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电力行业”相关结果1234

      来源:赛迪网2007-10-19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负责人指出:“作为中国电力行业旗舰企业,国家电网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坚持与全球顶级软硬件厂商合作。...这是sybase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应用于电力行业的大规模bi项目,不仅表明sybase iq已经在电力行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确立了其在该行业的龙头地位。

      来源:西北电网公司2007-09-27

      2006年9月,示范工程顺利通过150万千瓦满负荷试验,全面论证了750千伏设备在科研、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以及运行各方面参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确性,展示了中国电力行业攀登当代电网科技至高点和驾驭

      来源:商务周刊2007-09-26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绩和进步,但是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绩效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效率较低。中国电力工业“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问题较为突出。...中国电力行业已经实行商业化运营,但多数电力企业为国有独资,事实上具有相当的行政级别,企业行为或多或少扭曲。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07-09-11

      本次获奖,展示了中国电力工程建设水平,提供了一个宣传中国电力行业的视野窗口,使世界同行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力的蓬勃发展形势,为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直流工程建设、运营国际市场,共同促进世界直流输电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电联2007-08-20

      日前,根据《关于推荐中国电力行业信用管理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中电联会企〔2007〕59号)的精神,经与中电联各理事长单位协商,中国电力行业信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信管委)成立。...《中国电力行业信用建设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中电联2007-08-16

      本报告详尽刊载、客观评价上一年度我国电力工业领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宣传我国电力行业最新成果和发展情况,反映我国电力行业经济领域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国家有关决策部门了解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投资者

      来源:eNet硅谷动力2007-08-06

      国家电网公司资讯科技发言人指出:“国家电网是中国电力行业的旗舰,所以对软、硬件供应商都有严格的评选要求。...要追上中国电力行业急速的发展步伐,国家电网必须建设一个能把原来分散、孤立的数据资源集中存储及统一管理的数据中心,从而为各应用系统提供中央数据服务环境及分析平台。   

      来源:新华网2007-07-31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力供需继续走向缓解的同时,国内电力行业在2007年上半年正出现一些或显著、或不经意的变化。盘点其中的“关键词”,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中国电力行业的新动向。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2007-07-26

      中国电力行业在努力增加供给的同时,注意调整电力供应结构,并通过负荷管理、有序用电、节约用电等措施,促进了电力供需矛盾的缓解。   ...2007年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国际论坛24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致信祝贺。  

      来源:中电联2007-06-19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6年第一次面向会员单位和读者公开发行的一部全面反映中国电力行业在过去一年的基本情况和重大进展的综合性、权威性的报告,包括了法规、政策、电力标准化,电力管理体制

      2007-05-23

      电力行业引入新的竞争机制——竞价上网之后,这种机制对于信息能否及时、快速地传达到所需位置的要求更为迫切,目前中国电力行业从管理机构到开发商都在极积准备着,而中国要想尽快转变经营机制,就需要从体制到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3-22

      组建国家能源部呼声由来已久,而能源部的设立与否,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管理体制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亚洲开发银行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他们看来,有着充足的理由:首先,2002年底,国家电监会成立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之际,担负着代表政府和消费者,对电力企业和电力市场进行监管和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任,然而

      来源:新华社2007-03-07

      2000年左右,中国提出不再发展1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这次又提出淘汰30万千瓦以下纯凝汽式燃煤机组,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中国电力行业的进步。...中国火力发电能耗高、污染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小型化”。从污染物排放看,2005年,小火电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到电力行业总排放量的35%和52%。   

      2007-01-10

      众所周知,中国电力行业的辅业中很多都属于电力设备制造、电力物资供应和电力工程施工等关联企业,市场化竞争意味着它们长期以来“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局面将被打破,缺少了关联交易的支撑,对这些长期以来依附于电力垄断树荫之下的企业生存模式将是一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