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中和标准”相关结果6192

      来源:安徽省发展改革委2024-05-07

      安徽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四)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5-07

      日本政府的能源政策旨在通过降低电力、工业和交通部门的排放量,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即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的努力得到以下方面的支持:——建立可再生能源促进区(符合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特定标准并提供投资和许可证利益的区域)——增加对研发的投资,重点关注技术进步,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加快发展海上风电项目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04-3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李可心等)开展产品碳足迹工作的形势分析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不仅是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国际涉碳贸易政策发展的新动向。...苹果公司宣布将在2030年达成旗下所有产品的碳中和,公司正在原材料、生产和运输三个方面推进上百项与减碳相关的项目,自 2019 年起,就要求供应商定期确定排放源,测算碳排放并将其作为苹果公司《供应商行为准则

      来源:河北省发展改革委2024-04-30

      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印发能源、工业、城乡建设、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统计核算等碳达峰碳中和保障方案,制修订一批覆盖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地方能耗限额标准

      上海市印发2024年节能监察计划

      来源:上海市发改委2024-04-30

      根据国家和本市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本市涉标重点用能单位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察。3.淘汰制度专项监察。...、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各区发展改革委、经委,市节能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来源:河北省发改委2024-04-30

      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印发能源、工业、城乡建设、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统计核算等碳达峰碳中和保障方案,制修订一批覆盖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地方能耗限额标准

      北京首个100%绿电示范园区有望明年建成!

      来源:北京延庆区政府2024-04-30

      据了解,《方案》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延庆区政府联合印发,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系统谋划,通过联合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围绕能源供应清洁化、绿电交易便捷化、园区建筑低碳化、交通网络绿色化、运维管理数智化...延庆区正式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延庆园绿电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中关村延庆园打造为北京首个100%绿电示范园区,探索绿色赋能产业的发展新模式,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和数字经济特征,以高标准搭建立体化开放体系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2024-04-29

      规模化推进新建公共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推进建筑节能精细化管理,加强能耗监测数据分析。做好对9家公共机构和4家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工作。完成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综合节能改造等12个节能改造项目。...组织参与2024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十)推进区域低碳示范行动组织推进国家和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申报。

      来源: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04-28

      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绿色低碳建造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2030年前,全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加速电力数智化圆桌会议在深圳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28

      他认为配网数智化的核心是标准,他希望能以数智化创新架构,赋能现代配电网以应对结构性挑战,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与会专家围绕如何落实配网高质量发展、如何用数智化技术赋能配电网,实现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展开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智化技术、统一的标准和架构将成为支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配电网应统一建设,统一架构

      上海静安区2024年碳达峰<mark>碳中和</mark>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4-28

      规模化推进新建公共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推进建筑节能精细化管理,加强能耗监测数据分析。做好对9家公共机构和4家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工作。完成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综合节能改造等12个节能改造项目。...组织参与2024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十)推进区域低碳示范行动组织推进国家和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申报。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4-28

      盐城市滨海县供电公司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本县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科学强化政策支持,属地政府对接,联合县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商讨,按照光伏发电...“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的标准,以“谁属地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安装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的原则,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结合滨海实际,经过多次协商修改,最终出台这份试行方案,助力统一整县分布式光伏市场秩序

      来源: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04-28

      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协作,促进绿色保险与绿色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各领域绿色发展政策和标准有序衔接,鼓励产学研联动,强化区域协同,推进对外合作,共同支持绿色保险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稳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26

      试运行情况 加氢装置:2024 年 3 月 16 日,氢能示范项目加氢站氢气分析纯度达99.998%,达到车用燃料氢气的标准,随着第一辆氢能重卡加注氢气完成,项目加氢部分进入试车。...为后期规模化推广氢能产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和经验支持,且氢能“制储输用”的长期应用可切实为公司煤化工产业链碳减排作出积极贡献,为公司低碳发展及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助力公司早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支撑公司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阶段性目标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04-26

      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协作,促进绿色保险与绿色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各领域绿色发展政策和标准有序衔接,鼓励产学研联动,强化区域协同,推进对外合作,共同支持绿色保险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稳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25

      碳中和背景下,氢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财政部等五部委启动氢能示范城市群建设,国家科技部高度重视氢能科技攻关。...国内虽然建成了部分氢气管道,但已建氢气管道压力低于4mpa,钢级为l245或更低,与国外7mpa运行压力存在差距,也未形成完整的氢气管道标准,更缺少氢气长输管道标准。”。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04-25

      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协作,促进绿色保险与绿色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各领域绿色发展政策和标准有序衔接,鼓励产学研联动,强化区域协同,推进对外合作,共同支持绿色保险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稳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4-25

      还提到,推动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制定更严格的环保、能耗标准,建立健全工业、能源、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并且,研究制定绿色低碳产品标准;推进绿色产品及供应链标准,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来源: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4-04-25

      《实施方案》提出了5大保障措施: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政策执行、加强金融支持、完善标准计量体系、营造良好环境。...“十五五”期间,全市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重点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持续提升,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确保2030年前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

      来源:泸州市人民政府2024-04-23

      初步构建以市场资源配置与宏观政策调控相结合的绿色低碳管理体系,建成技术创新应用平台和低碳产业服务平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优化明显,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政策法规、市场机制、科技创新、财税金融、生态碳汇、标准建设等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