接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的通知,明确绿证可以在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予以扣除,此文件要求协同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使得绿证本身具备了履约的价值,是一种强制性的需求侧政策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1

      完善多元化供气格局,优化天然气需求侧和分级分类负荷管理。着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奋力推动2024年能源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4年,我们将贯彻落实全国发展改革、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落实能源大战略大规划、推进能源大项目大工程、服务大民生大发展,更好统筹做好能源稳供应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2-28

      优化电网调度运行,建立适应新能源电力、新型储能、需求侧响应规模快速增加的智能高效调度体系。全力推动氢能开发利用,加快重点城市和高速公路沿线加氢站建设,支持榆林、西咸新区打造氢能装备制造中心。...坚决扛起能源大省保供政治责任,着力稳煤扩油增气,强化能源工业支撑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持续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2-28

      探索多能源品种和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机制。依托多能互补发展模式,探索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联合调度机制以及风光水火储多品种电源一体化协同调度机制,提升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整体调节性能。...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20%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2-27

      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动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现就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2-27

      着力提升支撑性电源调峰能力,统筹提升可再生能源调峰能力,大力提升电网优化配置可再生能源能力,挖掘需求侧资源调峰潜力。二是推进储能能力建设。...推进新型电力调度支持系统建设,提升大电网跨省跨区协调调度能力,健全新型配电网调度运行机制,探索多能源品种和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机制。四是强化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保障。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2-27

      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动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现就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