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减碳技术”相关结果170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9-01

      虽然从规模体量上来看,装备制造业不是节能减碳的重点领域,但却为其他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 是提高节能减碳能力的核心载体, 也是下一步技术攻坚突破的重点方向。

      中晶<mark>技术</mark>|减污降碳背景下 燃气锅炉烟气脱硫<mark>技术</mark>怎么选?

      来源:中晶环境2021-08-17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35,50,5 mg/nm3;2021年7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它将碳排放内化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交易形成的碳排放价格会引导企业选择成本最优的减碳技术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1-08-10

      三是组织开展钢铁行业减碳技术调研,包括研究低碳技术发展路径,分析各种碳减排路径减碳效果及未来潜力;遴选部分重大项目,形成行业低碳共性技术;集中行业优势研发力量开展低碳技术攻关,组织协同研发;发布低碳技术目录和应用案例

      来源:中国汽车报2021-08-02

      探索减碳技术与国际接轨“双碳”目...奇瑞新能源汽车项目经理王咏告诉记者,面对碳交易减排压力,国内很多车企同行都在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新一轮的技术竞争已经开始。如何看待碳交易市场对汽车行业企业的激励作用呢?

      来源:辽宁省自然资源厅2021-07-20

      开展需求侧城区能源规划和城区、建筑减碳技术调研,研究建立引导城市控碳、乡村减碳的规划指标体系。探索在规划设计条件中增加有关建筑耗能控制的指标,并纳入土地出让条件,推动建筑用能效能提升。

      来源:辽宁自然资源厅2021-07-20

      开展需求侧城区能源规划和城区、建筑减碳技术调研,研究建立引导城市控碳、乡村减碳的规划指标体系。探索在规划设计条件中增加有关建筑耗能控制的指标,并纳入土地出让条件,推动建筑用能效能提升。

      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机会——5大产业链与18个赛道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7-14

      其中,电力部门脱碳路径比较清晰,即发展光伏、风电替代火电,交运部门的减碳技术更为成熟,目前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发展快车道,而工业部门减碳的难度最大,一方面要靠能源替代(绿电代替化石能源,如电解铝),另一方面

      来源: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2021-07-01

      最后,在政策和市场上,都应该为低碳数据中心的建设保驾护航,可以通过大力建设应用可再生能源、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创新研发节能减碳技术、推动使用碳中和金融工具等方式大力推进,从而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助力

      来源: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2021-07-01

      最后,在政策和市场上,都应该为低碳数据中心的建设保驾护航,可以通过大力建设应用可再生能源、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创新研发节能减碳技术、推动使用碳中和金融工具等方式大力推进,从而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助力

      来源:能源行情2021-06-30

      碳市场持续稳定运行将形成长期减碳收益预期,从而有利于各类减碳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激励相关投入。四是推动政府节能减碳管理方式转变。...在一定的碳排放控制目标下,不同减碳责任主体的边际减排成本之间存在差异,允许开展市场交易将可以降低全社会的总体减碳成本。其三,激励新的减碳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碳中和时代:Ai赋能循环经济产业加速资源回收利用

      来源:弓叶科技2021-06-29

      而在能源利用过程的三类碳减途径中,减碳技术涵盖燃料替代、工艺替代与优化、处理效率提升、资源回收等技术,将与固废低碳化紧密融合。...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对于能源的利用和净零排放对减碳贡献占比过半。然而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显示,在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有50%目前尚未成熟。

      再获肯定|沃森能源“基于煤质在线检测的锅炉智能燃烧<mark>技术</mark>”科技成果顺利通过评审鉴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6-28

      (鉴定结果描述来源于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湖北燃研鉴字第08号)节能减碳技术先行锅炉的高效燃烧,是实现低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沃森能源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创新的推出“煤质在线分析系统”方案。

      来源:绿普惠2021-06-2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气候政策室副主任熊小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将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如赋予各类减碳行为直接经济激励;降低全社会减碳总体成本;激励新的减碳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政府节能减碳管理方式转变等

      “双碳”承诺掷地有声 各行各业涌现“碳达峰”“碳中和”排头兵

      来源:亿欧2021-06-24

      主要通过五大实现路径:建立绿色数据中心、构建智慧办公楼宇、碳抵消、智能交通的全链条减碳技术赋能以及智能云的节能减碳技术赋能。...这些举措不仅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可以率先垂范,调整产业链结构,加大技术投入,适应未来低碳经济转型。

      来源:中国网2021-05-28

      3.减碳技术和负排放技术,对应能源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碳捕捉与封存、利用和负排放技术。...部署一定规模的ccs(碳捕捉与封存)、ccu(碳捕捉与利用)等减碳技术以及beccs(配备ccs的生物质能)等负排放技术。beccs及其他碳移除举措14%。

      来源: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2021-05-08

      二、丰富绿色资产种类和数量的重要意义(一)绿色资产给予排放权,就是维护发展权由于调整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研发减碳、固碳技术等均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高耗能火电仍将在中短期内肩负社会生产生活能源供应的重任,

      来源:浙江大唐国际绍兴江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021-04-15

      应进一步优化原燃料结构,降低燃料比,提高余热余能自发电率,推进能源管控系统优化,提高系统能效,节约终端用能,采用成熟可行的先进节能减碳技术,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来源:中国环境2021-03-25

      “加强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创新,通过创新和探索新的生产工艺,开发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例如减碳技术、氢还原技术、电解技术和负排放技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3-09

      碳捕获、封存和利用等减碳技术,新一代核电、氢能、储能、可燃冰、热泵、漂浮式风电、虚拟电厂等前沿科技蓄势积累,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四是能源电力体制改革持续释放活力。...发挥核电减碳作用,合理规划燃气发电项目,谋篇布局创新型能源,争取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应对更为复杂外部形势下保证能源战略安全的能力。第二,源网荷储深度协同,巩固绿色低碳发展基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3-08

      碳捕获、封存和利用等减碳技术,新一代核电、氢能、储能、可燃冰、热泵、漂浮式风电、虚拟电厂等前沿科技蓄势积累,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四是能源电力体制改革持续释放活力。...发挥核电减碳作用,合理规划燃气发电项目,谋篇布局创新型能源,争取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应对更为复杂外部形势下保证能源战略安全的能力。第二,源网荷储深度协同,巩固绿色低碳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