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氢技术”相关结果1818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19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煤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技术已趋于成熟,但ccus技术的应用十分有限。...徐冬表示:“由于目前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尚不成熟,当电解水制氢的电来自于燃气或燃煤电厂,整个过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是煤制氢的两倍。”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8-18

      在彭苏萍看来,我国是世界上氢气第一大生产和消费国,制氢技术比较成熟,但氢储运技术和加氢环节部分关键技术存在短板。...尽管我国氢能产业链上关键技术取得积极进展,装备国产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我国氢能产业多个环节仍有“卡脖子”技术,急需自主技术突破。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8-18

      固体聚合物电解制氢技术也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突破了大面积高性能膜电极的制备工艺,首个小型电解槽已试制完成。...在氢能技术和装备上,国家电投重点开展氢燃料电池和固体聚合物电解制氢技术开发,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氢燃料电池着力打通了从原材料、零部件到电堆的产业链,投产了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的中试生产线。

      “电氢体系”大势所趋  全球氢能热呈持续上升趋势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8-18

      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氢气第一大生产和消费国,制氢技术比较成熟,但氢储运技术和加氢环节部分关键技术存在短板。...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看来,电解水制氢技术是近、中期内实现可再生能源向化学能产业化转化的一条最有效途径,可以适用于太阳能光伏,风电、水电等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

      风电储能、氢能等项目可申报2020年度广东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重点专项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8-18

      “液态储氢技术和装备研发”专项要求针对千辆级商用车集中运行对氢燃料制备、输配及加注的需求,开展氢气液化工艺、液氢储运和液氢存储-气氢加注站的相关研究,研制液氢杜瓦、液氢固定式储罐等液氢容器,须企业牵头申报...(五)项目内容须真实可信,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20-08-17

      获得了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内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后者,所增资的精工新材料是行业首家制定并发布70mpa车用iv型储氢瓶生产规范的制造企业,它在这领域的突破预示着更高效的储氢技术即将进入产业化应用领域

      来源:车用氢能产业蓝皮书2020-08-14

      得益于hyperion储氢技术,xp-1可以在公共加氢站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加满氢。“xp-1的任务之一是为大众提供信息媒介。航空航天工程师早就知道氢的好处,氢是宇宙中最轻和最丰富的元素。”...hyperion的xp-1使用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包括从领先的航空航天和工程公司(包括nasa)获得的技术。hyperion公司还在进一步开发nasa引入的用于xp-1等商业应用的太空技术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2020-08-07

      美国、德国、日本等氢能发达国家已将液氢技术在民用领域推广应用,全球加氢站三分之一以上为液氢加氢站。实际上,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研发了液氢技术,主要用于火箭发射。...液氢技术是浙能集团在能源清洁利用方面的又一大手笔,目前已累计投入1亿多元开展液氢全产业链应用示范和技术研发。我省是能源消耗大省同时又是资源小省,发展氢能,资源从哪里来?刘玉涛介绍说,氢的来源多种多样。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但受到储氢技术整体发展制约,车载储氢瓶目前还不能满足运营需求,成本相对偏高。“由于氢能重卡的用氢量大,氢气使用成本在运营中占比较大,必须保证氢气供应、储运的经济性。”...“我国氢能发展目前主要靠交通领域应用带动,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随着制氢技术不断成熟,未来供应不再是问题。相比之下,如何把分散的氢气安全高效配送至应用端仍有待突破。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中心助理主任何广利说,按照政策要求,制氢和加氢环节必须严格分离。...“我国拥有丰富的氢源基础,制氢技术完全可支撑氢能中远期发展,但包括储存与输送设施在内的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且现有方式的储运成本和碳排放对运输距离、供应量较为敏感,亟待开展大规模制氢、储氢和输配工程示范

      富瑞特装募资超6000万布局车用液氢供气系统及配套氢阀研发项目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8-04

      同时,加氢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及加氢站建设商业模式逐渐形成。...类比天然气汽车行业,在氢的储运及终端应用方面,液氢技术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

      来源:深圳国氢新能源2020-08-03

      此次国氢新能源与深圳燃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助于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双方围绕加氢站建设、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项目研究、分布式氢能平台装置、燃料电池热电联供装置系统研发、燃料电池与分布式能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长期深层次合作关系

      资本与企业视角下的储<mark>氢技术</mark>发展机会与挑战

      来源:势银能链2020-07-31

      水木易德投资合伙人王海滨则表示,储氢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中,cgh2和lh2的技术相对成熟,更接近产业化。而其他储氢方式还在技术示范或研发中。目前没有满足所有场景需求的单一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31

      “我国拥有丰富的氢源基础,制氢技术完全可支撑氢能中远期发展,但包括储存与输送设施在内的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且现有方式的储运成本和碳排放对运输距离、供应量较为敏感,亟待开展大规模制氢、储氢和输配工程示范...随着制氢技术不断成熟,未来供应不再是问题。相比之下,如何把分散的氢气安全高效配送至应用端仍有待突破。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中心助理主任何广利告诉记者,按照政策要求,制氢和加氢环节必须严格分离。

      来源:新华网2020-07-3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创造了光伏制氢转化效率的新纪录,找到了一种低成本制氢的方法。澳国立大学日前在官网发表公报称,该项目由西瓦·卡鲁图里博士和申何萍博士共同领导。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29

      未来能源控股清能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邓姗姗认为:“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问题还未完全解决的背景下,煤制甲醇重整制氢技术路径的优势在于,甲醇的运输存储比氢气更具便利性和经济性。”...“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快速发展角度来说,长远来看,煤基甲醇未必比可再生能源制氢更具经济优势。

      来源:EnergyTrend储能2020-07-28

      除了氢技术、碳捕获技术和其他一些技术,澳大利亚已经选择太阳能热技术作为联邦政府可以支持的澳大利亚技术投资路线图的一部分。与此同时,vast solar表示正在寻找投资者和支持者。

      衣宝廉院士丨迎接电解水制氢储能高潮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7-24

      2电解水制氢技术现在有三类电解水制氢技术,比较成功的是碱水电解,还有就是质量交换膜的纯水电解,这个正在进行兆瓦级的工业实验,正在研发高温蒸汽电解。...前言: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衣宝廉院士在题为《迎接电解水制氢储能高潮》的演讲中提到: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并分析了目前3种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特点、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0-07-23

      技术方面:培育国际知名的科研团队,承担一批氢能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系列化的燃料电池品牌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整车集成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规模化、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能力。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7-23

      技术方面:培育国际知名的科研团队,承担一批氢能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系列化的燃料电池品牌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整车集成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规模化、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